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兴春

个人简介

简历: 张兴春,男,1964年2月24日出生,江苏江阴人。 1981.9-1985.7,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地球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5.9-1988.1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岩石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2.12-1998.1,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医学院皇家矿业学院地质系博士研究生,矿床地质专业,获博士学位; 1988.11-1992.10,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和助理研究员,从事中国东南沿海新生代玄武岩和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研究工作; 1997.2-1997.10,加拿大丹斯通国际矿业公司(DenstoneIntenationalCo.Ltd.),项目地质师,从事贵州贞丰县灰家堡背斜岩上金矿(现称为水银洞金矿)的勘探工作。 1998.6-2002.3,英国比利顿开发有限公司(BillitonDevelopmentBV)和澳大利亚必和必拓中国公司(BHPBillitonChina)昆明办事处,任项目地质师和高级项目地质师,从事中国西南地区的有色金属的地质勘探、项目评估和矿床地质研究工作,主要工作集中在云南西北高海拔的中甸地区进行的斑岩铜(金)矿床的勘探(包括普朗、卓玛、松诺等新矿点的发现)和比利顿公司对云南兰坪金顶锌铅矿的预可行性研究的地质工作。曾任云南高山勘查开发有限公司(比利顿开发有限公司(BillitonDevelopmentBV)与云南地矿局三大队的合资公司,主要从事云南中甸地区斑岩铜矿的勘查工作)的总地质师。 2002.4-现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工作,副研究员; 2002.10-2006.4,任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在2005年底成功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5.10-2008.1,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办公室主任 2008.2-2008.11,为澳大利亚必和必拓中国公司(BHPBillitonChina)勘探部从事咨询服务工作,主要从事对我国新疆地区斑岩铜矿找矿前景的研究和评估,并寻找合适的勘查项目。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课题1个和贵州省基金项目1项;参加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1项、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1项、横向合作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滇黔桂地区的微细浸染型金矿的矿床地质、勘探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工作,滇西北、藏东和新疆东部地区斑岩型及与斑岩体系有关的铜(金)矿的矿床地质、勘探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工作,滇南地区的一些铁氧化物铜(金)矿床的研究工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代表论著: [1]张兴春.2003.国外铁氧化物铜-金矿床的特征及其研究现状.地球科学进展,18(4):551-560. [2]张兴春等,卡林型金矿不可见金与超压流体(Overpressuredfluid)关系探讨-以贵州贞丰水银洞金矿为例。贵州地质,2004,21(4):274-275. [3]郭利果、刘玉平、徐伟、张兴春、秦克章、李铁胜、石玉若,2006.SHRIMP锆石年代学对西藏玉龙斑岩铜矿成矿年龄的制约,2006,岩石学报,22(4):1009-1016. [4]苏文超、张弘弢、夏斌、张兴春、胡瑞忠、周国富、夏勇,2006,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首次发现大量次显微-显微可见自然金颗粒.矿物学报,26(3):257~260. [5]张兴春,王守旭,冷成彪,等.2007.云南中甸普朗斑岩铜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6(增刊):353-355. [6]王守旭,张兴春,冷成彪,等.2007.滇西北中甸普朗斑岩铜矿矿床地球化学与成矿机理初探.矿床地质,26(3):277-288. [7]王守旭,张兴春,陈衍景.2006.地球初期壳幔演化的物理过程.地质论评,52(4):442-449. [8]王守旭,张兴春,秦朝建,等.2007.滇西北中甸普朗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地球化学,36(5):467-478. [9]冷成彪,张兴春,王守旭,等.2007.云南中甸地区两个斑岩铜矿容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雪鸡坪和普朗斑岩铜矿床为例.矿物学报,27(3-4):414-422. [10]冷成彪,张兴春,陈衍景,等.2007.中国斑岩铜矿床与埃达克(质)岩关系探讨.地学前缘,14(5):199-210. [11]夏勇,苏文超,张兴春,陶琰,刘建中,刘川勤,2007.黔西南水银洞层控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机理初探,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7,26(增刊),320-323. [12]王守旭,张兴春,冷成彪,等.2008.滇西北普朗斑岩铜矿锆石离子探针U-Pb年龄:成矿时限及地质意义,岩石学报,24(10),2313-2321. [13]王守旭,张兴春,冷成彪,等.2008.中甸红山夕卡岩铜矿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成矿过程的指示,岩石学报,24(3),480-488. [14]冷成彪,张兴春,秦朝建,等.滇西北中甸雪鸡坪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岩石学报,24(9),2017-2028. [15]冷成彪,张兴春,王守旭,等.2008.滇西北中甸松诺含矿斑岩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2(1):126-132. [16]冷成彪,张兴春,王守旭,等.2008.滇西北雪鸡坪斑岩铜矿S、Pb同位素组成及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矿物岩石,28(4),80-88。 [17]冷成彪,张兴春,王守旭,秦朝建,吴孔文,任涛.斑岩型铜(金)矿床岩浆热液体系演化研究进展.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8,27(增刊):207-209. [18]冷成彪,张兴春,王守旭,等.2009.岩浆-热液体系成矿流体演化及其金属元素气相迁移研究进展.地质论评,55(1):100-112.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