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姜广君

个人简介

男,1980年6月生,汉族,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博士,副教授,机械工程专业学位、机械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机械学院机械工程学科,已指导毕业硕士生4人,现在读硕士7人。 1999-2003年就读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工业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2008年于就读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8-2011年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主讲课程 【1】本科生课程:精益生产理论与实务、应用运筹学、生产系统仿真设计、工业社会学、工业工程导论等; 【2】研究生课程:高级运筹学、现代工业工程、系统动力学、物流信息技术等; 【11】姜广君等,多腔室缓冲减震式机器人底座,实用新型专利,ZL201621160249.X 【12】姜广君:全自动机械模具尺寸处理系统,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8SR023053 【13】姜广君:机械工艺设计系统软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8SR024047 5.科研项目 A.主持的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Markov过程模型的爆炸药间隙零门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主持人,(进行中)。 【2】国家住建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政科类公建节能管理动力有效性研究”,主持人,(进行中)。 【3】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能源外送方式选择评价与动力机制研究”主持人,(已结)。 【4】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项目“高校校园节能管理动力机制研究”主持人,(已结)。 【5】内蒙古工业大学科研项目(重点)“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变流器拓扑结构研究”主持人,(已结)。 【6】内蒙古工业大学科研项目“高校校园节能管理动力机制研究”主持人,(已结)。 6.获得奖励 【1】2013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机器人创新比赛(大学组),冠军,首席指导教师 【2】第14届“未来伙伴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工业自动化生产与仓储比赛(大学组),一等奖,唯一指导教师 【3】第14届“未来伙伴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机器人足球比赛2 VS 2(大学组),一等奖,唯一指导教师 【4】2014“尚和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分项赛------机器人武术擂台赛标准平台仿人组(1V1)比赛,二等奖,首席指导教师 【5】2014“尚和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分项赛------舞蹈机器人(常规多足异形)项目比赛,二等奖,第二指导教师 【6】2014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舞蹈组(常规多足异形)项目比赛,一等奖,首席指导教师 【7】2014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武术擂台赛标准平台仿人组(1V1)比赛,特等奖,首席指导教师 【8】2014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机器人DOTA对抗赛,二等奖,首席指导教师 【9】2014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舞蹈机器人组团体赛,一等奖,首席指导教师 【10】2015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分项赛------标准平台无差别组(2v2)项目比赛,一等奖,首席指导教师 【11】2016中国机器人大赛------武术擂台赛无差别(1vs1)项目比赛,二等奖,唯一指导教师 【12】2016中国机器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61028,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13】2016年内蒙古工业大学三育人评选,“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14】2017中国机器人大赛------武术擂台赛无差别(1vs1)项目比赛,一等奖,唯一指导教师,20170817,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15】2017中国机器人大赛------武术擂台赛无差别(1vs1)项目比赛,一等奖,第三指导教师,20170817,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16】2017中国机器人大赛------武术擂台赛无差别(1vs1)项目比赛,二等奖,唯一指导教师,20170817,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17】2017中国机器人大赛------武术擂台赛无差别(1vs1)项目比赛,二等奖,唯一指导教师,20170817,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研究领域

【1】装备可靠性建模、分析与评估; 【2】可靠性与维修性工程; 【3】制造业系统分析方法与优化技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Jiang Guang-Jun,Liu, Lu,Lv Hao-dong.Transportation system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DEA[J].Journal of Discrete Mathematical Sciences and Cryptography, 2017, 20(1):115-124. (EI收录) 【2】Jiang Guang-Jun,Lv Hao-dong. Process safety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LEC and Grey Theory [J].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s, 2016, 39(1): 24-29. (EI收录) 【3】Chen, Hong-Xia,Jiang Guang-Jun*. Study on optimal design of rack of 2ZB-1.8 Model of planting barrier seeder [J]. Journal of Discrete Mathematical Sciences and Cryptography, 2016, 19 (3): 489-503. (EI收录) 【4】Jiang Guang-Jun,Lv Hao-dong. Study on improvement of producti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J]. Open Cybernetics and Systemics Journal, 2014, 8(1): 795-799. (EI) 【5】Jiang Guang-Ju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egional energy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J]. Biotechnology: An Indian Journal, 2013, 1(8): 67-70. (EI收录) 【6】Jiang Guang-Jun,Chen Hong-xia. Construction Methods for Discrete Production Systems Based on Model of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2013, 12(20): 5845-5849. (EI收录) 【7】Guang-jun Jiang, Hai-bin Liu. Investigation of energy transportation channels in China [C]. In: Z.Z. Zhu, eds. Advance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rontier Topics in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art 1. Trans Tech Publications, Germany, 2010,40-41: 162~166. (EI收录) 【8】Guang-jun Jiang, Xiang-li Shao. Information entropy set for coal transportation channels analysis [C]. In: Jun Zhang, eds. 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III: Advances in Other Areas of Sciencesand Engineering. IEEE Computer Society, Piscataway, United States, 2010,1: 960~963 (EI收录) 【9】Guang-jun Jiang, Yi Zhang. Energy transportation channels scale analysis [C]. In: C.X. Xu, eds.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Vol. 3. IEEE Computer Society, Piscataway, United States, 2010,1: 1689~1692 (EI收录) 【10】Guang-jun Jiang, Xiang-li Shao. Coal Transportation Channels Development Analysis [C]. 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nc, 2010,10: 218~221

学术兼职

【1】内蒙古管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