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兰景岩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兰景岩,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应急科考队员。现任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学习工作经历 2000/09–2004/07西安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 2004/09–2006/06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硕士 2012/06–2016/06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岩土工程专业博士 20162006/07–2009/08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工程地震研究室研究实习员 2009/08–2013/09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工程地震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2012/07–2012/10美国肯塔基大学、肯塔基地质调查局访问学者 2013/09–2016/08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工程地震研究室副研究员 2016/08–至今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地震局地震科研行业专项1项、公益性基本科研业务专项4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并完成各类重大项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40余项。主持的代表性科研课题: [1]不同场地分类方法特点以及内在联系(2006.10-2009.10),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项目,经费20万元;(主持,国家级) [2]基于动态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软土场地地震动特征研究(2015.1-201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经费25万元;(主持,国家级) [3]海相沉积土动模量阻尼不确定性及对地震动的影响(2013.1-2015.12),中国地震局地震科研行业专项;经费32万元;(主持,省部级) [4]剪切波速对场地设计反应谱平台高度的影响研究(2007.7-2008.12),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经费10万元;(主持,厅局级) [5]渤海海域典型场地土壤动力学参数的统计分析(2008.07-2009.07),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经费6万元;(主持,厅局级) [6]海底软弱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及其特征研究(2010.07-2011.07),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经费6万元;(主持,厅局级) [7]强震近场地震动的场地土效应研究(2012.01-2014.12),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经费27.5万元;(主持,厅局级) 取得的主要成果 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3篇,其中EI检索5篇,合作出版专著1部。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土工动力测试技术、岩土及边坡地震反应分析、软弱土体大变形和本构理论、岩土动力特性与影响分析等科研及开发工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兰景岩、卢滔、吕悦军等.海底软弱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及其应用研究.土木工程学报(EI),2013,46(S1):172-179. [2]兰景岩,刘红帅,吕悦军等.表层土剪切波速的不确定性对地表设计谱平台值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EI),2012,42(3):770-776. [3]兰景岩、刘红帅,吕悦军等.渤海土类动力非线性参数及合理性.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EI),2012,33(9):1079-1085. [4]兰景岩、薄景山,李煜东等.砂卵石大三轴试验及在边坡地形效应中的应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6,36(1):157-163. [5]兰景岩、薄景山.土动力学参数对设计反应谱的影响.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28(3):184-188. [6]兰景岩、刘红帅,吕悦军等.地震动强度及频谱特征对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结果的影响.震灾防御技术,2012,7(1):37-45.

学术兼职

国家注册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北京市二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中国地震学会会员、强震动观测技术与应用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委员、防灾科技学院客座硕士生导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