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何报寅

个人简介

博士,研究员。曾负责或参加完成多项国家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中科院及地方政府科研课题,多次赴英、美、日等国做高访,发表论著40余篇部。获中科院、湖北省等多项科技进步奖和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等。 学历: 1982/09—1986/07: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地质系。水文地质专业,工学学士。 1988/09—1990/12: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自然地理专业,理学硕士,导师蔡述明教授。 1998/09—2001/11:在职攻读武汉大学博士学位,历史自然地理专业,博士,导师蔡述明教授。 2003/04—2008/05: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合作导师李德仁院士。 工作经历: 1986/07—1988/08:中南勘察设计研究院,助理工程师。 1990/12—1996/12: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1997/01—2005/12: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6/01—今: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创新岗位研究员。 期间: 1992/11—1993/03:英国利物浦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访问学者(英国皇家学会和中科院资助)。 1996/01—2002/12:兼湖北省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负责人。 1999/12—2000/03:英国利物浦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高级访问学者(英国皇家学会和中科院资助)。 2000/11—2001/01:英国利物浦大学和伦敦大学大学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中科院和伦敦学院大学资助)。 2002/04—2002/05:日本东经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高级访问学者。 2003/10—2004/10:参加中组部和团中央博士服务团,任四川省泸州市环保局副局长。 2006/06—2006/08:美国孟菲斯大学地球科学系高级访问学者。 负责或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和河口地区土壤潜沼化盐渍化的影响与对策(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主要参加者)。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深层次研究(中科院八五重点课题,主要参加者)。 江汉平原古湖沼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参加者)。 江汉平原湿地系统四水转化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参加者)。 京九铁路湖北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国家计委课题,主要参加者)。 鄂东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湖北计委课题,主要参加者)。 长江沿江湖泊环境变化和大气污染记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参加者)。 鄂西神农架山区湖泊环境变化与大气污染记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541070,主要参加者,13万,1996-1998)。 三峡工程小港生态环境监测实验站建设(国家专项,主要参加者,80,1997-2000)。 中南地区资源环境遥感信息系统及农情速报(院重大KZ951-A1-303,主要参加者,300万,1997-2000)。 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院重大专题KZ951-A1-202-01,主要参加者,5万,1997-2000)。 长江上中下游区域差的异量化指标(院重大专题KZ951-A1-202-01,负责,5万,1997-2000)。 湖北省耕地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湖北省计委,主要参加者,2.0/年,1997-2000)。 环境监测与水灾监测信息系统(北京遥感所,主要参加者,40万,2000-2002)。 湖北省地表水污染遥感调查与评(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项目,负责,10万,1999-2001)。 湖北省洪涝灾害的遥感调查与评价(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项目,负责,10万,1999-2001)。 湖北省土地资源遥感调查与评价(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项目,主要参加者,10万,1999-2001。 湖北省森林资源遥感调查(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项目主要参加者,10万,1999-2001)。 三峡工程小港生态环境监测实验站建设(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监测项目SX-(97)-13-1,主要参加者,8万/年,1997-2008)。 湖北省“十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湖北省“十五”前期课题,负责,3万,1999)。 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制与控制对策研究(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12-1,主要参加者,40万,2002-2005)。 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营养变率剧增的人类活动方式与贡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12-1-2-2,主要参加者,10万,2002-2005)。 深圳市葵涌镇地下水资源遥感勘察与评价(深圳市水务局项目,负责,230万,2004-2006)。 武汉城市圈浅层地温能研究(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项目,负责,10万,2009)。 江汉平原河湖湿地系统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41,主要参加者,230万,2009-2011)。 专著: 何报寅著。神农架大九湖泥炭的环境变化记录。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7。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长江水资源科学研究所,1991.12。(编委之一). PalaeolimnologicalinvestigationsoflakesontheJianghanPlain,CentralChina.AReporttoTheRoyalSociety,ProjectQ607/KB.ENVIRONMENTALCHANGERESEARCHCENTREUNIVERSITY,UNIVERSITYCOLLEGELONDON.1995(主要完成者之一). 濮培民,蔡述明等著。三峡工程与长江中游湖泊洼地环境。1994年。科学出版社。(撰写第二、三章)。 蔡述明,马毅杰,朱海虹,杨劲松,何报寅,陆彦春,姜加虎。三峡工程与沿江湿地及河口盐渍化土地。科学出版社,北京:1997。 胡昌明,孙宜朝,薛重生,曾云,杨世松,何报寅,等.湖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2002. 翁行德主编,中国地区发展回顾与展望(湖北卷)。中国物价出版社。北京:1999。(编委)。 翁行德主编,新世纪的选择——可持续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武汉:1999.(编委之一) 虞孝感主编.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作者之一).

研究领域

研究应用遥感、GIS和GPS监测和评估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灾害。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代表性论文: YanHandong,HeBaoyin,etc.EnvironmentalImplicationsofMagneticMeasurementsonRecentSedimentsfromLakeDonghu.WATER,AIRANDSOILPOLLUTION.98:187-195,1997. LIUcan-de,HEBao-yin。SuspendedsedimentmonitoringintheYangtzeRiverusingMODISimagedata。JournalofLanzhouUniversity(N。Sci),41:2005,358–363. KiekoSATO,HajimeAOE,HisatoSHIMIZU,YunDU,BaoyinHEandShijianCHEN。EnvironmentonWaterChemistryintheMiddleBasinofChangjiangRiver,China—incaseofsurveyonSeptember,2002。ProceedingsoftheInstituteofNatureSciences,NihonUniversity.No.39,2004。 KunihikoENDO,ShigeruSUZUKI,XiangminZHENG,YukihideWAKABAYASHI,YunDU,BaoyinHEandMinoruYONEDA。Paleoenvironmentduringthelast1600years,basedontheenvironmentalanalysisofHonghuLakecores,HubeiProvince,China。ProceedingsoftheInstituteofNatureSciences,NihonUniversity,No.39,2004。 ZhangHailin,HeBaoyin.EvaluationlakeeutrophicationwithenhacnedthematicmapperdatainWuhan.ChineseJournalofOceanologyandLimnology.2006,24(3):285-290. 佐藤キエ子,何報寅,杜耘,陳世儉,蔡述明.(2002):中国長江上中游流域における水環境の变化.日本大学文理学部自然科学研究所[研究紀要],38,221-231. 佐藤キエ子,清江甫,清水久人,杜耘,何報寅,陳世儉.(2004):中国長江中流域における水環境の变化.日本大学文理学部自然科学研究所研究紀要,39,221-231. 何报寅,张海林,张穗,丁国平.2002.基于GIS的湖北省洪水灾害危险性评价.自然灾害学报,11(4). 何报寅,2003,近2500a神农架大九湖泥炭的气候变化记录.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3(2):109~116. 何报寅,蔡述明,1999,三峡工程与长江中游浅层承压水动态,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学报),8(1):94~99. 何报寅,1998,地区发展差异与湖北省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学报),7(4):310~314. 何报寅,许贵来,2000,湖北省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战略对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学报),9(2):207~211. 何报寅,2000,湖北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与展望,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学报),9(3):320~326. 何报寅.2002.江汉平原湖泊的成因类型及其特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6(2),241~244. 何报寅,蔡述明,2001,长江流域人类发展指数比较.上海经济,增刊,85-87. 何报寅.2000.对长江洪水的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0(专刊):123~124. 何报寅,张穗,中山裕則.2004.湖北省洪灾风险评价.长江科学院院报,vol.21no.3,21~25. 何报寅*,梁胜文,丁超杨小琴,胡柯。利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反演武汉市湖泊营养状态指数。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12)。 何报寅,徐贵来,杜耘,薛怀平,蔡述明。神农架大九湖盆地岩溶塌陷的高分辨率遥感调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2(3):458-461。 何报寅,余福贵,傅永全,徐有宁。2005。我国急需加强有毒铬渣的处置。化工环保。第25卷增刊:343-346。 杨汉东,何报寅,蔡述明,FrankOldfield,等.1998.江汉平原长湖近代沉积物磁性测量及其气候意义.地理科学.18(2):135~138. 张海林,何报寅,丁国平.2002.武汉湖泊富营养化遥感调查与评价.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学报),11(1):36~39. 张穗,何报寅,杜耘.2003.武汉市城区热岛效应的卫星遥感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学报)vol.12(5):445~449. 张海林,何报寅.2003.遥感应用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研究.上海环境科学,22(12):1030~1033. 陈萍,何报寅,远藤帮彦,杜耘,李世杰.2004.洪湖人类活动的沉积物记录.湖泊科学.Vol.16,No.3.233-237. 陈萍,何报寅,杜耘,KunihikoEndo,杨汉东。2005。1200a来洪湖演变的环境磁学记录。沉积学报,vol.23(1):138-142。 陈峰,何报寅,龙占勇,杨小琴。利用LandsatETM+分析城市热岛与下垫面的空间分布关系。国土资源遥感,2008,76(2):56-67。 陈峰,何报寅。基于小波变换的城市热场多尺度分析——以武汉市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Z1):108-113。 刘灿德,何报寅。2005。水质遥感监测研究进展。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vol.27(5):40-43。 刘灿德,何报寅.悬浮泥沙遥感关键技术研究.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2月专辑.2005。 刘灿德,何报寅,李茂田,任宪友.利用MODIS反演长江中游悬浮泥沙含量的初步研究.地质科技情报,2006,25(2):99-102. 杨小琴,何报寅,梁胜文,肖锐,胡柯。利用MODIS反演武汉东湖叶绿素a浓度。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9,31(3)。 杜耘,陈萍,KiekoSato,HajimeAOE,何报寅。2005。洪湖水环境现状和主导因子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学报)vol.14(4):481~483. 杜耘,蔡述明,王学雷,何报寅,徐贵来,江明喜,薛怀平,肖飞。神农架大九湖亚高山湿地环境背景与生态恢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6):618-819。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