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杨云川

个人简介

杨云川,男,宁夏中宁县人,中共党员,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副教授。2006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导师:周振民教授),2009年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导师:牛争鸣教授),201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自然地理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导师:程根伟研究员)。2013年7月—2018年8月,任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水利工程系讲师(期间,于2015年6月进入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17年9月出站;导师:燕柳斌教授)。2018年9月至今,聘为广西大学副教授。 目前以水文学及水资源、自然地理学等学科背景为基础,主要开展以社会-生态水文学为中心的2个水科学交叉前沿研究方向:(1)岩溶农业生态水文学(该领域主持国家基金1项、省基金2项、校基金1项;涉及农业水资源转化、农业洪旱灾害、农业水-CNPK循环、农业面源污染、岩溶农业GSPAC系统生态水文过程、农业社会生态水文学等);(2)(亚热带)城市生态水文学—也即:海绵城市水问题综合治理(该领域主持厅基金1项、参与厅基金2项;涉及:城市水与景观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城市雨洪模拟与风险评估、水环境数值模拟、城市水与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城市化的气候变化响应、城市社会生态水文学等)。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SCI5篇,EI1篇,其他为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主讲课程目前承担本科生课程: (1)水力学(流体力学)(土建类必修课);(2)水利水能规划(水利类必修课);(3)水资源安全与集成管理(水利类专业选修课);(4)水利工程概论。 目前承担研究生课程: (1)水资源安全(承载能力)与危机管理;(2)(水)环境污染数值模拟。 曾承担本科生课程: (1)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近3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基金、教育厅基金、水利厅及地方水利部门等多项科研项目10余项,代表性项目详见研究方向栏。专利: (1)杨云川、廖丽萍、黄小华、陶圣文、宋订余、李健国、卢伟东、黄善德,液气压联合提水系统,中国,ZL201620733309.6。 (2)孙建、程根伟、李卫朋、杨云川、吴建波,便携式土壤空气原位采集器,中国, ZL201220414600.9。 (3)孙建、程根伟、李卫朋、杨云川、魏彦强,一种便携式土壤水分原位采集器,中国, ZL201220414644.9。 教学成果奖: (1)指导水利151学生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2)指导水利121学生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3)指导水利131汪渊、水利141陈果分别获得2017、2018年度广西大学优秀毕业设计。 指导研究生情况: (1)在读研究生 学硕:5名;专硕5名。 (2)已毕业研究生 2016届专硕胡甲秋(于2018.12毕业,发表中文核心论文2篇,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工作单位:广西电网调度中心) 2017届专硕邓思敏(于2019.12毕业,中山大学攻读博士) 2017届学硕杨星星(将于2020.06毕业,发表论文4篇,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研究领域

一、岩溶农业生态水文学二、城市生态水文学/海绵城市水问题综合治理三、岩土多相流体动力学与灾害防治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杨家祯,杨云川*,杨淇淇,等.1951-2015年广西极端降雨时空演变特征[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20(出版中).(CSCD) [2]杨星星,杨云川*,田忆,廖丽萍,等.基于SPEI的广西干旱综合特征及农业旱灾风险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0(出版中).(CSCD) [3]杨星星,杨云川*,田忆,廖丽萍,等.广西降雨亏缺型骤旱的演变过程及时空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0,27(2),149-157.(CSCD) [4]谢鑫昌,杨云川*,田忆,廖丽萍,等.广西降水非均匀性多尺度特征与综合评价[J].地球科学进展,2019,34(11),1152-1164.(CSCD) [5]杨星星,杨云川*,邓思敏,廖丽萍,等.广西月尺度旱涝急转时空演变特征[J].自然灾害学报,2019,28(6),192-203.(CSCD) [6]杨星星,杨云川*,邓思敏,廖丽萍,等.广西TRMM降雨产品多时间尺度精度评估[J].热带气象学报,2019,35(4),567-576.(CSCD) [7]LiaoLiping,ZhuYingyan,ZhaoYanlin,YangYunchuan,WenHaitao,etal.Landslideintegratedcharacteristics,susceptibilitymappingandsustainablepreventionregionalizationinRongxiancounty,Guangxiprovince,China[J].JournalofMountainScience,2019,(2).(SCI) [8]LiaoLiping,YangYunchuan,YangZhiquan,YingyanZhu,JinHuandD.H.SteveZou.Mechanicalstateofgravelsoilinmobilizationofrainfall-inducedlandslidesintheWenchuanseismicarea,Sichuanprovince,China[J].EARTHSURFACEDYNAMICS,2018,6(3),637-649.https://doi.org/10.5194/esurf-6-637-2018.(SCI) [9]胡甲秋,杨云川*,邓思敏,廖丽萍,等.基于多尺度SPI的广西干湿特征与未来趋势[J].水土保持研究,2018,25(5),319-324.(CSCD) [10]胡甲秋,杨云川*,廖丽萍,邓思敏,陈立华.基于多源降雨的广西季节性干湿演变特征与未来趋势[J].山地学报,2018,36(2),248-259.(CSCD) [11]YANGYun-chuan,LIAOLi-ping,YANLiu-bin,HUXiao-chuan,HUANGHongbao,XIAOShuai.TheBigDataAnalysisofLanduseevolutionanditsEcologicalSecurityResponsesbytheclusteringofspatialpatterns[J].ClusterComput,2016,19(4),1907-1924.DOI10.1007/s10586-016-0659-5.(SCI) [12]Y.C.Yang,G.W.Cheng*,J.H.Fan,W.P.Li,J.Sun,andY.K.Sha.ValidationstudyofTMPA3B42V6inatypicalalpineandgorgeregion:JinshaRiverbasin,China[J].NaturalHazardsandEarthSystemSciences,13,3479-3492,2013.12.23,doi:10.5194/nhess-13-34792013.(SCI) [13]JianSun,GenweiCheng*,WeipengLi,YukunShaandYunchuanYang.OntheVariationofNDVIwiththePrincipalClimaticElementsintheTibetanPlateau[J].RemoteSensing,2013,5,1894-1911,doi:10.3390/rs5041894.(SCI) [14]杨云川,廖丽萍,燕柳斌,胡小川,肖帅,谢燕平.北海银滩土地利用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6,36(6),223-230.(CSCD) [15]杨云川,程根伟,范继辉,等.卫星降雨数据在高山峡谷地区的代表性与可靠性[J].水科学进展,2013,24(1).(EI) [16]杨云川,程根伟,范继辉,等.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TRMM3B42数据精度检验[J].气象科学,2013.(核心) [17]杨云川,肖飞鹏,程根伟,等.广西大石山区农业干旱灾害综合风险管理战略[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30(3),267-273.(核心)

学术兼职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会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