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梁利平

个人简介

招生专业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80902-电路与系统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 招生方向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智能信息处理与传输 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 教育背景 1996-03--1999-07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博士 1990-09--1994-04 陕西微电子学研究所 硕士 1986-09--1990-07 湖南大学 学士 工作简历 2007-11~2011-07,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研究员 2003-07~2007-11,清华大学, 副研究员 2001-04~2003-06,Atelic System Inc.,California,USA, 集成电路设计高级工程师 2000-10~2001-04,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研究员 1999-08~2000-09,巨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研究院技术支持中心主任 教授课程 超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奖励信息 (1) 高性能GPS芯片组, 特等奖, 省级, 2006 专利成果 ( 1 ) 一种多模MPEG系统层解复用方法, 发明, 2008,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0810227481.4 ( 2 ) 用于嵌入式实时解码器的虚拟小数逆离散余弦变换方法, 发明, 2008,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0810226684.1 ( 3 ) 一种I帧编码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0,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010122612.x ( 4 ) 一种H.264去块滤波边界强度计算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0,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010241600.9 ( 5 ) 一种32位DSP和通用CPU无缝混链的处理器装置, 发明, 200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0810227482.9 ( 6 ) 一种视频编码复杂度自适应调整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0,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010122607.9 ( 7 ) 一种嵌入式视频解码的运动补偿参考数据读取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0,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010227236.0 ( 8 ) 行列节点同步更新的部分并行准循环LDPC码译码器结构, 发明, 2009,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0910087339.9 ( 9 ) 对参考帧边界进行扩展和对运动补偿参考样本位置进行限定的方法, 发明, 2010,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010217212.7 ( 10 ) 一种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通用快速译码协处理器, 发明, 2010,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010573814.6 ( 11 ) 一种片上多核DSP处理器簇和扩展方法, 发明, 200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0810225781.9 ( 12 ) 一种适用于多核处理器片上和片间扩展的路由及接口装置, 发明, 200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0810227518.3 ( 13 ) 一种MP3音频解码在定点DSP进行内存空间优化的方法, 发明, 200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0810226683.7 ( 14 ) 一种视频编码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0,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010122610.0 ( 15 ) 一种宏块编码模式预先判定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0,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010122611.5 ( 16 ) 一种P帧编码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0,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010122608.3 ( 17 ) 一种帧类型自适应选择视频编码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0,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010122604.5 ( 18 ) 一种视频编码复杂度控制模型的形成方法, 发明, 2010,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010122609.8 ( 19 ) 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准循环译码方法, 发明, 2010,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010222582.X ( 20 ) 一种带有选择器的差值电压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发明, 2010,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010145280.7 ( 21 ) 结构化LDPC码的高吞吐率译码器结构及方法, 发明, 2010,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010235056.7 ( 22 ) 一种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通用寻址装置及方法, 发明, 2010,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010227269.5 科研项目 ( 1 ) 可重构和可扩展的高性能嵌入式多核DSP, 主持, 部委级, 2009-05--2011-05 ( 2 ) 面向电机驱动的直流变频控制技术, 主持, 省级, 2009-06--2011-08 ( 3 ) 双向无线电能监控基带芯片,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09-12--2011-08 ( 4 ) 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电机驱动系统,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1-09--2014-09 ( 5 ) 面向LTE-Advanced终端软基带技术, 主持, 国家级, 2013-06--2015-12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一种基于SystemC的片上网络建模与仿真方法.微电子与计算机(已录用,2010年第3期) 2.一种适用于多核DSP片外扩展的网络接口的设计.微电子学与计算机(已录用,2010年第4期) 3.“AnalysisandDesignofaContinuous-TimeSigma-DeltaModulatorwith20MHzSignalBandwidth,53.6dBDynamicRangeand51.4dBSNDR”,FourthIEE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ElectronicDesign,TestandApplicationsDELTA2008,pp.79-84,Jan.2008,HongKong. 4.“AnAll-DigitalDelay-LockedLoopUsingaNewLPFStateMachin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CommunicationsandInformationTechnologies2006(ISCIT2006),Oct.2006,Bangkok. 5.“AnAllDigitalCMOSSerialLinkTransceiverwith3xOver-samplingBasedDataRecovery”,The2006InternationalWorkshoponSystem-on-Chip(IWSOC2006),Dec.2006,Cario. 6.“ANewSolutiontoImplementMulti-Full-Scan-ChainTestwithJTAG”,Proceedingsof8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olid-stateandIntegratedCircuitTechnology,Oct.2006,Shanghai. 7.“ANewLevelShifterwithLowPowerinMulti-VoltageSystem”,Proceedingsof8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olid-stateandIntegratedCircuitTechnology,Oct.2006,Shanghai. 8.“一种基于事务的IP功能验证环境”,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7年第12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