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红梅

个人简介

工作经历: 1988年华中农业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从事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等重大科研项目20多项。针对棉花生产及科研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棉花抗黄萎病分子标记筛选利用等工作,在棉花抗枯黄萎病、抗旱耐盐碱基因挖掘和品质改良等棉花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育成了中棉所22、35、76、89等4个棉花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4000多万亩。获得农作物植物新品种权2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制定地方标准2项。 主要科研项目: 1. 主持2018-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流域高效轻简化棉花新品种培育”项目; 2. 主持2011-2015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棉花新品种培育与扩繁”课题; 3. 2019年至今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棉花优质育种团队首席。 代表性成果: 1.品种权2项:中棉所76和sGK中3017。 2.国家发明专利3项;一种用于陆地棉抗黄萎病性状辅助选择育种的分子标记;一种获得植物候选抗病基因序列的方法;预测不同棉花材料间抗黄萎病性状强弱的分子方法。 奖励情况: 1. 棉花优良品种中棉所76和sGK中3017的选育技术与应用,2019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3等奖,第1完成人; 2. 麦棉套种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中棉所45、中棉所35选育,2006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6完成人; 3. 高产、抗逆、优质棉中棉所35推广应用,2006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第2完成人。

研究领域

分子育种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基于RIL群体的棉花抗黄萎病相关QTL的鉴定[J].棉花学报,2019, 31(3):254-262; (2)基于优异等位基因的棉花抗黄萎病性状的分子鉴定.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2); (3)Regional association analysis-based fine mapping of three clustered QTLs for verticillium wilt resistance in cotton (G. hirsutum.L). BMC Genomics,2017 Aug 25;18(1):66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