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赵仁勇

个人简介

赵仁勇,男,1969年6月,留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兼职教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在小麦品质评价、真菌毒素的生物降解以及低值粮食的转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其中涉及小麦硬度的成果(1项发明专利、1部国家标准和1部行业标准)于2008年开始推广和实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持完成了4项国家级和2项省部级项目;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和“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各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90余篇;参编著作6部;授权发明专利8件。 职称/职务:教授/河南工业大学粮油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 教育与工作经历 2011.04至今河南工业大学副院长 2009.11至今河南工业大学教授 2003.11-2009.11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 1998.11-2003.11河南工业大学讲师 1995.04-1998.11河南工业大学助教 2005.01-2008.12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研究生(生物与农业工程) 1992.09-1995.01郑州粮食学院硕士研究生(粮食工程) 1988.09-1992.07郑州粮食学院本科(粮食工程) 教授课程 谷物化学与品质(本科生,36学时) 谷物化学与品质(硕士研究生,24学时) 粮食科学与工程进展(博士研究生,8学时) 研究成果 (一)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或参与过30多条小麦加工生产线的设计,在小麦加工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2.主持并完成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精制玉米粉和食品专用玉米粉生产技术”,开发的半湿法玉米加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辽宁锦州市建立了一条示范生产线。 3.主持并完成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传统小麦加工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之任务“粉状原辅料散装接收、发放系统研究开发与示范”,成功开发出散装面粉自动接收和发放技术(包括散装粉料的流化出仓技术、在线筛粉技术、定向输送、计量及控制技术),研制的核心装备有“在线筛”和“卸料计量一体称”,已先后在郑州汉堡湾、湖南金健米业、无锡安井、益海嘉里集团、南京苏堡食品等5家公司的8个面制食品生产车间推广应用。 4.是国家优质小麦强筋小麦标准(GB/T17892―1999)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协助制定了郑交所优质小麦的交割标准。 5.主持并完成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子课题“小麦硬度测定指标的研究及设备开发”,研究并提出了测定小麦硬度的新方法-硬度指数法(国家标准GB/T21304–2007),开发出JYDB100型小麦硬度测定仪(发明专利ZL03135085.2)。这个项目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果典范。涉及小麦硬度的3项成果(即1项发明专利、1部国家标准和1部行业标准)在2008年已开始推广和实施,全国白麦收购入库比例当年较2007年提高了68.1个百分点,仅此一项,就使农民增收27.07亿元,极大鼓舞了他们种植优质小麦的积极性。此外,由于小麦硬度测定仪的开发成功,给项目合作单位带来6000多万元的产值,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国家标准《小麦硬度测定硬度指数法》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二等奖;“小麦硬度测定方法的研究及小麦硬度仪的研制与开发”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6.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波处理改善发芽小麦的食用品质及其机理研究”;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面粉清洁高效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之子课题“低值小麦的加工利用”。 7.自主研发的液态发酵技术,已在郑州汉堡湾食品有限公司汉堡生产线上稳定运行2年多,在国内率先实现面包生产线的全自动化;研究开发的“冷藏中种发酵技术生产酸面团馒头”技术,已经在安徽青松食品集团应用示范,实现了传统老面馒头的工业化生产。 8.近两年获得的3项发明专利,包括气相色谱法快速鉴定大米加工精度和新鲜度的方法,利用面筋峰值仪快速评价小麦品质的方法,利用混合实验仪快速评价小麦品质的方法,都是行业急需的实用技术。 9.小麦及小麦粉中多酚氧化酶的快速评价、全麦粉中间苯二酚含量的快速检测、玉米发酵品质的快速评价等成果都是长期致力于谷物化学与品质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开发出来的,目前已在实际生产中广泛应用。 10.目前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小麦/玉米发酵生产酒精过程中微生物制剂降解真菌毒素的机制研究”和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大宗面制品适度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之课题一“小麦粉适度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 (三)授权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冷藏中种法制作酸面团馒头的方法.专利号:ZL201710134954.5,2020年02月授权; 气相色谱法鉴定大米加工精度的方法.专利号:ZL201611071158.3,2018年07月授权; 一种快速测定小麦品质的方法.专利号:ZL201510175599.7,2017年03月授权; 一种快速测定小麦品质的方法.专利号:ZL201510123489.6,2017年01月授权; 小麦硬度测定仪.专利号:ZL03135085.2,2008年10月授权。 奖励与荣誉 2010年12月,“GB1351-2008小麦、GB/T21304-2007小麦硬度测定硬度指数法”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二等奖(第5名); 2011年09月,“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快速检测、设备与开发—小麦硬度测定方法的研究及小麦硬度仪的研制与开发”获得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第1名); 2013年03月,被授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2014年06月至今,被聘为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谷物科学与工业系兼职教授; 2018年10月,被授予“第四届全国粮油优秀科技工作者”。 实验室和科研团队介绍 本人为“粮食资源利用与转化”团队的学术带头人。 团队概述:以粮食资源增值转化为目标,以粮食深加工技术的应用、开发为核心,以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为平台,重点开展主食品工业化生产技术、粮食原料中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及功能特性、活性成分的功能及作用机理、粮食副产物增值转化关键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团队成员:刘亚伟(教授),苏东民(博士/教授),陈志成(教授),王彦波(高级工程师),刘洁(博士/副教授),田双起(博士/副教授),王新伟(讲师/博士),娄海伟(讲师/博士),黄泽华(讲师/博士),牛永武(讲师/博士)。 团队的研究方向:主食品工业化技术、烘焙科学与技术、谷物科学与技术、碳水化合物化学、谷物品质分析与检测、淀粉生产技术、淀粉改性修饰技术、食用变性淀粉稳定化和功能特性、稻米深加工技术、粮食加工副产物增值转化、粮食营养与安全。 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先后在《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AnalyticalChemistry》、《FoodChemistry》、《JournalofCerealScience》、《CerealChemistry》、《JournalofIndustrialMicrobiologyandBiotechnology》、《CarbohydratePolymers》、《食品科学》、《中国粮油学报》等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8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二等奖1项、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出版著作10部。 科研项目:先后连续承担“九五”、“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主持和主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8部,与企业合作项目50余项。

研究领域

谷物科学与技术 烘焙科学与技术 粮食资源利用与转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TypeIsourdoughsteamedbreadmadebyretardedsponge-doughmethod.FoodChemistry,2019,311(2020)126029.DOI:10.1016/j.foodchem.2019.126029 EffectsofPleurotuseryngii(mushroom)powderandsolublepolysaccharideadditionontherheologicalandmicrostructuralpropertiesofdough.FoodScienceandNutrition,2019,7,2113-2122. Productionofbioethanolfromsweetpotatotuberswithdifferentstoragetimes.Bioresoures,2018,13(3),4795-4806. Influenceofacylglycerolemulsifierstructureandcompositiononthefunctionofshorteninginlayercake.FoodChemistry,2018,249,213-221. DevelopmentanddigestionofresistantmalatestarchproducedbyL-malicacidtreatment.RSCAdvances,2016,6,96182-96189. Comparisonofwaxyvs.nonwaxywheatsinfuelethanolfermentation.CerealChemistry,2009,86,145-156. ApplicationofacetatebufferinpHadjustmentofmashanditsinfluenceonfuelethanolfermentation.JournalofIndustrialMicrobiologyandBiotechnology,2009,36,75-85. Small-scalemashingprocedureforpredictingethanolyieldofsorghumgrain.JournalofCerealScience,2008,49,230-238. Sorghumproteinextractionbysonicationanditsrelationshiptoethanolfermentation.CerealChemistry,2008,85,837-842. AssessingfermentationqualityofgrainsorghumforfuelethanolproductionusingRapidVisco-Analyzer.CerealChemistry,2008,85,830-836. Impactofmashingonsorghumproteinsanditsrelationshiptoethanolfermentation.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2008,56,946-953.

学术兼职

全国粮油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粮油学会质检分会副会长 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河南省玉米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产后加工岗位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