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翟运开

个人简介

翟运开,男,1980年生,河南省西平县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8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副主任、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远程医学中心负责人。是郑州大学《管理研究方法论》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技术标兵、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郑州大学先进工作者、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郑州大学优秀引进人才、郑州大学青年教学名师培养对象和郑州大学优青培养对象。是国内医疗健康信息化管理与数据分析领域的主要青年学术技术骨干之一。 科研平台任职 ➢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移动医疗技术与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 ➢互联网医药电子商务与主动健康服务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主任 ➢河南省数字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数字化远程医疗服务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主讲课程 ➢硕士研究生课程:管理研究方法论 ➢博士研究生课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与方法、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 科研获奖 [1]“互联网+”背景下远程医疗服务价值创造机理研究,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2018) [2]面向多端共享的远程医疗体系构建与关键技术,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2(2016) [3]组织间合作创新及其知识转移粘滞研究,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1(2013) [4]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2012) [5]基于国家农村信息化平台的远程医疗综合服务系统构建与示范应用,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2(2015) [6]Effectontheinter-nodescooperativeinnovationPerformanceofSupplyChainfromKnowledgeTransferStickiness(KTS),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1(2011) [7]面向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本科《第三方物流》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河南省教育科学成果一等奖,排名1(2010) [8]“互联网+”背景下远程医疗服务价值创造及其支撑体系,河南省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1(2018) 承担科研项目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科技惠民计划专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河南省科技惠民计划专项等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一般和重点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及创新人才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个人累计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团队科研经费过亿元,是国内互联网医疗信息系统与管理、医疗健康大数据治理与应用、医疗健康服务质量管理等领域的领军性科研团队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成员。 [1]精准医学联合体及其支撑体系构建与实施(主持),国家“精准医学研究”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315万元,2017.8-2021.7 [2]四级联动远程医疗综合服务模式的构建与示范应用(主持),国家科技惠民计划专项课题,180万元,2013.12-2017.6 [3]面向精准医疗的远程医疗大数据应用模式构建、数据质量与效果评价(主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课题,100万元,2016.8-2018.7 [4]基于远程医疗云平台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系统的构建与示范应用(主持),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100万元,2016.1-2019.12 [5]基于远程医疗平台的县域分级诊疗系统及其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示范应用(主持),河南省科技惠民计划专项,100万元,2016.10-2018.10 [6]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远程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一般项目,10万元,主持,2016.7-2019.6 [7]组织间知识转移粘滞的形成机理及降粘关键技术研究(主持),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万元,2011.1-2012.12 [8]基于国家农村信息化平台的河南省农村远程医疗服务系统构建与示范(主持),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50万元,2012.8-2014.12 [9]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协调机制研究(主持),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40万元,2015.12-2018.12 [10]两轮驱动的我省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互动的动态治理模式研究(主持),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项目,1万元,2012.9-2014.8 [11]产学研合作知识粘滞形成机理分析及降粘方法与技术研究(主持),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4万元,2012.1-2014.12 [12]大数据环境下远程医疗质量影响因素及评价模型研究(第二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直接经费48万元,2017.1-2020.12 [13]面向远程医疗的区域PACS系统构建与应用(第二负责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项目,30万元,2013.12-2016.12 [14]河南省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与救治(第二负责人),河南省对外合作项目,90万元,2013.1-2014.12 [15]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数字化指挥与救治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第二负责人),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60万元,2011.1-2013.12 [16]远程医疗技术团队(第二负责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100万元,2015.12-2018.12 [17]“一带一路”远程医疗系统规划与发展战略(第二负责人),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30万元,201701-201812 [18]构建区域化与多极化智慧医疗信息平台战略研究(第二负责人),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30万元,201801-201912 [19]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医疗大数据处理与临床应用(团队带头人),100万元,2019.1-2020.12 还主持或以第二负责人身份承担国家863课题、军工保密项目、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国家卫生计生委标准研制与测试项目、上海市软科学项目、郑州大学重大培育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项目、郑州大学优青培育项目、郑州大学青年教学名师培养项目、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跨学科团队项目等18项。出版专著和教材情况 [1]5G+医疗:新技术如何改变医疗产业商业模式,机械工业出版社,20万字,2019,第一作者 [2]“互联网+”时代的远程医疗服务运营关键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39.5万字,2015,第一作者 [3]基于远程医疗平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一体化系统构建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6万字,2015,第二作者 [4]基于平台化的远程医疗系统构建,科学出版社,35万字,2015,第二作者 [5]远程医疗服务的价值创造机理与发展策略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39万字,2016年,独著 [6]组织间知识转移粘滞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37万字,2012年,第一作者 [7]河南省远程医疗技能与应用培训教材2015版,郑州大学出版社,40.7万字,2015,主编 [8]管理研究方法论,郑州大学出版社,90万字,2016,主编 [9]运营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72.3万字,2015,参编 [10]财务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53.7万字,2014,参编 [11]远程医疗技术与应用丛书,1套6册,130万字,主编,2018 [12]远程医疗科普丛书,1套6册,90万字,主编,2019 其他知识产权与成果 获得软件著作权40余个,申报或授权发明专利15个,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4项。 [1]软件著作权:面向协同医疗的区域影像会诊系统V1.0 [2]软件著作权:面向区域协同医疗的心电远程会诊系统V1.0 [3]软件著作权:面向协同医疗的远程影像会诊系统V1.0 [4]软件著作权:面向区域协同医疗的内镜示教系统V1.0 [5]软件著作权:面向区域协同医疗的远程病理会诊系统V1.0 [6]软件著作权:面向区域协同医疗的医疗信息集成平台V1.0 [7]软件著作权:面向区域协同医疗的远程内镜会诊系统V1.0 [8]软件著作权:面向区域协同医疗的远程超声会诊系统V1.0 [9]软件著作权:面向区域协同医疗的手术示教系统V1.0 [10]软件著作权:远程高血压智能采集筛查系统V1.0 [11]软件著作权:基于远程医疗的分级诊疗平台V1.0 [12]软件著作权:基于云平台的慢病管理系统V1.0 [13]国家卫生计生行业标准: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与统一通信平台交互规范 [14]国家卫生计生行业标准: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15]国家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2014 其他荣誉及成果 [1]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河南省教学标兵 [3]河南省技术标兵 [4]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 [5]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 [6]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 [7]“医疗大数据分析与临床应用”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8]“远程医疗”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骨干 [9]中国医疗卫生”十佳“CIO [10]郑州大学青年教学名师培养对象 [11]郑州大学优青培养对象 [12]郑州大学《管理研究方法论》研究生核心课程负责人 [13]郑州大学先进工作者 [14]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 [15]郑州大学优秀引进人才 [16]郑州大学先进个人 [17]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指导教师 [18]负责落实201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十大民生工程项目“远程医疗科技惠民工程” [19]负责落实2016年河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工程项目“‘互联网+医疗’下基层科技惠民工程” 招生说明 招收具有一定科研基础、学习踏实、态度端正、吃苦耐劳、积极上进、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具有信息、数学、软件、电子等交叉学习背景的优先。提供全国领先的科研平台和数据资源、优越的科研交流环境和发展机会、充足的科研经费。 对本团队招录的博士生和优秀硕士生(指:推免生、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入学成绩综合排名前5名、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成绩综合排名前2名)给予3000-5000元优秀新生奖学金,提供在国内名校、著名医院或出国交流机会。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医疗信息系统与管理、医疗服务模式与质量、医联网与医疗健康大数据、ICT使能管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在JournalofTelemedicine&Telecare、Telemedicineande-Health、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JBUON等国际期刊及《中国软科学》等国内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SCI检索2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20部,在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出版教材6部。代表性论文如下: [1]Adeepautomatedskeletalboneageassessmentmodelviaregion-based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FutureGenerationComputerSystems98(2019)54–59,SCI(第一作者) [2]DesignandApplicationofaTelemedicineSystemJointlyDrivenbyVideoconferencingandDataExchange:PracticalExperiencefromHenanProvince,China.TELEMEDICINEande-HEALTH,2019,SCI(第一作者) [3]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aMessage-BasedRegionalTelemedicineSystemtoAchieveHighAvailabilityandScalability[J].Telemedicineande-Health.2018MAY,SCI,通讯作者 [4]Efficacyoftelemedicineforthrombolytictherapyinacuteischemicstroke.JournalofTelemedicine&Telecare,2015,21(3):123-130,SCI,第一作者 [5]Clinical-andcost-effectivenessoftelemedicineintype2diabetesmellitus,Medicine,2014,93(28):e312.SCI,第一作者 [6]EffectivenessofTelemedicineforControllingAsthmaSymptoms,Telemedicineande-Health,2015,Jun21(6):484-492,SCI,通讯作者 [7]Researchonthefunctionsofdevelopingtelemedicineserviceandestablishingregionalmedicalconjoinedsystem,JournalofBuon,2016,21(5):1061-1067,SCI,第一作者 [8]Publichealthco-benefitsofgreenhousegasemissionsreduction:Asystematicreview,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627(2018)388–402,SCI,通讯作者 [9]协同视角下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组织架构设计研究,中国软科学,A类期刊,2016(10),第一作者 [10]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的政策约束及其纾解[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14,31(10):728-730,第一作者 [11]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平台建设中关键问题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8):580-582,第一作者 [12]远程医疗的价值分析:基于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的实践[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10):15-17,通讯作者 [13]远程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卫生经济研究,2018(2),第一作者 [14]基于电子病历信息大数据挖掘的患者就医行为分析,医学信息学,2017(6):12-17, [15]患者参与远程医疗服务价值共创动机因素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18(2):13-16,第一作者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