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吴刚

个人简介

基本信息 吴刚,男,博士,教授(四级),主要从事水环境微生物的研究,对中国淡水、海水等多个富营养化污染严重的水体进行了研究,探索和创用了微生物控藻技术,先后分离到多株溶藻微生物,探索了水环境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学意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教育部、省市科技项目资助5项,1项成果鉴定(第二完成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完成一项国家发明专利(第二完成人)。 科研获奖 项目鉴定 武汉市攻关计划项目“溶藻微生物的筛选与藻毒素环境迁移研究”(20026002097),,2005。08.通过鉴定,鉴定结果:“溶藻微生物的筛选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噬藻病毒和放线菌溶藻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武汉市科技局(2005)(第二完成人) 国家发明专利 1、“分泌溶藻物质的产气肠杆菌及其在蓝藻水华控制中的应用”(ZL2006100192543)(排名第二) 主要经历 1980—1984:武汉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学专业本科,1984.7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4—1990:武汉市卫生防疫站工作; 1991—1998:由国家教委公派赴俄罗斯(原苏联)留学,在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所细菌毒性遗传研究室攻读博士学位,曾师从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医学博士Victor.M.Bondarenko教授,1996.5获得博士学位(Ph.D); 1999——2012: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2012——湖北工业大学,教授。

研究领域

1.环境微生物学 2.微生物生态学 3.水环境污染的微生物治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金矿化指示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地球科学”,Vol.31No.3,355~360,2006,(EI收录,通讯作者); 2)一种快速检测分离溶藻细菌方法的初探,“微生物学通报”,Vol.34No.1,119~122,2007,(通讯作者); 3)GBRV核酸探针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中国医学检验杂志”,8:12-14.2007,(第二作者) 4)溶藻细菌W5培养条件优化及发酵培养,“环境科学与技术”Vol.32No.2,12~15,2009(第二作者)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