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闫长斌

个人简介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97.09~2001.06中南大学(原中南工业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 2001.09~2006.12中南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 2007.03~2013.10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项目部副经理 2013.11~至今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副教授 2017.10~2018.10美国ClemsonUniversity访问学者 讲授课程: 本科生:《EngineeringGeology》、《岩体力学》、《工程地质》 指导留学生和本科生工程地质实习、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 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校级):3项(已完成)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源信息反馈机制的TBM掘进效能评价预测研究”,在研; 2、主持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反复震动作用下含泥化夹层复杂岩质边坡失稳机理与安全控制研究”,在研; 3、主持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基于岩碴信息融合反馈机制的TBM掘进效率与刀具磨耗评价预测研究”,在研; 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人才培养联合基金“循环爆破扰动下含软弱夹层岩质边坡动力失稳灾变机制”,已结题; 5、主持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横向课题-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基于现场多源信息反馈机制的TBM施工预测及其优化”,已结题; 6、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含软弱夹层复杂岩质边坡爆破震动失稳机制研究”,已结题; 7、主持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复杂关联空区动力失稳机制及预测预报模型研究”,已结题; 8、主持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自主研究开发项目“古贤工程近水平复杂层状岩体质量分级研究”,项目经费47万,已结题; 9、主持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自主研究开发项目“古贤水利枢纽坝址区剪切带工程地质特性研究”,已结题; 10、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错缝拼装盾构隧道结构横纵向性能相关性及作用机理研究”(第二参与人),已结题; 11、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南水北调工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子课题“西线长隧洞TBM施工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已结题; 12、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部岩体力学基础与应用研究”,已结题; 13、参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子课题“地下空区形态层位探测技术”,已结题; 14、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属矿空区雷达探测信号解释系统研究”,已结题;学术论著: 1.专著1:闫长斌,吴伟功,王贵军,李文雅.近水平复杂层状岩体质量分级与评价研究,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30万字,2017(获得2017年度河南省科技著作出版资助项目资助出版) 2.专著2:闫长斌,王贵军,王泉伟,徐国元.岩体爆破累积损伤效应及其动力失稳机制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5万字,2011 3.参编:副主编,光荣与梦想--中南大学研究生风采录,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科技奖励: (1)“岩体爆破损伤声波测试信号频谱特征的小波(包)分析”,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学术奖(学术论文奖)一等奖,2011(排名第一) (2)“邻近爆破对矩形岩柱稳定性影响的突变理论分析”,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学术奖(学术论文奖)二等奖,2011(排名第一) (3)“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阶段地质勘察报告”,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排名第六) (4)“爆破震动对采空区稳定性影响的FLAC3D分析”,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创刊30周年(1982-2012年)青年优秀学术论文,2012(排名第一) (5)“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岩石中石英含量变化及其对TBM施工的影响”,被评为《工程地质学报》2013年优秀论文 (6)“湖湘文化与民歌湘军”,湖湘文化与湖南精神论坛征文(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一等奖,2012(排名第一) (7)“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阶段地质勘察报告”,河南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2012(排名第五) (8)“古贤工程近水平复杂层状岩体质量分级研究”,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排名第一) (9)“基于改进的距离判别法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TBM施工围岩分级”,河南省第二届自然科学学术奖(学术论文奖)一等奖,2013(排名第一) (10)“基于岩体爆破累积损伤效应的Hoek-Brown准则修正公式”,河南省第二届自然科学学术奖(学术论文奖)二等奖,2013(排名第一) (11)“岩体爆破累积损伤效应及其动力失稳机制研究”,河南省第二届自然科学学术奖(学术著作奖)二等奖,2013(排名第一) (12)“河南洛宁禹门河水库工程地质勘察”,河南省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2013(排名第七) (1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TBM施工围岩分类研究”,中原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2013(排名第八) 学术会议: 1、第十五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并作大会学术报告;(2019) 2、第六届国际地下空间学术大会,并作分会场学术报告;(2019) 3、第二届巴东国际地质灾害学术论坛(BIGS2019); 4、CHINAROCK2019第十五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2019) 5、第一届地下工程技术与装备湘江国际论坛;(2019) 6、第三届全国隧道掘进机工程技术研讨会,并作分会场学术报告;(2019) 7、第十届全国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并作大会主旨报告;(2019) 8、CHINAROCK2018第十五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并作分会场(青年学者论坛)学术报告;(2018) 9、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并作分会场学术报告;(2018) 10、第五次国际地下空间学术大会;(2017) 11、第二届全国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学术研讨会;(2017) 12、ICTIM2017,并有论文发表;(2017) 13、第十四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广州会场),并作分会场(青年者论坛) 学术报告;(2016) 14、第一届全国岩石隧道掘进机工程技术研讨会;(2016) 15、第一届国际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2016) 16、第五次青年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2016) 17、第十三届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2015) 18、第十二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2015) 19、第三届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并有论文发表;(2010) 20、第七届全国地面岩石工程学术会议,并有论文发表;(2009) 荣誉称号: 1、荣获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2019) 2、荣获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2018) 3、荣获“第一届(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建筑工程学科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7) 4、荣获郑州大学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7) 5、荣获《工程地质学报》优秀审稿专家荣誉称号;(2017) 6、荣获“郑州大学2014-2015和2015-2016学年教学优秀奖”;(2016) 7、荣获“郑州大学2015年本科教学评估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6) 8、荣获郑州大学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6) 9、荣获“郑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5) 10、荣获“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第五届青年技术拔尖人才”;(2012) 11、荣获“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11年度先进工作者”;(2011) 12、荣获“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08年度宣传先进个人”;(2008)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 (1)水工岩石力学:隧道、坝基、洞室岩土体稳定性分析; (2)岩石动力学:岩体爆破累积损伤效应;爆破振动监测与灾害控制; (3)岩土工程数值模拟:FLAC3D静力与动力问题数值计算; (4)红层软岩工程特性及其致灾机理:红层岩体质量评价;软弱夹层工程地质特性; (5)长隧道(洞)TBM施工:TBM施工围岩分级;掘进预测与优化分析; (6)边坡工程稳定性:降雨、夹层、动力扰动等复杂条件下边坡失稳机制分析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共50余篇,其中SCI/SCIE收录6篇,EI收录18篇,以下为部分期刊论文: [1]闫长斌,姜晓迪,刘章恒,等.基于岩碴粒径分布规律的TBM破岩效率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9,41(3):466-474 [2]闫长斌,杨建中,梁岩.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意识与工匠精神的培养-以土木工程类专业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6):152-160 [3]闫长斌,杜旭阳,戴晓亚,等.基于围岩力学参数的TBM净掘进速率多元回归预测模型[J].隧道建设,2019,39(1):48-53 [4]闫长斌,时刚,张素磊,等.“双一流”和“双万计划”背景下学科、专业、课程协同建设:动因、策略与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9,42(3):35-43 [5]杨继华,闫长斌.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的隧道掘进机滚刀磨损预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9,54(6):1283-1292(通讯作者) [6]杨继华,闫长斌,苗栋,等.双护盾TBM施工隧洞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9,27(2):250-259(通讯作者) [7]YanChangbin,XuXiao,HuangLei*.IdentifyingtheImpactFactorsoftheDynamicStrengthofMuddedIntercalationsduringCyclicLoading[J].AdvancesinCivilEngineering,2018DOI:10.1155/2018/5805294(SCI检索:WOS:000442896500001) [8]WangXingang,HuangLei*,YanChangbin*,LianBaoqin.HKCVrheologicalconstitutivemodelofmudstoneunderdryandsaturatedconditions[J].AdvancesinCivilEngineering,2018DOI:10.1155/2018/2621658(SCI检索:WOS:000430234100001) [9]TangHuiming,ZhangJunrong,HuangLei*,YanChangbin*,HuShengming,Eldin,MAME.CorrectionofLine-SamplingBiasofRockDiscontinuityOrientationsUsingaModifiedTerzaghiMethod[J].AdvancesinCivilEngineering,2018DOI:10.1155/2018/2621658(SCI检索:WOS:000444151500001) [10]闫长斌,吴伟功,王贵军.含层间剪切带的层状复合岩体质量分级[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37(增1):3449-3457 [11]闫长斌,姜晓迪,杨继华,等.考虑地质适宜性和滚刀直径的TBM刀具消耗预测[J].隧道建设,2018,38(7):1243-1250 [12]YanChangbin,LiuZhenhong.TheThin-sectionIdentificationofRockandItsGrain-sizeAnalysisinTheWestRouteofSouth-to-NorthWaterTransferProject[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TransportationInfrastructureandMaterials,Qingdao,China,June9-12,2017:578-589.Lancaster,PA,USA:DEStechPublications,Inc. [13]闫长斌,杨建中,朱佳音.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2):110-118 [14]闫长斌.基于声波频谱特征的岩体爆破累积损伤效应分析[J].岩土力学,2017,38(9):2721-2727/2745 [15]闫长斌,路晓明.岩体爆破累积损伤效应声波频谱特征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13(2):499-505 [16]闫长斌,徐晓,侯世杰.露天爆破震动诱发地下洞室顶板失稳的非线性机理分析[J].力学与实践,2017,39(1):45-50 [17]闫长斌.边坡稳定性预测的粗糙集-距离判别模型及其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16,24(2):204-210 [18]闫长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4):29-34 [19]闫长斌,杜卫长.基于分层计算的层间剪切带原位变形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10(5):120-125 [20]闫长斌,刘振红,岳永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岩体变形特性现场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14,36(3):76-79 [21]闫长斌.含层间剪切带复合岩体失稳机制的突变理论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10):120-125 [22]闫长斌,张辉,刘振红.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岩石中石英含量变化及其对TBM施工的影响[J],工程地质学报,2013,21(5):1237-1242 [23]闫长斌,路新景.基于改进的距离判别法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TBM施工围岩分级[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31(7):1446-1451 [24]闫长斌,李国权,陈东亮,等.基于岩体爆破累积损伤效应的Hoek-Brown准则修正公式[J].岩土力学,2011,32(10):2951-2964 [25]李国权,闫长斌*,齐菊梅,等.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板岩强度的各向异性特征[J].工程地质学报,2011,19(6):917-921 [26]闫长斌,王贵军,常福庆,等.基于结构面间距标准的层状岩体结构分类方法探讨与应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0,24(5):574-578 [27]闫长斌,王贵军,石守亮,等.岩体爆破损伤声波测试信号频谱特征的小波(包)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7):1596-1502 [28]闫长斌,王泉伟,李国权,等.邻近爆破对矩形岩柱稳定性影响的突变理论分析[J].爆炸与冲击,2010,30(5):556-560 [29]闫长斌.基于声速变化的岩体爆破累积损伤效应[J].岩土力学,2010,31(S1):187-192 [30]闫长斌,王贵军,张辉,等.岩体爆破累积损伤效应的声波形态变化特征[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10):1481-1484 [31]闫长斌,徐国元.动荷载诱发上下交叠硐室间顶柱失稳的突变理论分析[J].工程力学,2007,24(4):46-51 [32]Yanchangbin.Blastingcumulativedamageeffectsofundergroundengineeringrockmassbasedonsonicwavemeasurement[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ofTechnology,2007,14(2):230-235(WOS:000246469200017) [33]闫长斌,徐国元,杨飞.爆破动荷载作用下围岩累积损伤效应声波测试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29(1):88-93 [34]YANChang-bin,XUGuo-yuan.Thedestabilizationanalysisofoverlappingundergroundchambersinducedbyblastingvibrationwithcatastrophetheory[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06,16(3):88-93(WOS:000238985600045) [35]YANChang-bin,XUGuo-yuan.Numericalsimulationanalysisforinfluenceofexcavationandblastingvibrationonstabilityofmined-outarea[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ofTechnology,2006,13(5):577-583(INSPEC:9214810) [36]闫长斌,徐国元.竖向排列地下硐室群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3):593-599 [37]闫长斌,徐国元.基于突变理论深埋硬岩隧道的失稳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6,14(4):508-512 [38]闫长斌,徐国元.动荷载对竖向排列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影响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6,27(3):735-740 [39]闫长斌,徐国元.综合物探方法及其在复杂群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20(3):10-14 [40]闫长斌,徐国元.探地雷达在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中的应用构想[J].岩土力学,2005,26(10):1689-1692 [41]闫长斌,徐国元,李夕兵.爆破震动对采空区稳定性影响的FLAC3D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5(16):2894-2899 [42]闫长斌,徐国元.对HOEK-BROWN公式的改进及其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5(22):4030-4035 [43]闫长斌,徐国元,古德生.论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试验能力的培养与创新教育[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4):41-43 [44]闫长斌,黄仁东.谈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97-99 [45]闫长斌,徐国元,刘俊.喀拉通克铜镍矿选矿车间管理信息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金属矿山,2004,(1):47-50 [46]闫长斌,徐国元.探地雷达技术在隧道工程质量验收中的应用[J].现代隧道技术,2003,24(5):24-27 [47]闫长斌,徐国元,黄仁东,等.应用探地雷达技术检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参数[J].施工技术,2003,32(6):46-47 [48]闫长斌,徐国元.探地雷达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2003,16(2):59-63

学术兼职

1)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 (2)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3)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中国国家小组成员 (4)中国地质学会会员 (5)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 (6)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 (7)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郑州大学招标采购项目评审专家 (8)《JournalofMountainScience》、《JournalofRockMechanicsandGeotechnicalEngineering》、《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工程地质学报》、《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人民黄河》、《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高等建筑教育》等期刊审稿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