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淮

个人简介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79.09-1983.07:湖南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3.09-1986.07:重庆大学,获硕士学位 1986.10-1989.12:中南大学土木工程系从事桥梁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任助教、讲师 1989.12-1993.11:中南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3.12-1996.11: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任副教授,其中1994年被批准为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生指导教师 1996.11-至今: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任教授,其中2004年被批准为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 1997.12-2005.03: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5.03-2015.02: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2012年-至今:河南省二级教授(首批) 曾讲授课程: 本科生:《桥梁工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研究生:《结构动力学》、《地震工程学》、《桥梁结构理论与计算方法》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计划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专利: 发明专利6项 1.发明名称:利用预制构造柱圈梁建造抗震砌体房屋的方法 授权公告日:2011-06-15 2.发明名称: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板桥的建造方法 授权公告日:2012-02-22 3.发明名称:采用牛腿代替企口缝传力的装配式空心板桥 授权公告日:2012-04-25 4.发明名称:基于频率法的吊杆张力测定方法 授权公告日:2013-03-13 5.发明名称:中、下承式拱桥吊杆损伤识别方法 授权公告日:2013-09-18 6.发明名称:一种无墩悬挂式桥梁的建造方法 授权公告日:2013-12-25 科研、教学奖励: 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荣誉称号: 1.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度) 2.“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度) 3.河南省优秀专家(2002年) 4.入选河南省“555人才工程”(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02年度) 5.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995年) 6.河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996年) 7.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2001年)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复杂桥梁结构分析、工程结构抗震

目前从事科研工作: 1.复杂桥梁结构计算理论及其应用:随着我国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各种新型桥梁不断涌现,许多桥梁已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由于城市桥梁景观要求,桥梁造型愈来愈复杂,如近年来城市广泛修建的中、下承式拱桥、斜拉桥(包括矮塔斜拉桥)、波形钢腹板箱梁桥等,传统的简化计算理论已不能满足上述桥型的桥梁设计、施工等方面的需要,所以需要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桥型开展复杂桥梁结构计算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1)复杂桥型的精细有限元建模研究;(2)桥梁各种设计参数对桥梁力学性能的影响;(3)桥梁施工力学问题及桥梁施工监控研究;(4)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改和健康档案建立;(5)桥梁损伤识别研究;(6)车辆与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2.工程结构抗震研究:(1)装配式建筑抗震研究;渡槽结构抗震与减隔震研究;曲线桥抗震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基于曲率模态振型进行梁式桥损伤识别研究.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Vol.21,No.10 2.大跨双槽渡槽横向地震响应分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Vol.24,No.5 3.渡槽结构考虑流固耦合的横向地震响应研究.工程力学,2004年Vol.21,No.6 4.考虑流固动力相互作用的大型渡槽地震响应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Vol.38,No.8 5.韩江北桥主桥动力特性研究.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Vol.2,No.5 6.潮洲韩江北桥斜靠拱桥稳定性分析.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Vol.23,No.3 7.中原地区住宅建筑结构活荷载调查与统计分析.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Vol.39,No.5 8.巨型框架——次框桁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世界地震工程,2006年Vol.22,No.3 9.拱肋施工偏差对斜靠式拱桥力学性能的影响.桥梁建设,2007年,No.1 10.中、下承式拱桥吊索张力测定的振动法实用公式.中国公路学报,2007年Vol.20,No.3 11.白河特大桥主桥抗震性能分析.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Vol.25,No.3 12.吊杆破断对郑州黄河二桥主桥静力性能的影响.中外公路,2008年Vol.28,No.4 13.吊杆损伤对钢管混凝土拱桥自振特性影响的分析.桥梁建设,2008年,No.4 14.施加横向预应力加固装配式空心板桥研究,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Vol.25,No.10 15.横向体外预应力加固装配式空心板桥的探讨,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Vol.5,No.6 16.结构参数变化对斜靠式拱桥动力特性的影响,中国公路学报,2009年Vol.22,No.1 17.巨型框架——次框桁架结构体系隔震减震性能研究.工业建筑,2009年Vol.39,No.2 18.斜靠式拱桥拱肋倾角变化对稳定性能的影响,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Vol.6,No.1 19.基于摄动Riccati传递矩阵的梁桥损伤概率识别方法,振动工程学报,2010年Vol.23,No.3 20.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空心板桥极限承载力全过程分析.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Vol.27,No.9 21.吊杆损伤对湛河斜靠式拱桥动力特性的影响.世界地震工程,2010年Vol.26,No.4 22.基于频率和振型摄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工程力学,2010年Vol.27,No.12 23.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极限承载力全过程分析,世界桥梁,2011年No.1 24.一种新的结构损伤识别试验方法研究,实验力学,2011年Vol.26,No.1 25.连续钢桁梁施工阶段整体节点局部应力分析.桥梁建设,2011年,No.5 26.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主桥第2联悬拼施工分析.桥梁建设,2011年,No.6 27.基于测点位移差的中、下承式拱桥吊杆损伤识别.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Vol.25,No.1 28.复杂边界条件下基于频率法的吊杆张力测定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Vol.45,No.3 29.无背索部分斜拉桥斜拉索张拉施工方案分析.桥梁建设,2012年Vol.42,No.5 30.曲率半径变化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静力性能的影响.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Vol.10,No.1 31.曲率半径和墩高对大跨刚构桥自振特性及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世界桥梁,2014年,Vol.42,No.3 32.形函数时变性对汽车公路梁桥竖向耦合振动影响分析,振动与冲击,2014年,Vol.33,No.14 33.大跨径PC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影响因素分析.中外公路,2014年,Vol.34,No.4 论著: 学术著作3本 1.结构振动分析的子结构方法.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年9月 2.中下承式拱桥——建模与损伤识别.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年9月 3.大型渡槽结构抗震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

学术兼职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勘察设计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公路学会理事,河南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河南省力学学会理事;中文核心期刊《世界地震工程》副主编。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