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葛之葳

个人简介

葛之葳,男,安徽省广德县人,1981年9月生。2009年7月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后至南京林业大学任教。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美国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生态系统科学与管理系(Department of Ecosystem Science and Management, Texas A&M University),访问学者。2016年1月担任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生态系副主任。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授权专利1项。先后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 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130973,氮沉降对杨树人工林SOC同位素效应的影响,2013/01-2016/12,主持; 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2012CB416900,人工林地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关系,2012/01-2016/12,参与; 3. 江苏省林业三新工程项目,lysx[2013]01,江苏主要造林树种碳汇计量模型构建与应用,2013/01-2015/12,参与; 4. 国家林业局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石质丘陵山地植被恢复技术示范推广,2011/1-2013/12,参与; 5.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资源节约型城镇景观防护林培育技术研究,2011/1-2013/12,参与; 6. 江苏省林业三项工程,徐州石灰岩山地侧柏人工林健康经营技术集成示范,2011/8-2013/7,参与; 7. 南京林业大学高学历人才基金项目,163010101,南京典型城市森林林分结构与碳储量关系研究,2010/12-2012/12,主持。 已授权软件著作权: 1.软件名称:杨树碳汇计量模型软件,著作权人: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开发完成日期:2015年11月27日,登记号:2016SR245149 教学获奖情况 奖励名称 获奖年月 授奖单位(证书落款单位) 获奖级别 排名/总人数 青年教师讲课竞赛 2015.12 南京林业大学 一等奖 个人奖 青年教师讲课竞赛 2015.10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一等奖 个人奖 青年教师讲课竞赛 2014.12 南京林业大学 二等奖 个人奖 青年教师讲课竞赛 2014.10.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一等奖 个人奖 青年教师讲课竞赛 2011.10.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二等奖 个人奖 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评优获得奖励情况 奖励名称 获奖年月 授奖单位(证书落款单位) 获奖级别 排名/指导教师总人数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国家级) 2015.11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环境保护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二等奖 1/1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知识竞赛)(国家级) 2015.11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环境保护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二等奖 1/1 江苏省大学生环境保护知识大赛团体赛(南京赛区)初赛(省级) 2015.5 南京市环保局;南京市教育局;共青团南京市委 个人奖 1/1 2013年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校级项目) 2014.12. 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 优秀 1/1 2013年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结题评审(重点项目) 2014.6.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通过 1/2 获得的荣誉情况 荣誉、表彰名称 获奖年月 授奖单位(证书落款单位) 获奖级别 排名/总人数 2015届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015.12 南京林业大学 个人奖 优秀教职工 2015.12 南京林业大学 个人奖 优秀教师 2011.9 南京林业大学 个人奖 优秀班主任 2014.12 南京林业大学 个人奖 优秀班主任 2010-2014年连续四次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林学院 个人奖

研究领域

一直从事人工林生态系统主要养分元素循环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1.葛之葳, 彭塞, 许凯, 徐钰,于水强,阮宏华*,徐长柏,曹国华,短期氮添加对杨树人工林表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8(6): 23~ 27. 2. 葛之葳,周丹燕,郝雨杉,陈萍,关庆伟*,徐州城市绿地乔木层碳储量现状分析,林业科技开发,2013,27(6): 30~ 35. 3. Jirui Gong#, Zhiwei Ge#, Ran An, Qingwei Duan, Xin You, Yongmei Huang. Soil respiration in poplar plantations in northern China at different forest ages, Plant and soil, 2012, 360:109-122. 4. 葛之葳,段庆伟,尤鑫,张新时,龚吉蕊*,生长季新疆伊犁速生杨群落土壤呼吸特征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2):65 ~ 68. 5. 葛之葳,邢玮,李俊清*,杨伟勇,保护区周边居民薪柴采集对乔木分布的影响,生态学报,2006,26(1):97 ~ 103. 6. 葛之葳,邢玮,李俊清*,中国保护区生态旅游人文资源利用模式探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13):1859 ~ 1868. 7. 葛之葳,李俊清*,北京市保护区管理状况分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4(7):609 ~ 617. 8. Ge Z.#, Zhou D., Hao Y., Ma X., Guan Q.*, Li R., Wang D., Carbon Dynamics of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s Following a Thinning Treatment 5 Years and 10 Years Before, Geo-Informatics inResource Managementand Sustainable Ecosystem,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3, Wuhan, P.R. China, 2013.11.8-11.18 (indexed by EI) 9. 曹国华,张玲,吴思思,葛之葳*,阮宏华,氮添加对苏北杨树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影响,江苏林业科技,2015,42(6):10 ~ 14. 10. 邢玮,戚维隆,赵倩,葛之葳*,江苏杨树人工林碳储量分析研究,江苏林业科技,2015,42(2):15 ~ 18. 11.卜丹蓉, 周丹燕, 葛之葳*, 王国兵,张文文,彭赛,阮宏华*,施用沼液对苏北沿海杨树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生态学杂志, 2015, 34(7): 1785 ~ 1790. 12. 邢玮,卜丹蓉,葛之葳*,郭钦东,季永华,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碳储量研究,生态科学,2014,33(1): 154 ~ 160. 13. 邢玮,赵慧敏,徐钰,葛之葳*,阮宏华,短期氮添加对杨树人工林土壤表层水稳态团聚体的影响,贵州农业科学,2014, 42(12): 129 ~ 133. 14. 许凯,徐钰,张梦珊,徐长柏,曹国华,葛之葳*,阮宏华,氮添加对苏北沿海杨树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生态学杂志, 2014, 33(6): 1 ~ 7. 15. 张铁锁,赵小龙,郭钦东,赵慧敏,谭燕,范换,葛之葳*,阮宏华*,模拟氮沉降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动物类群结构的影响,江苏林业科技,2013,,4(6):9 ~ 13,38.

学术兼职

主要社会兼职包括民盟江苏省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生态学会副秘书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