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徐明亮

个人简介

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导、信息科学前沿与交叉研究中心主任,曾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借调兼聘工作。以上学术兼职和国家部委的工作经历,使其培养了较为敏锐的科技趋势判断力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战略规划与组织实施能力。 信息学科的前沿与交叉研究是整个科学之中持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方向,对所有学科有很强的渗透性,为郑州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挥重要的基础支撑和前沿引领作用。其中,新一代人工智能代表信息学科整体发展的前沿最高综合水平,具有前沿探索、交叉融合等深刻原始创新特征,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颠覆性技术,正深刻改变世界。基于此,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学科方向,徐明亮教授凝聚10余名优秀青年教师创建郑州大学信息科学前沿与交叉研究中心,紧密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与未来产业的发展前沿,聚焦“智能+重大需求”,重点面向国防军工、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等重要应用领域,形成大数据智能、智能建模仿真、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智能无人系统、城市大脑工程五个稳定研究方向,开展重大应用驱动的学科交叉、前沿探索、军民融合和成果转化,成果形式主要为政府重要咨询报告与产业政策编制、高水平研究论文、高价值专利、关键算法库及构件、重要软件系统平台与装备、国家与行业标准等,初步形成了我校信息学科支撑国家战略、服务国防建设、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和优势。中心目前建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实验室(与中原大地传媒共建)、郑州市城市智能服务工程技术中心、郑州大学-中航某单位智能无人系统联合实验室(筹)等科研平台,是ACMSIGAIChinaChapter(国际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中国分会)的秘书处挂靠单位。 徐明亮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军口任务课题多项、工信部下一代大飞机专项课题1项、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大项目1项(技术方总负责人)等国家级项目,以及其它各类部省级项目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军品配套和民口重大横向课题30余项。成果形式主要为政府重要咨询报告与产业政策编制、高水平研究论文、高价值专利、关键算法库及构件、重要软件系统平台与装备、国家与行业标准等,初步形成了“数据驱动、人机融合、自然交互、智能推演”的特色创新理论与方法技术体系。目前已在ACMTOG、ACMTIST、IEEETPAMI、IEEETIP、IEEETCSVT、IEEETCYB、PR、ACMSIGGRAPH(Asia)、ACMMM、IEEEICCV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和顶级学术会议发表(录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源)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和参与完成3项国家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主持编制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的产业发展规划与实施政策5项(受省级以上政府部门委托),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应用涉及大船、大飞机、高铁、外骨骼、无人超市等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受到相关应用单位和首长的好评。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科学前沿与交叉技术和创新应用。

学术兼职

中央军委科技委主题专家组专家成员(首批受聘)、ACMSIGAIChina(国际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中国分会)副秘书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河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型科技团队带头人、嵩山智库高级研究员。目前担任的学术兼职还包括: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理事,中山大学华南公共创新研究院理事,《JournalofVisualLanguagesandComputing》(SCI国际期刊)、《Neurocomputing》(SCI国际期刊)、《IEEEACCESS》(SCI国际期刊)、《图学学报》等期刊编委和GuestEditor,第17届中国虚拟现实大会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第7届国际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大会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2017年ACMSIGAICHINASymposium大会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