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任亚杰

个人简介

任亚杰(RenYajie),男,1964年生,汉族,中共党员,教授,1990年9月—1993年6月,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兰州物理研究所攻读“低温物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5月至2004年11月在日本九州大学先导物质研究所从事“纳米材料热物性”方面访问研究。2004年12月晋升教授。2008年评为陕西理工学院“教学名师”;2016年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合作出版教材8部,获得各类教学科研奖励15项。 主要研究方向:低温物理、凝聚态物理、非平衡统计。 主讲课程:“热学”、“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学”、“理论力学”、“物理学前沿”、“大学物理学”等。 主持及参与的教学、科研项目 1.宽禁带半导体中的激子与声子的相互作用,陕西省教育厅,主持人,2007.1—2009.12。 2.应用型本科院校理科(师范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FIB070335-A3-10)“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子课题”,国家教育部应用型本科“十一五”国家级课题,主要参与人,2008.1—2010.12。 3.半导体量子结构中的激子效应与光学特性的研究,陕西省科技厅,主持人,2009.9—2011.9。 4.人眼视觉特性的测量及其在图像压缩技术中的应用研究,陕西省教育厅,主要参与人,2010.6—2012.6。 5.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的论证与实践,汉中市科技局,主持人,2010.8—2011.4。 6.光声探测器的特性研究与功能成像,陕西省科技厅,主要参与人,2011.1—2012.12。 7.高导热石墨烯基热界面材料的设计及传热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参与人,2012.1—2014.12。 8.石墨烯基热界面材料热物性研究,陕西省教育厅,主持人,2012.6—2014.6。 9.GaN基纳米量子机构是掺杂与电声相互作用性质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参与人,2014.1—2016.12。 10.点缺陷对钛酸铋钠基无铅陶瓷结构及电学性能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参与人,2014.1—2017.12。 获奖情况 1.热力学系统的热性能研究(系列论文),陕西理工学院科研成果三等奖,独立,2003.5。 2.低维量子系统中的光子声子特性和热学特性的研究,获陕西理工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08.8。 3.半导体量子结构中的光学声子及电声子相互作用性质的研究,获教育厅科研成果三等奖,第二完成人,2009.5。 4.半导体量子结构中的电声子相互作用性质的研究,获陕西理工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09.5。 5.大学物理学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完成人,1999.12。 6.高师《原子物理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陕西理工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三完成人,2003.10。 7.高师《原子物理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完成人,2003.12。 8.量子体系非对易拓扑相位和非对易能级的研究,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第四完成人,2010.10。 9.《原子物理学》教材,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11.11。 10.非对易空间中相对论量子效应的研究,汉中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五完成人,2011.11。 11.人眼视觉特性的测量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第四完成人,2012.4。 12.人眼对比度敏感视觉特性的测量及其在图像技术中的应用研究,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第四完成人,2012.7。 13.GaN基量子结构中的光学声子与激子特性的研究,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13.4。 14.分布式无线架构在监测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三完成人,2016.7。

学术兼职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院长,陕西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汉中市物理学会理事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