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韦化

个人简介

韦化,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留学日本国立广岛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教育部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原广西大学副校长、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的EI学术期刊《电力系统自动化》、《电网技术》、《电力自动化设备》、《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编委,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首批教学名师,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广西高校跨世纪人才。 作为项目主持人,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广西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广西工业创新大赛一等奖各1项;广西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世界著名的学术刊物IEEETransactiononPowerSystems上发表论文6篇,国际会议2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5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及广西电网公司等科技项目3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6项,国家软件著作权28项。 作为广西大学电力系统最优化研究所(iPso)和广西电力系统最优化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创始人,领导着一支以青年教师为骨干,以博士研究生为主体,团结协助、朝气蓬勃的研究团队。主要研究现代最优化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涉及:智能电网、电力系统在线最优潮流、水火电力系统最优潮流、满足CPS新标准的最优AGC控制、电压稳定、状态估计、电力市场、电力系统分析与计算、电力云计算与分布计算、基于Internet的电网调度自动化新技术等。 投入电力系统应用的主要研究成果: 1.基于现代内点理论的在线最优潮流方法; 2.基于现代内点理论的L1范数状态估计方法; 3.基于现代内点理论的电压稳定临界点方法; 4.基于现代内点理论的大规模水火电力系统最优潮流算法; 5.满足互联电网CPS新标准的最优AGC控制策略; 6.基于VPC的新一代电力云调度系统。 目前,指导博士后1人,博士生4人,硕士生16人,留学博士生1人。主持各类研究项目及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如下: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红水河流域梯级水电站群最优潮流研究(编号:59867001) 2、基于最优潮流的大型水火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设计(编号:50467001) 3、基于互补优化理论满足CPS标准的水火电力系统最优AGC控制(编号:50867001) 4、智能电网中大规模风电-水电最优动态互补协调机理(编号:51167001) 5、考虑核电运行安全及大规模消纳新能源电力的水火电力系统区间最优潮流研究(编号:51667003) 6、基于大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理论的多能源电力系统最小弃水机理研究(编号:51967002) 二、973子项目 1、源-网-荷协同的智能电网能量管理和运行控制基础研究第5课题:特性各异电源及负荷的能量互补协同优化调控(2013CB228205) 三、国家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1、具有互补约束的电力系统最优化问题--模型与算法(编号:20060593002) 四、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基于最优潮流的电力市场无功定价的研究(桂科自:024009) 2、电力市场环境下暂态稳定约束最优潮流研究(桂科回:0448025) 3、基于IEC61970标准的新一代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研究(桂科基:0639007) 4、基于现代内点最优化理论的极限线损研究(面上项目:2011GXNSFA018018) 五、广西教育厅科技项目 1、电力系统网格与分布计算研究 2、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包 六、广西电网公司科技项目 1、广西电网设备状态管理系统 2、广西电网非全相故障电流计算软件 3、广西电网故障分析及整定计算软件 4、钦州电网停电检修票申请、审批无纸化系统 5、进口保护整定计算系统 6、桂东电网潮流分析与故障计算软件 7、钦州电网潮流计算 8、钦州电网线损分析 9、玉林城网线损分析 10、广西电网设备检修专家系统 11、广西电网故障分析整定计算可视化系统开发(GDD20061101035) 12、基于优化理论的互联电网CPS标准下的AGC控制策略研究(GDD20061221063) 13、基于现代内点优化理论的广西电网水火电力节能优化调度系统 14、基于优化理论的广西电网最大运行极限研究 15、南宁电网可视化的线损分析 16、荔浦等县的新一代调动自动化系统 17、广西电网理论线损云计算平台 七、其他科技项目 1、在线最优潮流计算程序开发 2、考虑500kV直流输电线路系统的在线最优潮流计算程序 3、满足暂态稳定约束的在线最优潮流计算 4、基于现代内点优化理论的OPF、ED、UC-HTC、ATC、RO、ITEA、ITEB等在线系统 八、国家发明专利 1韦化,祝云,田君杨,张弛,李滨,黎瀚,李佩杰,白晓清,阳育德,“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方法[P]”,CN101388568,2009-03-18 2韦化,祝云,田君杨,张弛,李滨,李佩杰,“网络单向通信控制装置[P]”,CN201282470,2009-07-29 3韦化,祝云,李滨,田君杨,张弛,李佩杰,白晓清,阳育德,黎瀚,“电网调度自动化控制装置[P]”,CN201282475,2009-07-29 4韦化,田君杨,祝云,张弛,李滨,李佩杰,阳育德,白晓清,黎静华,黎瀚,游桂杨,袁彦,“调度子站通信集成服务器[P]”,CN201286108,2009-08-05 5韦化,阳育德,白晓清,李滨,赵万宗,祝云,“实现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域可视化的方法[P]”,CN102157932A,2011-08-17 6李滨,李凌,韦化,农蔚涛,阳育德,邓秋荃,韦园清,覃海志,梁振成,朱桂兰,张弛,孙艳,刘鹏飞,潘艳红,“一种电力系统中长期无功电压分析和优化方法[P]”,CN102646983A,2012-08-22 7李滨,李凌,韦化,农蔚涛,阳育德,邓秋荃,韦园清,覃海志,梁振成,朱桂兰,张弛,孙艳,刘鹏飞,潘艳红,“一种电力系统大小运行方式无功优化联调方法[P]”,CN102684188A,2012-09-19 8李滨,李凌,韦化,农蔚涛,阳育德,邓秋荃,韦园清,覃海志,梁振成,朱桂兰,张弛,孙艳,刘鹏飞,潘艳红,“电力系统最大运行方式数据生成最小运行方式数据的方法[P]”,CN102694383A,2012-09-26 9李滨,李凌,韦化,农蔚涛,阳育德,邓秋荃,韦园清,覃海志,梁振成,朱桂兰,张弛,孙艳,刘鹏飞,潘艳红,“一种BPA双向数据接口方法[P]”,CN102708212A,2012-10-03 10韦化,阳育德,白晓清,李滨,赵万宗,祝云,“实现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域可视化的方法”,CN102157932B,2013-02-06 11王淼,韦化,潘荣译,祝云,文香军,梁振成,黎敏,张弛,李云芬,陈铭,“一种实现大规模电网理论线损实时计算及高准确性的方法[P]”,CN103577926A,2014-02-12 12俞小勇,李佩杰,高立克,韦化,李珊,李滨,吴剑豪,杨秀菊,吴丽芳,潘艳红,李克文,吴智丁,祝文姬,“一种能在同一时间断面内准确采集配电网数据的钳表[P]”,CN203479930U,2014-03-12 13黄启哲,李滨,韦景,韦化,邓春明,祝云,徐学勇,李佩杰,刘路,阳育德,覃海志,张弛,周柯,杜孟远,刘鹏飞,杨有慧,梁振成,吴雪颖,“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的省地县一体化无功优化方法[P]”,CN103730900A,2014-04-16 14俞小勇,李佩杰,高立克,韦化,李珊,李滨,祝文姬,杜孟远,吴智丁,杨秀菊,李克文,范金月,吴丽芳,吴剑豪,“一种感知配电网实时态势的扩展锥方法[P]”,CN103729537A,2014-04-16 15阳育德,李凌,李滨,邓秋荃,梁振成,孙艳,韦化,“一种电力系统静态安全稳定运行极限优化方法[P]”,CN103746368A,2014-04-23 16黎静华,兰飞,曾炎,韦化,“一种适合于考虑风电随机特性的电力系统的电网规划方法[P]”,CN103793612A,2014-05-14 17黎静华,兰飞,龙裕芳,韦化,“电力系统风电消纳能力评估方法[P]”,CN103810535A,2014-05-21 18李滨,李凌,韦化,农蔚涛,阳育德,邓秋荃,韦园清,覃海志,梁振成,朱桂兰,张弛,孙艳,刘鹏飞,潘艳红,“一种电力系统大小运行方式无功优化联调方法”,CN102684188B,2014-06-18 19李滨,李凌,韦化,农蔚涛,阳育德,邓秋荃,韦园清,覃海志,梁振成,朱桂兰,张弛,孙艳,刘鹏飞,潘艳红,“一种电力系统中长期无功电压分析和优化方法”,CN102646983B,2014-06-25 20黎静华,兰飞,农植贵,韦化,“一种基于经验Copula函数进行风速预测的方法[P]”,CN103902837A,2014-07-02 21禹中文,李滨,韦兰杰,陈碧云,陈渊书,吴雪颖,韦化,杨有慧,杨晓霞,“一种DIgSILENT/PowerFactory双向数据接口转换装置[P]”,CN203909787U,2014-10-29 22李滨,吴茵,张智光,朱桂兰,龚利武,牟才荣,覃芳璐,巩德军,黄佳,苗增强,韦化,林洁,“计及气象累积效应的电力系统最大日负荷预测系统及方法[P]”,CN104156783A,2014-11-19 23李滨,吴茵,张智光,朱桂兰,龚利武,牟才荣,覃芳璐,巩德军,黄佳,苗增强,韦化,林洁,“一种考虑气象多因素影响的非工作日最大日负荷预测系统[P]”,CN104156786A,2014-11-19 24李滨,吴茵,龚利武,杨小卫,张智光,朱桂兰,黄佳,巩德军,覃芳璐,苗增强,韦化,“一种基于电力大数据分析的台风日最大日负荷预测系统[P]”,CN104376384A,2015-02-25 25李佩杰,刘乾,白晓清,阳育德,李滨,祝云,韦化,罗翠云,“一种基于故障指示器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P]”,CN104483601A,2015-04-01 26陈碧云,陈绍南,韦化,赵波,崔堂山,“用于配电网可靠性分析的负荷点故障区域类型划分方法”,CN104518488A,2015-04-15 27阳育德,李凌,李滨,邓秋荃,梁振成,孙艳,韦化,“一种电力系统静态安全稳定运行极限优化方法”,CN103746368B,2015-07-15 28祝云,张弛,韦化,赵万宗,谭兴旺,黄松强,柳辉,黄勤玉,章勇,王宇飞,“基于“云计算”调度应用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方法和系统”,CN104881748A,2015-09-02 29李滨,韦铮,祝云,黄柳军,包岱远,李云芬,吕仁周,刘铸峰,罗翠云,韦化,“一种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综合管理对标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CN104951866A,2015-09-30 30李滨,吴茵,覃芳璐,杨小卫,黄佳,巩德军,李倍存,苗增强,舒晴川,韦化,“全天候96点日负荷曲线预测及优化修正系统”,CN105069525A,2015-11-18 31王淼,韦化,潘荣译,祝云,文香军,梁振成,黎敏,张弛,李云芬,陈铭,“一种实现大规模电网理论线损实时计算及高准确性的方法”,CN103577926B,2016-05-25 32黎静华,兰飞,曾炎,韦化,“一种适合于考虑风电随机特性的电力系统的电网规划方法”,CN103793612B,2016-06-29 33黎静华,兰飞,曾炎,韦化,“Electricpowersystempowernetworkplanningmethodsuitablefortakingwindpowerrandomcharacteristicintoaccount”,CN103793612B,2016-06-29 34黄启哲,李滨,韦景,韦化,邓春明,祝云,徐学勇,李佩杰,刘路,阳育德,覃海志,张弛,周柯,杜孟远,刘鹏飞,杨有慧,梁振成,吴雪颖,“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的省地县一体化无功优化方法”,CN103730900B,2016-08-17 35黄启哲,李滨,韦景,韦化,邓春明,祝云,徐学勇,李佩杰,刘路,阳育德,覃海志,张弛,周柯,杜孟远,刘鹏飞,杨有慧,梁振成,吴雪颖,“Multi-time-scaleprovince-region-countyintegratedreactivepoweroptimizationmethodofelectricsystem”,CN103730900B,2016-08-17 36黎静华,兰飞,龙裕芳,韦化,“电力系统风电消纳能力评估方法”,CN103810535B,2016-09-14 37黎静华,兰飞,龙裕芳,韦化,“Windpowerabsorptioncapacityassessmentmethodforelectricpowersystem”,CN103810535B,2016-09-14 38黎静华,兰飞,农植贵,韦化,“一种基于经验Copula函数进行风速预测的方法”,CN103902837B,2017-02-15 39黎静华,兰飞,农植贵,韦化,“MethodforwindspeedpredictionbasedonexperienceCopulafunction”,CN103902837B,2017-02-15 40阳育德,刘文泰,刘辉,韦化,“一种电力系统故障后最大切除时间的多核心并行计算方法”,CN106485008A,2017-03-08 41韦化,张弛,祝云,章勇,王宇飞,陈骥,韦洪波,古雄,李滨,阳育德,李佩杰,“一种基于事件驱动机制的IEC104规约解析系统及方法”,CN106549967A,2017-03-29 42韦化,祝云,张弛,韦洪波,章勇,吕中梁,李占龙,古雄,杨东旭,李滨,阳育德,李佩杰,“一种SOA架构下基于云计算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及实现方法”,CN106569071A,2017-04-19 43祝云,张弛,韦化,吕中梁,杨东旭,韦洪波,李占龙,章勇,古雄,李滨,阳育德,李佩杰,“一种电力系统图形跨平台展示方法”,CN106570185A,2017-04-19 44祝云,张弛,韦化,杨东旭,章勇,吕中梁,李占龙,古雄,韦洪波,李滨,阳育德,李佩杰,“一种SOA构架下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故障计算系统及实现方法”,CN106600106A,2017-04-26 九、软件著作权 1、

研究领域

最优化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涉及:智能电网、电力系统在线最优潮流、电力市场、电力系统分析与计算、水火电力系统最优潮流、电压稳定、状态估计、电力“云计算”与分布计算、电网调度自动化新技术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HuaWEI(韦化),H.Sasaki,J.KubokawaandR.Yokoyama,“LargeScaleHydro-ThermalOptimalPowerFlowProblemsBasedonInteriorPointNonlinearProgramming,”IEEETransactionsonPowerSystems,vol.15,no.1,pp.396-403,Feb.2000,SCI:329PN,EI:EIP00085294568。 2、HuaWEI(韦化),H.Sasaki,J.KubokawaandR.Yokoyama,“ClosuretoDiscussionofLargeScaleHydrothermalOptimalPowerFlowProblemsBasedonInteriorPointNonlinearProgramming,”IEEETransactionsonPowerSystems,vol.15,no.4,pp.1457-1458,Nov.2000,SCI收录号:398CM。 3、HuaWEI(韦化),H.Sasaki,J.KubokawaandR.Yokoyama,“AnInteriorPointNonlinearProgrammingforOptimalPowerFlowProblemswithANovelDateStructure,”IEEETransactionsonPowerSystems,vol.13,no.3,pp.870-877,August1998。 4、HuaWEI(韦化),H.Sasaki,J.KubokawaandR.Yokoyama,“ADecoupledSolutionofHydrothermalOptimalPowerFlowProblembyMeansofInteriorPointMethodandNetworkProgramming,”IEEETransactionsonPowerSystems,vol.13,no.2,pp.286-293,May1998。 5、HuaWEI(韦化),H.SasakiandR.Yokoyama,“AnApplicationofInteriorPointQuadraticProgrammingAlgorithmtoPowerSystemOptimizationProblems”,IEEETransactionsonPowerSystems,vol.11,no.1,pp.260-267,February1996。 6、HuaWEI(韦化)H.Sasaki,J.KubokawaandR.Yokoyama,“AnInteriorPointMethodforPowerSystemWeightedNonlinearL1NormStaticStateEstimation,”IEEETransactionsonPowerSystems,vol.13,no.2,pp.617-623,May1998。 7、韋化,佐佐木博司,永田武,“電力系统最適化问题への内点二次計画アルゴリズムの適用,”(日本)電気学会論文誌B,電力.エネルギー,vol.,116-B,no.2,pp.174-181,平成8年2月号,February1996,EI收录。 8、HuaWEI(韦化),andH.Sasaki,“DynamicCompositeNewtonInteriorMethodforOptimalPowerFlow”,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icalEngineering,ICEE-95,ConferenceProceedings,pp.85-89,inKorea,July19-21,1995。 9、HuaWEI(韦化)andH.Sasaki,“LargeScaleOptimalPowerFlowBasedonInteriorPointQuadraticProgrammingofSolvingSymmetricIndefiniteSystem,”IFAC-LargeScaleSystems:TheoryandApplications,LSS-95,ConferenceProceedings,pp.427-432,inLondon,U.K.,July11-13,1995。 10、HuaWEI(韦化),H.SasakiandJ.Kubokawa,“InteriorPointMethodforHydro-ThermalOptimalPowerFlow,”IEEEEnergyManagementandPowerDeliveryConference,EMPD-95,ConferenceProceedings,vol.2,pp.607-612,inSingapore,November2l-23,1995。 11、HuaWEI(韦化),H.SasakiandR.Yokoyama,“AnApplicationofInteriorPointQuadraticProgrammingAlgorithmtoPowerSystemOptimizationProblems,”IEEEPowerIndustryComputerApplicationsConference,PICA-95,ConferenceProceedings,pp.98-104,inSaltLakeCity,Utah,U.S.A.,May7-12,1995。 12、HuaWEI(韦化),H.Sasaki,J.KubokawaandF.Ishikawa,“AComparisonResearchonInteriorPointMethodsforOptimalPowerFlowProblems,”IASTE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HighTechnologyinthePowerIndustry,PTEK-96,ConferenceProceedings,vol.1,pp.41-45,inBanffCanada,June6-8,1996。 13、HuaWEI(韦化),H.SasakiandJ.Kubokawa,“AResearchonIll-ConditionedProblemArisingbyInteriorPointMethodonPowerSystemOptimizationProcess,”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icalEngineeringICEE-96,ConferenceProceedings,vol.1,pp.120-125,inBeijing,China,August12-15,1996。 14、HuaWEI(韦化),H.SasakiandJ.Kubokawa,“AnInteriorPointNonlinearProgrammingforOptimalPowerF1owProblemswithANovelDateStructure,”IEEEPowerIndustryComputerApplicationsConference,PICA-97,ConferenceProceedings,pp.134-141,May11-16,1997。 15、HuaWEI(韦化),H.Sasaki,J.KubokawaandR.Yokoyama,“ADecoupledSolutionofHydrothermalOptimalPowerFlowProblembyMeansofInteriorPointMethodandNetworkProgramming,”IEEE/PES-SummerMeeting,pp.1-8,PE-342-PWRS-0-07-1997。 16、HuaWEI(韦化)H.Sasaki,J.KubokawaandR.Yokoyama“AnInteriorPointMethodforPowerSystemWeightedNonlinearL1NormStaticStateEstimation,”IEEE/PES–WinterMeeting,pp.1-7,PE-166-PWRS-1-07-1997。 17、韦化,丁晓莺,“基于现代内点理论的电压稳定临界点算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3,22(3):27-31,EI:EIP00085294568。 18、韦化,李滨,杭乃善,刘东平,文杰,佐佐木博司,“大规模水火电力系统最优潮流的现代内点理论分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4,23(4):5-8,EI:EIP03347606187。 19、韦化,李滨,杭乃善,刘东平,文杰,佐佐木博司,“大规模水火电力系统最优潮流的现代内点算法实现”,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6,23(6):13-18,EI:EIP03397651776。 20、覃丙川,韦化,李世作,“110kV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专家系统”,广西电力技术,2002年第2期。 21、李尹,韦化,“基于Matlab符号计算工具箱的内点法最优潮流研究”,电力自动化设备,2003.7,23(7):34-38。 22、陈碧云,韦化,钟志东,“基于遗传算法的配网故障定位系统”,广西电力,2002.4,25(4):1-5。 23、田力,韦化,梁庆龙,“开发经济实用型地县级供电局停电申请票MIS系统--UML系统分析篇”,广西电力2003年,第1期。 24、田力,韦化梁庆龙,“开发经济实用型地县级供电局停电申请票MIS系统--VisualBasic实现篇”,广西电力,2003年,第2期。 25、陈碧云,韦化,钟志东,“基于遗传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全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02年10月。 26、李尹,韦化,“基于Matlab符号计算工具箱的路径跟踪法最优潮流”,全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年10月。 27、范宏,韦化,“基于原对偶内点算法和分支定界法的最优潮流研究”,全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年10月,PP:10-15。 28、阳育德,韦化,“满足多个预想故障下暂态稳定的最优潮流计算”,全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年10月,PP:424-429。 29、黄海伦,韦化,阳育德,“电压稳定约束的最优潮流研究”,全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年10月,PP:274-278。 30、李凌,韦化,“基于现代内点理论的加权非线性L1范数电力系统状态及参数估计”,全国高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术年会,2002年10月。 31、覃丙川,韦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专家系统中不确定参数的处理”,全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02年10月。 32、范宏,韦化,“基于扰动KKT条件的原始-对偶内点算法和分支定界法的最优潮流研究”,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5,24(5):5-10。 33、陈碧云,韦化,“基于扰动KKT条件的原始-对偶内点算法在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应用”,全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10,pp:474-478。 34、韦化,刘东平,李啸骢,“一种新的直角坐标P-Q解耦潮流算法”,广西大学学报,1999.3,24(1):27-31。 35、韦化,王佩璋,“保留节点注入无功的P-Q法潮流”,广西电力技术,1991,(3):17-19。 36、韦化,王佩璋,“纯火电系统有功最优分配的投影拉格朗日法”,广西大学学报,1988,(3):72-77。 37、韦化,“水、火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网流法研究”,广西大学学报,1987,(3):142-147。 38、韦化,王佩璋,“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电力高等教育,1991,(1):69-72。 39、韦化,杭乃善,佐佐木博司,横山隆一,“一种基于内点非线性规划的电力系统最优潮流”,全国高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7.11,(1):347-353。 40、李啸骢,程时杰,韦化,王少荣,“具有多性能指标的汽轮发电机非线性综合控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4,23(4):96-101,EI收录。 41、赖业宁,韦化,文杰,刘东平,孟菊芳,尹志民,“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专家系统”,继电器,2001.3,29(3):31-34。 42、赖业宁,李世作,韦化,“基于初等灾变理论的电力系统在线稳定新方法”,广西大学学报,1999.9,24(3):174-177。 43、李啸骢,程时杰,韦化,薛利民,“中间再热式汽轮发电机组的非线性综合控制的研究”,电网技术,2004,28(7):96-101。 44、苏亮,韦化,“基于Web的电力系统建模软件的实现”,广西电力,2004.4,27(2):1-4。 45、谭建成,王佩璋,韦化,钟兆仙,曾志坤,覃树发,卓伟光,“一个用专家系统实现的发电厂电气运行人员培训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1995年08期。 46、廖小平,韦元养,钟志华,韦化,梁望霖,黄庆卫,徐荣华,王佩璋,陈景逸,“用户自主制式的通用开票可视化设计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12期。 47、祝云,,周小平,王丽,梁志坚,韦化,龙军,"“线下生”与“线上生”学业状况的比较分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2期。 48、丁晓莺,韦化,“现代内点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中的应用”,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25(1):78-82。 49、李啸骢,颜卓胜,韦化,王辑祥,“U型非线性抗扰励磁控制律设计”,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9.9,19(9):71-75。 50、李啸骢,程时杰,韦化,王少荣,“非线性励磁控制中输出函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3,27(5):6-10。 51、李啸骢,程时杰,韦化,王少荣,“一种高性能的非线性励磁控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3(12),2003。 52、范宏,韦化,“改进遗传算法及其在机组优化组合中的应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4.4,16(4):46-50。 53、刘辉,李啸骢,韦化,“一种基于MAC的非线性预测励磁控制器的设计”,继电器,2005.4,33(8):1-5,EI收录。 54、李啸骢,程时杰,韦化,“输出函数在单入单出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10,24(10):50-57,EI收录。 55、韦化,阳育德,李啸骢“多预想故障暂态稳定约束最优潮流”,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10,24(10):91-97,EI收录。 56、李啸骢,程时杰,韦化,“TCSC与水轮发电机励磁和水门的多指标非线性协调控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11,24(11):21-27,EI收录。 57、韦化,“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育,2005.7,(179):36-39。 58臧雪飞,韦化,“基于最优潮流的无功定价方法探讨”,继电器,2005.15,33(201):53-57,EI收录。 59、蔡广林,韦化“基于非线性互补方法的内点最优潮流算法”,电网技术,2005,29(21):21-27,EI收录。 60、张丽华,韦化,“内点-分支定界法在最优机组投入中的应用”,继电器,2006.9,36(18):18-22。 61、汪旎,韦化,“考虑暂态稳定约束的可用传输能力计算”,电力科学与工程,2005.1:1-4,EI收录。 62、范宏,韦化,“改进遗传算法在无功优化中的应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5,17(21):6-9,EI收录。 63、张节潭,黄志诚,韦化,“基于B/S模式的电力系统分析软件”,继电器,2005.17(33):35-39,EI收录。 64、陈吉,韦化,“改进的信赖域内点算法及其在OPF中的应用”,现代电力,2005.22(6):13-18。 65、高新强,韦化,“MATLAB在电力系统优化计算中的应用”,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4):5-9。 66、黄志诚,韦化,“基于B/S模式的电力系统绘图控件开发”,广西电力,2006.02:54-57。 67、蔡广林,韦化“网格计算及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初探”,继电器,2005,19(33):70-74,EI收录。 68、黄志诚,韦化,“基于B/S模式的电力系统绘图控件开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11:1765-1768。 69、黎瀚,韦化,“Matlab分布计算环境在电力系统计算中的应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11:1797-1800。 70、车诒颖,韦化,“基于潮流计算原理和Matlab仿真的SVC特性的分析”,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11:851-854。 71、阳育德,韦化,,“基于规划模型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预防性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11:1327-1331。 72、陈吉,韦化,“改进的信赖域内点算法及其在OPF中的应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11:526-529。 73、刘悦,韦化,“基于最优潮流的电力系统无功定价研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11:102-105。 74、张丽华,韦化,“基于内点—分支定界法的最优机组投入研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11:1432-1435。 75、WEIHua,BaiXiaoqing,YangYude,“AGrid-basedSolutiontoTSCOPFProblem”,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icalEngineering2005,2005,7,YunnanKunming,CA1-01。 76、WEIHua,YangYude,“Pre-controllingofTransientStabilityofPowerSystemBasedonProgrammingModel”,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icalEngineering2005,2005,7,YunnanKunming,CA1-01。 77、HuiLiu,Xiao-congLi,HuaWEI,NiWang,“NonlinearpredictiveintegratedcontrolforturbinegeneratorunitbasedonTSE”,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icalEngineering2005,2005,7,YunnanKunming,CA1-01。 78、刘辉,李啸骢,韦化,汪旎,“基于TSE的发电机非线性预测励磁控制设计”,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7):27-31,EI收录。 79、张丽华,韦化,“基于内点—分支定界法的最优机组投入研究”,继电器,2006.9,36(18):18-22。 80、阳育德,韦化,“基于内点非线性规划的故障切除时间计算”,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15):1-6,EI收录。 81、刘辉,李啸骢,韦化,汪旎,“发电机非线性预测综合控制设计”,电工技术学报,2006.21(2):97-103,EI收录。 82、YangYude,WEIHua,“ANovelNonlinearProgrammingModelforContingencyClearingTimeCalculation”,2006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owerSystemTechnology,2006,10,Chongqin,EI收录。 83、YangYude,WEIHua,“ContingencyClearTimeCalculationBasedonNolinearProgrammingModelAndModernInteriorPointMethod”,APSCOM2006,Nov.,2006,HongKong。 84、HuiLiu,Xiao-congLi,HuaWEI,“NonlinearIntegratedControlwithObjectiveHolographicFeedbacksfortheGeneratorSet”,APSCOM2006,Nov.,2006,HongKong。 85、QinZhijun,HuaWEI,“DevelopmentofEMSDistributedSupportPlatformBasedonACE/TAO”,APSCOM2006,Nov.,2006,HongKong。 86、黎静华,韦化,“基于内点法的机组组合模型”,电网技术,2007.12,31(24):28-43。 87、韦化,李勉媛,秦钢年,廖庆敏,“地方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之思考”,黑龙江教育,2008.4,(764):68-70。 88、韦化,曾冬梅,秦钢年,“实验教学与科研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5,25(5):31-35。 89、XiaoqingBAI,HuaWEI,KatsukiFUJSAWA,YongWANG,“SemidefiniteProgrammingforOptimalPowerFlowProblems”,InternationalJournalofElectricalPowerandEnergySystems,30(2008):383–392。 90、黄海伦,韦化,阳育德,“电压稳定约束的最优潮流研究”,电力自动化设备,27(3),2007.03,EI收录。 91、姜爱华,韦化,等,“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工学一体化改革探索与实践”,广西大学学报,32,2007.9。 92、黎静华,韦化,“ApplicationofDDAGSVMinFaultDiagnosisforElectricTransformer”,Proceedingsof2007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echatronicsandAutomation(ICMA2007),2007.08,EI收录。 93、李啸骢,郭栋,韦化,程时杰,“超导磁储能与发电机励磁的多指标非线性协调控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7(28),2007.10,EI收录。 94、刘辉,李啸骢,韦化,“基于目标全息反馈的发电机非线性综合控制设计”,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7(4),2007.2,EI收录。 95、刘辉,李啸骢,韦化,“基于目标全息反馈法的发电机非线性励磁控制设计”,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7(1),2007.1,EI收录。 96、石韦,韦化,白晓清,“含离散变量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电力自动化设备,27(3),2007.3,EI收录。 97、阳育德,韦化,“PowerFlowCalculationBasedonNon-linearProgrammingModelandVectorizationMode”,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echatronicsandAutomation,2007.8,EI收录。 98、白晓晴,韦化,KatsukiFUJISAWA,“求解最优潮流问题的内点半定规划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7,28(19):56-64,EI收录。 99、韦化,吴阿琴,白晓清“一种求解机组组合问题的内点半定规划方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1,28(1):35-40,EI收录。 100、李滨,韦化,农卫涛,李林峰,吴阿琴,阳育德,“基于现代内点理论的互联电网控制性能评价标准下的AGC控制策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9,28(25):56-62,EI收录。 101、黎静华,韦化,“基于邻域搜索的机组组合问题”,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5,28(13):33-40,EI收录阅览/下载。 102、黄景文,韦化,“基于Web的选课支持系统”,通信学报,2006,27(11):277-279。 103、韦化,阳育德,“微分-代数方程约束的电力系统最优化问题——模型与现代内点算法”,中国运筹学会数学规划分会代表会议暨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年,中国,杭州。 104、刘辉,李啸骢,韦化,“基于目标全息反馈法的单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极点配置”,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2,28(4):59-65,EI收录。 105、刘辉,李啸骢,韦化,“多输入控制系统中目标全息反馈法的极点配置原理”,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3,28(7):58-64,,EI收录。 106、吴阿琴,韦化,白晓清,“基于半定规划的{0,1}-经济调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2),2008.4。 107、刘悦,韦化,“基于OPF的实时无功电价及其分析”继电器,2006,34(19):55-60。 108、赵远强,韦化,“混合型电力专家系统的快速开发方法”,继电器,2007,35(7):11-14。 109、卢毅,韦化,石韦,“基于内点半定规划的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现代电力,2009.1,26(98):1-6。 110、李滨,韦化,农蔚涛,李林峰,吴阿琴,阳育德,“满足互联电网CPS标准的AGC最小调节容量研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5,29(13):59-64,EI收录。 111、薛斌,祝云,韦化,“基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无功优化实用研究”,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7(6):40-43,EI收录。 112、李滨,李佩杰,韦化,阳育德,“基于现代内点算法的电力系统最优潮流在线应用软件的开发”,现代电力,2009.6,26(3):1-6。 113、黎静华,韦化,“基于模式搜索算法的电力系统机组组合问题”,电工技术学报,2009.6,24(6):121-129,EI收录。 114、韦化,林小峰,潘柳燕,“创新管理体制整体推进专业与课程建设与改革”,广西大学学报,31(1):147-152,2009.2。 115、韦化,梁振成,阳育德,陈桂远,朱桂兰,龚德军,“节能调度中的水火电力最优协调问题”,电力自动化设备,30(4):1-4,2010.4,EI收录。 116、陈桂远,梁振成,巩德军,覃海志,韦化,“基于内点理论的广西电网水火电最优节能调度系统研究”,广西电力,33(2):1-4,2010.2。 117、XiaoqingBAI,HuaWEI,“ASDP-BasedMethodforSecurity-ConstrainedUnitCommitmentwithOperationalandOptimalPowerFlowConstraints,”IETGeneration,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2009,3(2):182-197,(SCI,EI收录)。 119、李滨,韦化,阳育德,,李佩杰“大规模超高压交直流系统最优潮流的研究”,现代电力,2010.8,27(4):1-6。 120、黎静华,韦化,“节能发电调度计划多Agent制定系统”,电网技术,2011.5,35(5):90-96,EI收录。 121、XiaoqingBAI,HuaWEI,“ASemidefiniteProgrammingMethodwithGraphPartitioningTechniqueforOptimalPowerFlowProblems”,InternationalJournalofElectricalPowerandEnergySystems,33(7):1309-1314,2011,已录取,(SCI,EI收录)。 122、韦化,莫庭金,“定步长P—Q法及其在地区电网规划中的应用”,广西水利水电,1991.03:39-44。 123、XiaocongLi,ShijieCheng,HuaWei,JiaMa,“Multi-objectivenonlinearintegratedcontrolforturbinegeneratorunit”,in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ConferenceandExposition,2003IEEEPES.2003。 124、祝云,梁弘毅,韦化,李如琦,张驰,“建设创作实验室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实践与思考”,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S1:192-194。 125、梁志坚,韦化,“DTS在电力专业教学的应用探讨”,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S1:1-4。 126、韦化,吴杰康,“网络信息环境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国电力教育,2008.01:86-87。 127、韦化,唐纪良,“以科研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国大学教学,2008.03:81-83。 128、韦化,贾历程,林小峰,苏一丹,潘柳燕,“地方高校责任教授制整体推进专业和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9:10-12。 129、潘柳燕,韦化,林小峰,赵铁,苏一丹,韦红桦,贾历程,“专业责任教授制反思——广西大学本科专业责任教授制透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4:126-130。 130、韦化,贾历程,林小峰,苏一丹,“地方高校实施责任教授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高教论坛,2008.04:4-6。 131、韦化,秦钢年,黄大明,李勉媛,廖庆敏,“地方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67-70。 132、张锦雄,韦化,“基于OpenMP的对称矩阵LDL~T分解并行算法实现”,广西科学院学报,2008.24(3):248-250。 133、袁彦,白晓清,韦化,“求解变压器新模型OPF的半定规划法”,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08年10月。 134、田君杨,祝云,李滨,李佩杰,韦化,“CDT规约在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与实践”,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08年10月。 135、游桂杨,韦化,阳育德,“基于Taylor级数法的暂态稳定约束最优潮流计算”,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2008年10月。 136、张弛,祝云,田君杨,李滨,韦化,“ADSL技术在县级调度自动化通信中的应用”,中国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2008年10月。 137、HuiLiu,NiWang,HuaWei,XiaocongLi,“Nonlinearexcitationcontrolwithobjectiveholographicfeedbacks”,inPowerandEnergySocietyGeneralMeeting-ConversionandDeliveryofElectricalEnergyinthe21stCentury,2008IEEE.2008.Pittsburgh,PA。 138、李滨,韦化,祝云,白晓清,阳育德,“教学与工业实践紧密结合,为电力工业服务——‘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4):4-6。 139、LiXiaocong,ChengShijie,WeiHua,“Multi-indexNonlinearcoordinatedcontrolforTCSCandhydro-turbinegeneratorexcitationandgovernor”,IEEE-Power-Engineering-SocietyGeneralMeeting,2007.06。 140、刘辉,韦化,李啸骢,“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目标全息反馈非线性综合控制设计”,电工技术学报,2008.23(4):25-31,EI收录。 141、刘林飞,韦化,“广西500kV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广西电力,2007.06:12-15. 142、韦化,阳育德,“一种基于L1范数模型和内点理论的潮流算法”,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7.22(1):31-36。 143、阳育德,韦化,“基于L1范数和现代内点理论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S1:22-26。 144、薛禹胜,任先成,韦化,“关于低频低压切负荷决策优化协调的评述”,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9):100-107,EI收录。 145、任先成,薛禹胜,韦化,“低频低压切负荷布点及轮次的优化与协调”,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1):1-7,EI收录。 146、李保卫,韦化,李滨,李佩杰,“潮流PV-PQ转换的混合互补方法”,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4):37-40,EI收录。 147、李保卫,李佩杰,韦化,“用于改进潮流计算中PV-PQ节点类型转换逻辑的非线性规划模型”,电网技术,2009.33(3):29-3243,EI收录。 148、李滨,韦化,农蔚涛,崔长江,阳育德,“互联电网CPS下AGC控制参数的优化”,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8):37-41,EI收录。 149、刘辉,汪旎,韦化,李啸骢,“发电机组目标全息反馈大范围稳定控制设计”,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29(31):21-26,EI收录。 150、梁志坚,韦化,张伯明,“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教学实用化的探索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2):84-861996。 151、陈桂远,梁振成,朱桂兰,巩德军,张宇平,覃海志,阳育德,韦化,“基于现代内点理论的广西电网水火电最优节能调度系统”,南方十三省(区、市)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联络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6。 152、李滨,韦化,李佩杰,“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内点非线性互补约束算法”,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30(2):53-58,EI收录。 153、韦化,秦钢年,曾冬梅,廖庆敏,“加强实验室建设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262-264。 154、Jun-YangTian,YunZhu,Zhen-ChengLiang,HuaWei,“AmethodforonlinecalculationoflinelossindistributionnetworksbasedonCIM”,inElectricityDistribution(CICED),2010China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2010.Nanjing。 155、JinghuaLi,HuaWei,XiaoqinXia,“Themulti-agentmodelandmethodforEnergy-SavingGenerationDispatchingsystem”,inPowerSystemTechnology(POWERCON),2010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2010.Hangzhou。 156、BinLi,XiaoqingBai,HuaWei,“AnInteriorPointMethodBasedonNonlinearComplementarityModelforOPFProblemswithLoadTapChangingTransformers”,inPowerandEnergyEngineeringConference(APPEEC),2010Asia-Pacific.2010.Chengdu。 157、黎静华,韦化,“适合于机组组合问题的贪婪随机自适应搜索模型”,电网技术,2010.34(4):119-123,EI收录。 158、黎静华,韦化,夏小琴,“智能电网下节能发电调度多Agent系统的研究”,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21):96-103108,EI收录。 159、全然,韦化,简金宝,“求解大规模机组组合问题的二阶锥规划方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25:101-107,EI收录。 160、赵晓慧,阳育德,李佩杰,韦化,“基于ODE泛化模型的病态潮流求解算法”,现代电力,2011.28(2):23-27,核心期刊。 161、黎静华,韦化,“基于诱导有序加权平均算子的最优组合短期负荷预测”,电网技术,2011.35(10):177-182,EI收录。 162、全然,简金宝,韦化,杨林峰,“基于特殊有效不等式求解机组组合问题的内点割平面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19):51-59,EI收录。 163、黎静华,韦化,夏小琴,“求解机组组合问题的改进模式搜索算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28):33-41,EI收录。 164、白晓清,韦化,“内点半定规划法求解含机组组合动态最优潮流”,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1.23(6):67-75,EI收录 165、韦化,“构建多元化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四种能力’”,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5):1-312。 166、韦化,“构建多元化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四种能力’(续)”,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1-3。 167、YudeYang,HuaWei,XiaohuiZhao,QiangZhang,“DirectCriticalClearingTimeCalculationBasedonInteriorPointNonlinearProgramming”,inPowerandEnergyEngineeringConference(APPEEC),2012Asia-Pacific.2012.Shanghai。 168、XiaohuiZhao,YudeYang,HuaWei,“AninteriorpointmethodbasedoncontinuousNewton'smethodforoptimalpowerflow”,inInnovativeSmartGridTechnologies-Asia(ISGTAsia),2012IEEE.2012.Tianjin。 169、XiaXiaoqin,WeiHua,TransientStabilityConstrainedOptimalPowerFlowBasedonSecond-OrderDifferentialEquations,InternationalWorkshoponInformationandElectronicsEngineering(IWI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ComputingandTelecommunications(ICICT),2012.03。 170、MingChen,XiaoqingBai,YunZhu,HuaWei,“Researchonpowerdispatchingautomationsystembasedoncloudcomputing”,IEEEInnovativeSmartGridTechnologies-Asia(ISGTAsia),2012,1-6。 171、YanZhang,YunZhu,XiaoqingBai,HuaWei,“CIM-basedData-sharingSchemeforOnlineCalculationofTheoreticalLineLoss”,EnergyProcedia,2012,16:1619-1626。 172、夏小琴,韦化,“极坐标形式的暂态稳定约束最优潮流的简约空间内点法”,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40(4):14-1925,EI收录。 173、鲍海波,韦化,“考虑风电的电压稳定概率评估的随机响应面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32(13):77-85194,EI收录。 174、黎静华,韦化,莫东,“含风电场最优潮流的Wait-and-See模型与最优渐近场景分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32(22):15-24,EI收录。 175、夏小琴,韦化,“基于三步隐式Adams法的暂态稳定约束最优潮流模型”,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1):55-61,EI收录。 176、鲍海波,韦化,“考虑发电机运行极限的电压稳定临界点互补模型与算法”,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22):12-18,EI收录。 177、李佩杰,韦化,李滨,阳育德,“最优潮流中有向无环图的并行数值分解算法”,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9):66-72,EI收录。 178、夏小琴,韦化,阳育德,“暂态稳定约束最优潮流的改进降阶内点算法”,电工技术学报,2012.27(9):87-92100,EI收录。 179、韦园清,李滨,韦化,“基于Sigmoid函数连续化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算法”,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40(18):52-57,EI收录。 180、白晓清,韦化,陈英杰,黄锋,“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双向互动的动态经济调度”,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年9月。 181、韦化,苏一丹,贾历程,“构建‘3-4-5’新模式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以广西大学为例”,中国大学教学,2012.07:28-2948。 182、韦化,苏一丹,贾历程,“我国大学课程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发展趋势”,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2:2224。 183、贾历程,韦化,苏一丹,“地方高校全面推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教育与职业,2012.35:129-131。 184、PeijieLi,HuaWei,BinLi,YudeYang,“Eigenvalue-optimisation-basedoptimalpowerflowwithsmall-signalstabilityconstraints”,IETGeneration,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2013,7(5):440-450。 185、BinGu,JianchengTan,HuaWei,“Highspeeddirectionalrelayingalgorithmbasedonthefundamentalfrequencypositivesequencesuperimposedcomponents”,IETGeneration,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2013,pp:1-10。 186、赵晓慧,阳育德,韦化,“求解大规模AC/DC最优潮流的连续递推内点算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4):171-17823,EI收录。 187、李佩杰,韦化,白晓清,“小干扰稳定约束最优潮流的非线性半定规划方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7):69-7617,EI收录。 188、黎静华,文劲宇,程时杰,韦化,“基于p-有效点理论的含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最小储能功率配置方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13):45-52,EI收录。 189、黎静华,文劲宇,程时杰,韦化,“考虑多风电场出力Copula相关关系的场景生成方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16):30-3621,EI收录。 190、韦园清,李滨,韦化,“基于凝聚函数的电力系统无功互补优化模型与算法”,电网技术,2013.37(1):156-161,EI收录。 191、龙丹丽,黎静华,韦化,“粗糙集法解多环境因素影响的母线负荷预测问题”,电网技术,2013.37(5):1335-1340,EI收录。 192、张超,谭建成,韦化,“基于IEC61850的简易母线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22):79-83124,EI收录。 193、姜爱华,韦化,“短路电流N-k快速计算的低阶更新法”,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41(22):7-12,EI收录。 194、李滨,杜培,韦化,“含同步风电机组的电力系统动态最优潮流”,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41(23):8-15,EI收录。 195、ShaonanChen,BiyunChen,ShuGong,LeiYe,WanxiaBi,HuaWei,Multi-scenetechnologyappliedindistributionnetworkreliabilityassessment,PowerandEnergyEngineeringConference(APPEEC),2014IEEEPESAsia-Pacific,2014.1-5。 196、JunDeng,HuaWei,“AnMILPFormulationfortheThermalUnitCommitmentProblemConsideringStart-UpandShut-DownPowerTrajectories”,20142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RenewableEnergyandEnvironmentalTechnology(REET2014,ICREET2014),Dalian,China。 197、韦化,龙丹丽,黎静华,“求解大规模机组组合问题的策略迭代近似动态规划”,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25):4420-4429,EI收录。 198、古斌,谭建成,韦化,张超,“滤除高频暂态量的突变量高速方向保护”,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28):4932-4940,EI收录。 199、田君杨,韦化,白晓清,“半定规划优潮流的并行计算方法”,电网技术,2014.38(1):175-180,EI收录。 200、鲍海波,韦化,“基于无迹变换的含大规模风电场电力系统概率最优潮流计算”,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12):46-53,EI收录。 201、李滨,杜孟远,韦维,韦化,“基于准实时数据的智能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34(11):122-128148,EI收录。 202、全然,简金宝,韦化,“基于零空间的现代内点最优潮流新算法”,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4.26(5):12-1732。 203、田君杨,韦化.Globaloptimizationforpowerdispatchproblemsbasedontheoryofmoments.InternationalJournalofElectricalPower&EnergySystems,2015,7:184–194. 204、JunyangTian,韦化,“GlobaloptimizationfortheOPFproblemviatwo-degreeSDPmethod”,IEEJTransactionsonElectricalandElectronicEngineering,2015.10(1):109-111。 205、JinghuaLi,Fei.Lan,韦化,“AScenarioOptimalReductionMethodforWindPowerTimeSeries”,inPowerSystems,IEEETransactionson.2015。 206、BaiXiaoqing,QiaoWei,WeiHua,“Bidirectionalcoordinatingdispatchoflarge-scaleV2Ginafuturesmartgridusingcomplementarityoptimization”,INTERNATIONALJOURNALOFELECTRICALPOWER,2015,269-277。 207、阳育德,韦化,李滨,“求解暂态稳定约束最优潮流模型的递推降阶解耦算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2):335-343,EI收录。 208、陈绍南,陈碧云,韦化,任龙,韦杏秋,“不规则风速概率分布的混合半云建模方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6):1314-1321,EI收录。 209、李滨,祝靖,李佩杰,韦化,“含非可靠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孤岛划分”,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8):59-65,EI收录。 210、傅志生,白晓清,李佩杰,韦化,“一种快速求解大规模安全约束最优潮流的多核并行方法”,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3):29-37,EI收录。 211、刘鹏飞,韦化,李滨,阳育德,“基于哈密尔顿系统与辛算法的暂态稳定约束最优潮流”,电网技术,2015.39(5):1329-1336,EI收录。 212、李佩杰,林颂晨,白晓清,罗翠云,韦化,“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动态经济调度分散式优化”,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10):2428-2435。 213、邓俊,韦化,黎静华,白晓清,一种含四类0-1变量的机组组合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9):2120-2127。 214、覃华,韦化,大规模机组组合的量子近似动态规划”,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19):4918-4929。 215、鲍海波,韦化,郭小璇,“考虑新能源的交直流系统区间最优潮流”,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16):4006-4014。 216、阳育德,韦化,李滨,“求解暂态稳定约束最优潮流模型的递推降阶解耦算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2):335-343。 217、李滨,陈姝,韦化,“风电场储能容量优化的频谱分析方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9):2028-2134。 218、邓俊,韦化,黎静华,“考虑电量可实现性和启停功率轨迹的火电机组机组MILP模型”,电网技术,2015,39(10):2882-2888。 219、阳育德,龚利武,韦化,“大规模电网分层分区无功优化”,电网技术,2015,39(6):1617-1622。 220、汪超群,韦化,鲍海波,“基于区间不确定性的约束潮流”,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20):72-77。 221、傅志生,白晓清,李佩杰,韦化,“一种快速求解大规模安全约束最优潮流的多核并行方法”,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03):29-37。 222、BinLI,ShuC,HuaW.OptimizationofEnergyStorageCapacityBasedonSpectralAnalysisforWindFarm[J].ProceedingsoftheCsee,2015. 223、阳育德,冯彦维,韦化.基于补偿法的预防性静态安全控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12):47-54. 224、周斌,宋艳,李金茗,余涛,韦化.基于多群组均衡协同搜索的多目标优化发电调度[J].电工技术学报,2015,(22):181-189. 225、汪超群,韦化,鲍海波,吴思缘.基于区间不确定性的约束潮流[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20):72-77. 226、梁振成,韦化,李凌,田君杨.中长期发电计划的值函数近似动态规划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20):5199-5209. 227、覃华,韦化.大规模机组组合问题的量子近似动态规划[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19):4918-4929. 228、邓俊,韦化,黎静华.考虑电量可实现性和启停功率轨迹的火电机组组合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J].电网技术,2015,(10):2882-2888. 229、鲍海波,韦化,郭小璇.考虑新能源的交直流系统区间最优潮流[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16):4006-4014. 230、邓俊,韦化,黎静华,白晓清.一种含四类0-1变量的机组组合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11):2770-2778. 231、阳育德,龚利武,韦化.大规模电网分层分区无功优化[J].电网技术,2015,(06):1617-1622. 232、杨秀菊,白晓清,李佩杰,韦化.电动汽车规模化接入配电网的充电优化[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06):31-36. 233、李佩杰,陆镛,白晓清,韦化.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动态经济调度分散式优化[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10):2428-2435. 234、李滨,陈姝,韦化.风电场储能容量优化的频谱分析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09):2128-2134. 235、LiangZ,WeiH,LiL,etal.Amethodofvaluefunctionapproximatedynamicprogrammingformedium/longtermgenerationscheduling[J].2015. 236、ChenS,ChenB,HuaW,etal.MixedHalf-cloudModelingMethodforIrregularProbabilityDistributionofWindSpeed[J].ProceedingsoftheCSEE,2015,35(6):1314-1320. 237、PeijieLI,LinS,BaiX,HWei.Receding-horizon-control-basedChargingMethodofElectricVehicleConsideringThree-phaseModelofDistributionNetwork[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36(17). 237、YangY,WuZ,ZhangY,HWei.Large-scaleOPFbasedonvoltagegradingandnetworkpartition[J].CseeJournalofPower&EnergySystems,2016,2(2):56-61. 238、BaoH,WeiH,GuoX.Solutionstoprobabilisticanalysisofvoltagestabilityinpowersystemswithwindfarmsusingadvancedunscentedtransformation[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robabilisticMethodsAppliedToPowerSystems.IEEE,2016. 239、LiP,QiJ,WangJ,HWei,etal.AnSQPMethodCombinedwithGradientSamplingforSmall-SignalStabilityConstrainedOPF[J].IEEETransactionsonPowerSystems,2016,PP(99):1-1. 240、Liu,H.,Yang,Y.,Qi,J.,Li,J.,Wei,H.,&Li,P.Frequencydroopcontrolwithscheduledchargingofelectricvehicles[J].IetGenerationTransmission&Distribution,2017,11(3):649-656. 241、鲍海波,韦化,郭小璇.考虑双馈异步风电机组无功极限的静态电压稳定概率评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11):87-93. 242、李佩杰,林颂晨,白晓清,罗翠云,韦化.计及配电网三相模型的电动汽车充电滚动时域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17):4533-4543. 243、鲍海波,韦化,郭小璇.考虑风速相关性和可调度负荷不确定性的区间最优潮流[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10):2628-2637. 244、赵万宗,李滨,韦化,韦昌福,邓俊.互联电网CPS标准下计及一次调频的最优AGC控制模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10):2656-2664. 245、姜爱华,韦化.信息物理融合的智能空调响应不确定性尖峰折扣电价的动态优化模型及在线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06):1536-1543. 246、汪超群,韦化,吴思缘,杨健.七种最优潮流分解协调算法的性能比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06):49-57. 247、代景龙,韦化,鲍海波,白晓清.基于无迹变换含分布式电源系统的随机潮流[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03):86-93. 248、李佩杰,罗翠云,白晓清,林颂晨,韦化.一种求解多相混合配电网潮流的扩展序分量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03):15-23. 249、李滨,杜孟远,祝云,韦化.基于准实时数据的智能配电网状态估计[J].电工技术学报,2016,(01):34-44. 250、汪超群,韦化,吴思缘.计及风电不确定性的随机安全约束机组组合[J].电网技术,2017,(05):1419-1427. 251、汪超群,韦化,吴思缘.基于风险控制的PSCOPF改进模型及交替迭代算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04):. 252、陈绍南,陈碧云,韦化,叶蕾.改进混合半云模型在不规则风速概率分布拟合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04):. 253、杨健,韦化,覃秀君.基于二阶正交配置法的暂态稳定约束最优潮流[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01):64-73.

学术兼职

1、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2、日本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员 3、学术期刊《电力系统自动化》,编委 4、学术期刊《电网技术》,编委 5、学术期刊《电力自动化设备》,编委 6、学术期刊《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编委 7、学术期刊《现代电力》,编委 8、学术期刊《广西电力》,编委 9、学术期刊《中国电力教育》,编委 10、学术期刊《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编委 11、学术期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编委 12、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13、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原委员 14、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分会,副主任 1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广西分会,副理事长 16、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委员会,理事 17、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委员会,理事长 18、中国欧美同学会,广西留日学生联合会,副理事长 19、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力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