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徐福利

个人简介

个人基本情况 徐福利,男,陕西富平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环境效应,生物节水,旱作农业理论与节水农业,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工作,陕西省“三五人才”。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82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5毕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农化系植物营养学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2001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 1993年2月-1994年1月赴德国李比希大学(derJustus-Leibig-University,GeissenGermany)访问学习和研究。 1985年至今,先后在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从事流域生态与管理、旱作农业与节水农业、农田养分管理、植物营养原理以及林木生理与生态方面的研究工作。 获奖及荣誉: 先后主持或参加13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0多篇,制定技术标准2项;获得省级科研成果5项,发明专利5项。 获得的主要成果: (1)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技术奖一等奖,2012年12月3日。位次第十一。 (2)陕北特色果品集雨工程技术研究与示范,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0年12月1日,位次第九。 (3)陕北山地红枣集雨工程技术研究与示范,榆林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9年7月30日,位次第十。 (4)黄土高原设施蔬菜持续高效生产的机理与技术研究,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6年6月24日,位次第三。 (5)陕西渭北半湿润偏旱区农业高产高效研究与开发,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4年3月29日,位次第三。 获得的主要专利: (1)发明专利:一种香菇培养料和香菇生产方法:201010179596.8,位次第1。 (2)发明专利:一种红枣富硒施肥方法:201010182910.8,位次第1。 (3)发明专利:一种山地、坡地枣树在滴灌方式条件下的施肥方法:200910020962.2,位次第4。 获得的主要标准: (1)山地矮化密植红枣施肥技术规范:DB6127/T022—2015,位次第1。 (2)旱地小麦秸秆还田高产配套技术规程:DB6169/T108—2015,位次第1。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012CB416902)子项目:林木根茎(干)叶NP含量动态及其生态化学计量规律,2011-2016,100万。 (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29B04)子项目: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2015,35万元。 (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土壤水库扩蓄增容技术与产品(2011AA100503)”子项目:秸秆还田与扩蓄增容肥对小麦产量效应与土壤性质研究,2011-2015,20万元。 (4)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红枣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4KTCG01-03)”,2014.1-2016.12,40万元。 (5)横向项目:“蓖麻油渣有机无机复合肥产品研制”,2014-201630万元。

研究领域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环境效应;旱作节水农业;植物营养学与施肥原理;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技术;新型肥料研发与施用技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Seasonalvariationsincarbon,nitrogenandphosphorusconcentrationsandC:N:Pstoichiometryindifferentorgansofa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Mayr.plantationintheQinlingMountains,China.PLOSONE.2017.9.:1-24(通讯作者) (2)SeasonalVariationsinCarbon,NitrogenandPhosphorusConcentrationsandC:N:PStoichiometryintheLeavesofDifferentlyAged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Mayr.Plantations.Forests.2017,8,373(通讯作者) (3)大籽蒿精油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抗氧化活性.食品科学,2016,37(20):63-67(通讯作者) (4)辽东蒿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中药材,2016,39(9):2033-2036(通讯作者) (5)华北落叶松针叶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5):1328-1335(通讯作者) (6)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5,13(6):68-74(通讯作者) (7)秦岭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变化,生态学报,2015,35(4):1086-1094(通讯作者) (8)山地滴灌下矮化密植枣树氮磷钾施肥效应模式研究,灌溉排水学报,2015,34(3):40-43(第一作者) (9)秦岭北麓华北落叶松林地土壤有效性钾含量变化.植物学报,2015,50(4):482–489(通讯作者) (10)施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茎叶中氮磷含量的影响.林业科学,2014,50(3):139-143(第一作者) (11)氮、磷肥对杉木幼苗生物量及养分分配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20(1):118-128(通讯作者) (12)施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茎叶中氮磷含量的影响.林业科学,2014,50(3):139-143(第一作者) (13)播种机械与秸杆覆盖对玉米衰老生理及产量的影响.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EI),2013,(4):608-616(第一作者) (14)施用氮磷钾对密植梨枣生长与叶片养分季节动态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18(1):241-248(通讯作者) (15)华北落叶松根茎叶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季节变化.植物学报,2014,49(5):560-568(通讯作者) (16)不同有机肥对黄土丘陵区梨枣生长、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9(2):370-378(通信作者) (17)Effectof5-aminolevulinicacidonyieldandqualityoflettuceinsunlitgreenhouse,AfricanJournalofBiotechnology,2012,11(53),11591-11594.(第一作者) (18)施用钾肥对温室黄瓜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5):1232-1237(通讯作者) (19)秦岭北麓华北落叶松土壤速效钾变化规律.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20(5):1243-1249(通讯作者) (20)施用氮磷钾对黄土丘陵区山地红枣林土壤酶与土壤肥力的影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30(4):53-59(通讯作者) (21)施肥对山地红枣林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的影响.西北农业学报,2012,21(7):149-154(通讯作者) (22)黄土高原坡地密植枣园土壤质地与肥力状况分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3):174-178(通讯作者) (23)黄土高原坡地苹果园土壤肥力及矿质氮累积分析.水土保持通报,2009,29(4):31-36(通讯作者) (24)黄土高原坡地枣树地膜微集水造林效果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3):98-101(通讯作者) (25)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氮素淋溶的影响.水土保持研究,2009,16(3):114-116(通讯作者) (26)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影响研究.西北农业学报,2009,18(2):158-162(通讯作者) (27)低分子有机酸对辣椒生长发育及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西北农业学报,2009,18(3):213-217(通讯作者) (28)不同保水剂对宁南山区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西北农业学报,2009,18(1):238-242(通讯作者) (29)莯润抗旱营养缓释剂对大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北方园艺,2012,(7):168-170(通讯作者) (30)宁南山区防雹网内梨园生境状态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4):201-204(第一作者) (31)TianyunWu,JeffJ.Schoenau,FengminLi,PeiyuanQian,SukhdevS.Malhi,YuanchunShi,FuliXu.InfluenceofcultivationandfertilizationontotalorganiccarbonandcarbonfractionsinsoilsfromtheLoessPlateauofChina.Soil&TillageResearch77(2004)59–68(sci)第七作者 (32)宁南山区施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4):48-53(通讯作者) (33)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氮素淋溶的影响.水土保持研究,2009,16(3):114-116(通讯作者) (34)Effectsofno-tillstrawmulchonwheatyieldsandsoilenvirormentinsemi-humiddryarea.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ater-SavingAgricultureandSustainableUseofWaterandLandResources,2004,282-287(第一作者) (35)5-氨基乙酰丙酸对枣树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3):93-96(通讯作者) (36)日光温室滴灌条件下黄瓜氮、磷、有机肥肥效与施肥模式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1):177-182(第一作者)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