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丛强

个人简介

简历: 刘丛强,1955年生,贵州遵义人。 教育经历: 1978年3月-1982年2月,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岩石矿物地球化学专业,1982年2月,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2年3月-1984年12月,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矿床地球化学专业,1984年12月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8年4月-1991年3月,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部化学系博士研究生,分析化学和地球化学专业,1991年3月获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5年1月-1986年4月,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6年5月-1987年4月,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1987年5月-1988年3月,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部化学系客座研究员; 1991年4月-1994年4月,日本科学技术厅理化学研究所基础科学特别研究员; 1994年3月-1996年10月,日本国立电气通信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1996年10月-1997年6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1997年7月-1998年7月,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1998年7月-2009年9月,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 1999年-2011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1年7月-2011年5月,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 2013年2月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曾获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候德封奖(199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1996年);1998年任国家攀登项目首席科学家;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2年和2004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04年)贵州省首批核心专家(2007年);获贵州“黔灵科技贡献奖”(2011年)。任贵州省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998年4月作为首席科学家启动、主持国家攀登预选项目(95-预-39):地质流体作用及其成矿效应研究; 1997年1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流体/岩石反应体系中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资助; 2000年8月作为首席科学家启动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创新项目:“西南乌江流域物质的水文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效应”; 2004年11月作为首席科学家启动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创新项目“喀斯特典型小流域土壤-植被系统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2006年~2010年中国科学院海外合作伙伴计划“地表地球化学过程与环境效应”负责人; 2006年~2010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首席科学家; 2007年~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乌江水能开发对流域水环境影响的因素辨识及其表征体系研究”负责人; 2007年~2010年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机制与适应性修复试验示范研究”负责人; 2008年~2010年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西南喀斯特流域物质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负责人; 2010年至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大陆主要流域风化(侵蚀)与碳循环——地表水地球化学研究”负责人; 2011年至今,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气候因素控制下的花岗岩风化成土过程和风化壳物质迁移转化规律—Li、B和Si同位素示踪研究”负责人; 2012年至今,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青藏高原及其东部周边剥蚀风化过程的构造-气候等控制机理和全球变化意义研究”负责人;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地表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及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研究揭示了喀斯特流域养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作用机制和循环规律、流域化学侵蚀与地质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人为活动影响喀斯特流域养分自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机制并提出流域硫和氮循环影响碳循环及其温室气体源-汇效应的观点,有关研究丰富了传统表生地球化学理论。对地表和地球深部固体-流体体系稀土元素分配规律的研究丰富并发展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理论;在利用多种同位素与微量元素对地表和地球内部地球化学过程和物源示踪研究方面做出了特色突出的系列重要成果。

学术兼职

学术团体和社会兼职: 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贵州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地质学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副主任;美国地球物理联合委员会(AGU)会员;美国地球化学学会会员;国际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学会(IAGC)会员;第四届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CNC-IGBP)会员;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兼职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兼职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任《ChineseJournalofGeochemistry》主编、《矿物学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地球化学》、《湖泊科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岩石学报》《地球科学进展》编委。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