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杨海东

个人简介

博士,广东工业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处副处长,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研究院院长,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第七批省级培养对象。2005年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并留校任教;2011年7月调入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期间,2008年-2009年在香港大学工程学院从事高级访问学者;2009年-2011年在惠州仲恺高新区挂职任管委会副主任。近5年来,共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等国家、省部级2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SCI/EI/ISTP索引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主编学术专著2本(科学出版社),参编专著3本;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社会兼职:广东省“数控一代”专家组秘书长、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专家组秘书长、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制造业信息化分会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科学学位:机械工程 专业学位:工业工程机械工程 教育背景 2009年6月—2010年12月博士后香港大学工业及制造工程 2002年9月—2005年7月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997年9月—2000年9月硕士华南农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1993年9月—1997年7月学士吉林工业大学工业管理工程杨海东等,“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轮胎硫化机能耗异常检测方法”,发明专利,已受理,2013 杨海东等,“一种基于目标级联法的碳排放优化方法”,发明专利,已受理,2013 杨海东等,“一种硫化过程嵌入式碳排放监控与检测系统”,发明专利,已受理,2013 杨海东,“电子产品质量追溯与管控系统V1.0”(2012SR125576),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2 杨海东,“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产品‘产供销’全程质量安全监控与溯源服务平台”(2012SR128409),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2 杨海东.“基于RFID的在制品实时管理系统V1.0”(2010SR021147),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0. 科研项目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应用”,2012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BAF12B10),2012.01-2014.12; “面向企业集团化和专业镇服务集群化的制造业信息化平台及示范应用”,2012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BAF02B04),2012.01-2014.12,主要技术骨干(排名第三); “RFID网络入侵检测免疫技术与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60973132),2009-2012(已结题); “面向电子产品设计制造技术与资源共享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2011年国家火炬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GH511741),2011.04-2014.05; “基于云计算的能源智能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平台建设”,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编号:2012A080104022),2012-2014(在研); “面向制造业的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2010年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项目编号:201120510104),2010.11-2013.2; “大宗能源使用动态监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10年度广东省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0-2012(已结题); “电能物联网信息采集与数据服务关键技术及软硬件产品研发”,2011年广东省部产学研结合重点项目,2011-2012(已结题); “丰力轮胎能源管理中心系统”,广州丰力橡胶轮胎有限公司委托项目,2010-2012(已结题)

研究领域

低碳制造、绿色制造和制造物联网等方向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杨海东,郭建华,邓飞其著.“人工免疫系统集成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9.(学术专著) Yang*H.D.,GuoJ.H.,LiuG.S.,andChen,X.“EnergyAnomalyDetectioninTirecuringbyusingDataIntegrationandForecastingTechniques”.JournalofScientificandIndustrialResearch,June2012,vol.71,pp.385-391.(SCI) YangHD,QuT.“Multidisciplinarydesignoptimizationforair-conditionproductionsystembasedonmulti-agenttechnique”.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Vol.19:pp527-536,2012.(SCI) YangHD,LiuGS,HuangGQ.“StatisticalModelingforEnergyConsumptionandAnomalyDetectioninRubberVulcanizationProcess”.JournalofEnergyEngineering,2012.(SCI) YangHD,LiCS,andHuJ.“RFIDintrusiondetectionwithpossibilisticfuzzyc-Meansclustering”.JournalofComputationalInformationSystems,2010,1(1):610-614.(EI) YangHD,GuoJH,•DengFQ.“CollaborativeRFIDintrusiondetectionwithanartificialimmunesystem”.JournalofIntelligentInformationSystems,2010,(3).(SCI) 杨海东,郑庆仁,刘国胜,郭建华,“基于差分遗传算法的置换流水车间低碳调度模型研究”.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EI) QuT.,Yang*H.D,HuangG.Q.,ZhangY.F.LuoH.,QinW.“ACaseofImplementingRFID-BasedReal-TimeShop-FloorMaterialManagementforHouseholdElectricalApplianceManufacturers”.JournalofIntelligentManufacturing,2010..(SCI&EI,通讯作者) 杨海东,杨春.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分级变异量子进化算法.控制与决策,2009,6(24).(EI) 杨海东,鄂加强.自适应变尺度混沌免疫优化算法及其应用.控制理论与应用,2009(10):1069-1074.(EI) .LiuGS,ZhangBX,YangHD,ChenX,GeorgeQ.Huang.“Minimizingthetotalidleenergyconsumptioninpermutationflowshopproblem”.MathematicalProblemsinEngineering,2013.(SCI) HuangGQ,QuT,ZhangYF,YangHD.“RFID-enabledproduct-servicesystemforautomotivepartandaccessorymanufacturingalliances”.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Research,2012(SCI&EI) QuT,ChenXD,ZhangYF,YangHD,HuangGQ.“AnalyticalTargetCascadingEnabledOptimalConfigurationPlatformforProductionServiceSystems”.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Vol.24,No.5:pp457-470,2011.(SCI&EI) HuangGQ,QuT,ZhongRY,LiZ,YangHD,ZhangYF,ChenQX,JiangPY,ChenX.2010.“EstablishingProductionServiceSystemandInformationCollaborationPlatformforMoldandDieProducts”.InternationalJournalof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Vol.52,No.9-12:pp1149-1160,2010.(SCI&EI) QuT,BinS,HuangGQ,YangHD.2010.“Two-stageProductPlatformDevelopmentforMassCustomization”.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Research,Vol.49,

学术兼职

广东省“数控一代”专家组秘书长 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专家小组秘书长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制造业信息化分会秘书长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