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余知和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1985年毕业湖北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 1987年毕业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农学学士学位 1992年毕业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2002年毕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学专业理学(真菌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3.12-至今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2015.1-2015.8 Guelph大学环境科学院 访问学者 2005. 8-2006.8 多伦多大学植物学系、Guelph大学环境生物学系 博士后研究 1998.12-2003.11 原湖北农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副教授 2002.8-2003.7 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植物学组 博士后 1999.4-1999.5 比利时Louvain天主教大学菌种保藏中心合作研究   1995.10-1998.7 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仪器分析部 副部长 1994.2-1995.9 原湖北农学院农学系、农工系 讲师 1993.3-1994.1 原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马家寨乡 乡长助理 1992.8-1993.2 原湖北农学院农学系 助教 1989.3-1989.8 原湖北农学院驻兴山县科技开发团 助教 1987.9-1989.2 原湖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助教

研究领域

科研项目 1.基于基因组denovo测序的丛赤壳科交配型相关基因鉴定及其系统学应用(No.31570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人; 2.“中国晶杯菌科真菌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No.3990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 3.子囊菌部分类群DNA条形码的选择与评价(No.31070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第2主持人; 4.一种新型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构建及调控机制研究(No.3110007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2; 5.中国真菌志编研(No.39899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参加; 6.中国热带真菌资源、分类及多样性综合研究(No.39730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参加; 7.长白山地区小型真菌的分类及系统学研究(1998.8-1999.8),中国—比利时国家科委合作项目,参加; 8.江汉平原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微生物制剂研发与应用(2013BCB009),湖北省科技厅公益性科技研究项目,主持人; 9.新突发检疫性真菌病害鉴定(2010-2011),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项目,主持人; 10.子囊菌部分类群DNA条形码的选择与评价(2009CDB362),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 11.真菌的基因组学研究(2008-2011),与Guelph大学教授TomHsiang博士合作项目,主持人; 12.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生物降解研究(2004ABA255),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 13.真菌基因组研究及其应用(2009BFA014),湖北省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主持人; 14.双孢蘑菇的种植及示范推广(CXY2009A013),湖北省教育厅项目,主持人; 15.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2008),湖北省教育厅项目,主持人; 16.降解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真菌筛选(2004Q002),湖北省教育厅项目,主持人; 17.湖北省教育厅项目“棉籽饼微生物脱酚研究”(1996-1999),主持人; 18.台湾产非孔型无褶菌类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与菌种保存(2002.08-2003.07),台湾“国科会”项目,参加。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1]Wang*HC,WangJ,LiLC,HsiangT,WangMS,ShangSH,Yu*ZH.MetabolicactivitiesoffivebotryticidesagainstBotrytiscinereaexaminedusingtheBiologFFMicroPlate.ScientificReports6:31025.DOI:10.1038/srep31025 2.WangHC,WangJ,WangMS,HsiangT,Yu*ZH.2016.MetaboliceffectsofAzoxystrobinagainstFusariumkyushuenseexaminedusingtheBiologFFMicroPlate.PesticideBiochemistryandPhysiology130:52-58. 3.Wang*HC,WangJ,XiaHQ,WangMS,JiaMG,ZhiheYu*.2015.SensitivitiesofRolstoniasolanacearumtostreptomycin,calciumoxide,mancozebandsyntheticfertilizer.PlantPathologyJournal14:13-22. 4.YuY,CuiYH,HsiangT,ZengZQ,YuZH*.2015.IsolationandidentificationofendophytesfromrootsofCymbidiumgoeringiiandCymbidiumfaberi(Orchidaceae).NovaHedwigia101:57-64. 5.王进,黄艳飞,汪汉成,王茂胜,陆宁,余知和*.2014.烟草疫霉拮抗菌枯草芽孢杆菌21b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微生物学通报41:2481-2487. 6.YuZH*,ZengZQ,HsiangT.2013.Investigationofhomologoussequencesinfilamentousascomycetesbasedoncomparativegenomics.菌物学报(增刊)32:236-243. 7.余知和,曾昭清.2013.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真菌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影响.菌物学报32:1-14. 8.余知和*,程云方,王玉玺,朱景全.2011.向日葵主要真菌病害发生概况及其潜在风险分析.植物保护37(6):148-152. 9.YuZH,WuSH*,WangDMandChenCT.2010.PhylogeneticrelationshipsofAntrodiaspeciesandrelatedtaxabasedonanalysesofnuclearlargesubunitribosomalDNAsequences.BotanicalStudies51:53-60. 10.曾昭清,赵福永,TomHsiang,余知和*.2010.构巢曲霉与30种丝状子囊菌的基因组比较.遗传32:1195-1202. 11.余知和*,曾昭清,张明涛.2009.春兰菌根的显微结构及菌根真菌的分离.武汉植物学研究27:332-335. 12.余知和*,高元钢,曾昭清,苏坤,肖力,骆名凤.2008.真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菌物学报27:778-787. 13.高元钢,向云彬,陈京元,余知和*.2008.土壤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生态效应及归宿.微生物学通报35:94-97. 14.向云彬,李二伟,丁刚,张小青,余知和*.2007.三色拟迷孔菌Daedaleopsistricolor抗真菌活性成分的研究.菌物学报26:565-569. 15.郑和斌,马志刚,吕作舟,余知和*.2006.基于ITS序列分析对我国主要栽培的侧耳品种的鉴定及评价.菌物学报25:398-407. 16.庄文颖,余知和.2004.粒毛盘菌属(35-82页)及钝囊盘菌属(90-96页).庄文颖主编.2004.《中国真菌志第21卷晶杯菌科、肉杯菌科、肉盘菌科》.科学出版社.北京.192页.36图版.ISBN7-03-012618-1. 17.余知和,庄文颖.2003.粒毛盘菌属及其相关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菌物系统22:42-49. 18.余知和,庄文颖.2003.中国热带粒毛盘菌属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11:141-146. 19.YuZH&ZhuangWY.2002.NewtaxaandnewrecordsofLachnumandArachnopeziza(Helotiales,Hyaloscyphaceae)fromtropicalChina.NovaHedwigia74:415-428. 20.ZhuangWY&YuZH.2001.TwonewspeciesofPerrotia(Leotiales,Hyaloscyphaceae)fromtropicalChinaandakeytotheknownspeciesofthegenus.NovaHedwigia73:261-267. 21.YuZH,ZhuangWY,ChenSL&ConyD.2000.PreliminarysurveyofDiscomycetesfromtheChangbaiMountains,China.Mycotaxon75:395-408. 余知和,朱兰宝,杨新美.1998.金针菇粉孢子的生物学研究.菌物系统17(1):75-82.

学术兼职

中国菌物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委员、加拿大植物病理学会会员、湖北省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荆州市政协委员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