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胡立坤

个人简介

胡立坤,1977-2-14出生,男,湖北襄阳人,博士,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校级教学名师(2017),长期从事自动化专业教学与科研,2009-2011、2013-2015和2015—2017学年度分获“三育人”先进个人,2015—2017学年度获师德模范,2016年度十佳教师,2014年度校内实践教学优秀指导教师。承担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实践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完成和在研各1项自治区级教学改革项目,参与2项自治区级教改项目,主持并完成5项校级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项目,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7)和一等奖(排名第1)各1项,获高校自制设备三等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7)和三等项1项(排名第一),实验室教改项目获一等奖2项、编著出版3部教材――《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科学出版社2014.6),《自动化基础实训》(科学出版社2018.7)、《自动化导学与初步实践》(科学出版社2018.11);指导学生参与创新与学科竞赛达50人次,获得国家级特等奖和一等项达5次。主要研究方向是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机器人运动规划;机器人视觉与环境感知;场景重建;多机器人协同;电力服务机器人;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分布式电源系统。作为主持人或主要参与人参与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工作(其中1项已结题),已主持完成2项广西科技开发计划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和参与多项市厅级科技攻关课题。已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4篇;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获发明专利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哈尔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主讲课程主要讲授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自动化实践初步、工程数学本科课程和线性系统理论研究生课程。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1)6自由度关节机器人技术与产品开发(桂科科10100001-8)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科技攻关与新产品试制)2010.1-2012.121/7结题 (2)具有电能质量调节的分布式建筑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关键技术(桂科攻1377001-2)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科技攻关与新产品试制)2013.1-2015.121/4结题 (3)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快速终端滑模变结构多自由度机器手视觉伺服控制[桂财教〔2012〕53号](2012GXNSFBA053144)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2012.3-2015.31/4结题 (4)冲击性负荷下光柴储微电网系统的稳定性与控制策略研究广西电力系统最优化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2015.9-2017.81/2在研 (5)基于嵌入式的铅酸蓄电池充放电控制与智能维护系统研发(20131048)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13.1-2014.122/4结题 (6)风光蓄柴独立混合微电网电能多目标优化与电压稳定性研究(613640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4.1-2017.123/5在研 (7)风/光/蓄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集成技术研究(桂科攻12100002)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科技攻关与新产品试制)2012.1-2014.123/8结题 (8)高光伏发电与储能电池充放电控制器集成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科技攻关计划)2015.1-2016.23/4在研 (9)基于Lyapunov理论和粒子群优化的自励异步发电机稳定自适应PI控制(51177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1-2015.122/6结题 (10)配电网电能质量调节器研制(201107002A)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科技攻关与新产品试制)2011.7-2013.62/8结题 (11)基于语义地图与稳定性评估的六足仿生机器人步态规划与协调控制(61863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9.1-2022.121/7在研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机器人运动规划;机器人视觉与环境感知;场景重建;多机器人协同;电力服务机器人;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分布式电源系统.

学术兼职

广西自动化学会理事,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控制理论及应用、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审稿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