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姬扬

个人简介

姬扬,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71年4月出生。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之后从事用于激光光束变换的二元光学系统的研究工作。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学习,利用电流隧穿谱和稳态光谱研究磁场下半导体量子阱中电子子带间弛豫过程,特别是有声学声子和光学声子参与的电子跃迁过程。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而后,在以色列魏兹曼研究所凝聚态物理系以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身份工作了四年,通过测量电子在极低温度下的输运性质来研究凝聚态物理中的一些基本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特别是固体中电子自旋对电子输运过程的影响以及电子的波动和粒子特性。利用电子双缝干涉仪来研究电子被复杂系统散射的量子过程,利用灵敏探针来测量微小体系中的电荷分布,还研制了一种可以工作在强磁场下的新型电子干涉仪,为进一步研究高磁场下固体中电子的波动性质打下了基础。此外,还利用散粒噪声的测量技术来研究凝聚态物理学中的一些奇异现象,比如说分数统计等。 2002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从事半导体低维结构中电子的自旋相干过程的研究。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入选“朱李月华优秀教师”。 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的实验研究工作,用光学方法和电学方法研究半导体中与自旋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实验条件先进,研究经验丰富。曾经在Nature、Science、PhyscialReviewLetters、AppliedPhysicsLetter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学术文章。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微纳结构中的量子调制方案和器件效应研究”(2009-2013) 2.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半导体中磁性离子量子态的探测与调控”(2010-2012) 3.中英纳米自旋电子学合作研究项目:“铁磁半导体自旋矩转移和纳米自旋电子学的混合器件”(2008-2012) 4.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利用自旋噪音谱来实验研究稀磁性半导体中的临界现象”(2007-2009) 5.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性项目课题:“自旋流的量子调控”(2005-2009) 6.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5-2008)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的实验研究工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Qian,X.,Gu,X.F.,Ji,Y.(2010)."Note:Atime-resolvedKerrrotationsystemwitharotatablein-planemagneticfield."ReviewofScientificInstruments81(10):106106.利用永磁“魔环”结构使得时间分辨克尔旋转谱测量系统带有一个可以在样品平面内任意旋转的磁场,从而便于研究半导体中自旋相干过程的各向异性。 2.迪阿科诺夫主编,姬扬译(2010).《半导体中的自旋物理学》,科学出版社.本书全面介绍了半导体中与自旋相关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 3.杨威,罗海辉,钱轩,姬扬(2010)."高迁移率GaAs/Al0.35Ga0.65As二维电子气的微波回旋共振研究."红外毫米波学报29(2):87. 4.Luo,H.,Qian,X.,Ruan,X.Z.,Ji,Y.,Umansky,V.(2009)."Spindynamicsofelectronsinthefirstexcitedsubbandofahigh-mobilitylow-densitytwo-dimensionalelectronsystem."PhysicalReviewB(CondensedMatterandMaterialsPhysics)80(19):193301.研究了高迁移率、低浓度二维电子气系统中第一激发态上的电子自旋动力学过程,发现激发态电子自旋寿命仍然很长。 5.Luo,H.,Qian,X.,Gu,X.F.,Ji,Y.,Umansky,V.(2009)."EffectofKa-bandmicrowaveonthespindynamicsofelectronsinaGaAs/AlGaAsheterostructure."AppliedPhysicsLetters94(19):192107.研究了微波辐照对GaAs/AlGaAs异质结中电子自旋相干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6.杨威,姬扬,罗海辉,阮学忠,王玮竹,赵建华(2009)."Curie温度附近稀磁半导体(Ga,Mn)As的电学噪声谱性质."物理学报58:8560. 7.Ruan,X.Z.,H.H.Luo,Ji,Y.,Xu,Z.Y.,Umansky,V.(2008)."Effectofelectron-electronscatteringonspindephasinginahigh-mobilitylow-densitytwo-dimensionalelectrongas."PhysicalReviewB77(19):193307.测量了高迁移率、低浓度二维电子气系统中自旋弛豫时间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证明了电子间散射过程可以影响到自旋退相干过程。 8.Ruan,X.Z.,B.Q.Sun,Ji,Y.,Yang,W.,Zhao,J.H.,Xu,Z.Y.(2008)."DirectobservationofcoherentspintransferprocessesinanInGaAs/GaAsquantumwellviatwo-colortime-resolvedKerrrotationmeasurements."SemiconductorScienceandTechnology23(7):075021.实现了“双色”时间分辨克尔旋转谱测量,在InGaAs/GaAs量子阱中观测到了自旋的相干传输过程。 9.YangJi,YunchulChung,D.Sprinzak,M.Heiblum,D.Mahalu,HadasShtrikman,"AnelectronicMach-Zehnderinterferometer",Nature,Vol.422,Issue6930,pp415-418(2003).利用处于量子霍耳效应区的边缘态来制成了一种新型的、可以工作在强磁场下的电子干涉仪,为研究强磁场下的电子的相干现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10.YangJi,M.Heiblum,HadasShtrikman,"TransmissionPhaseofaQuantumDotwithKondoCorrelationNeartheUnitaryLimit",PhysicalReviewLetters,Vol.88,Issue7,pp076601(2002).提高了实验技术,在更为极端的条件下研究了近藤关联对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 11.D.Sprinzak,YangJi,M.Heiblum,D.Mahalu,HadasShtrikman,"ChargeDistributioninaKondoCorrelatedQuantumDot",PhysicalReviewLetters,Vol.88,Issue17,pp176805(2002).利用量子点接触作为一个灵敏探针来测量微小的具有近藤关联的体系中的电荷分布,研究近藤关联对于体系中的电荷分布的影响。 12.YangJi,M.Heiblum,D.Sprinzak,D.Mahalu,HadasShtrikman,"PhaseEvolutionofaKondo-CorrelatedSystem",Science,Vol.290,Issue5492,pp.779-783(2000).利用电子双缝干涉仪来研究电子被复杂系统散射的量子过程。把一个具有近藤关联的量子点放在电子双缝干涉仪之中,研究了近藤关联对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 13.Ji,Y.,Chen,Y.Z.,Luo,K.J.,Zheng,H.Z.,Li,Y.X.,Li,C.F.,Cheng,W.C.,Yang,F.H.(1998)."Suppressionofsequentialtunnelingcurrentbyaperpendicularmagneticfieldinathree-barrier,two-wellheterostructure."AppliedPhysicsLetters72(25):3309.利用电流隧穿谱和稳态光谱研究磁场下半导体量子阱中电子子带间弛豫过程,特别是有声学声子和光学声子参与的电子跃迁过程。 14.姬扬,张静娟,姚德成,陈岩松(1996)."用于半导体激光器光束整形的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研究."物理学报45(12):2027. 15.张静娟,姬扬,姚德成,陈俊本(1996)."遗传算法在激光束整形中的应用."物理学报45(5):789.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