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良民

个人简介

主持/完成科研项目 “移动互联网络设备匿名及应对措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736216),302.4万。 “智能服务交易监管架构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1400703),331万。 “面向物联网的混合式传感网容侵结构及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2074)。主持,82万。 “容忍入侵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0703115)。主持,19万。 “面向异构物联网的安全融合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重点基金,(U1405255)。合作单位,245万。 “基于车联网的异构网络安全融合技术研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BE2015136),主持,120/350万。 “车联网数字身份认证关键应用技术研究及测试样机开发”;镇江市工业科技支撑项目(GY2013030),30万。 主要经历与成绩 在教学上,2010任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申请获批全国首批物联网工程专业,所设计课程体系录入高教司《专业目录汇编》,多次在全国性的物联网教育研讨会上做大会报告,获电子学会和富士通公司物联网工程联合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该专业2012年获江苏省推荐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成为江苏省十三五重点专业类核心专业。所主编教材《物联网工程概论》被全国20多所高校采用,再版并多次印刷,获“江苏省重点教材”。2012年组建物联网工程系(教研室),获江苏大学青年文明号、江苏大学优秀教研集体,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物联网系列教材编委会委员、清华大学出版社“面向新工科专业建设计算机系列教材编委会”委员,获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江苏大学十佳青年教职工和江苏大学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2017年任院长后,力推教学改革,在学院组建了18个教学课程群,对虚拟仿真、CPS与创客课程予以重点推进;力推专业认证,至今学院受理/认证专业已达4个。 在科研上,2011年关于传感网可生存性的研究,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二等奖,是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建院以来第一个省部级二等奖;2016年关于辅助驾驶信息获取与保障技术的研究获中国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是学院历史上第一个省部级二等奖政府奖;2018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用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是学院国字头重点项目的突破。 在学生培养上,所培养本科生多人次获省级毕业设计奖励,在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名校读研;培养研究生多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多人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著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在读期间多人到美国、台湾等名校随IEEE Fellow等名师访问,毕业生多人在阿里、腾讯、百度、携程、烽火等国内知名IT企业就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任专业教师。每年都有国内外著名教授到本课题组做报告。所带的研究生,相对来说,呆在实验室的时间会多很多。虽然做不到天天陪着学生,但是能做到知晓每一个学生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所以学生压力较大。但是,不设时间打卡,学习时间自由,学习进度也因人而已,压力主要是因为课题组学生多数优秀,多数学生在学期间能发表SCI文章,或考博到名校,或找到非常有荣誉感的工作,来自学生内心的自我驱动导致学生自我要求高、学习压力大,但学习群体内学习氛围轻松和谐。 在学科建设上,2014年任副院长,分管研究生、科研,协管学科、国际化,2017年任学院院长,全面主管业务和行政工作。在此期间,学院科研国家基金项目数量与科研总经费成倍增长,国家级重点项目从零开始突破,到至今已有4项在研,其他国防类资质和项目也获得突破;研究生工作屡有亮点,如2015年优势生源全校第一、多年获得招生宣传奖、2018年同时承办学校仅有的两项省级研究生竞赛与研究生论坛、研究生创新竞赛屡获全国一等奖等;在学科平台上,学院在此期间获批了一级学科博士点、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优势学科。 在团队组建上,从最初的物联网工程系,扩充到可信计算与物联网系统研究方向,随着团队扩大,拆分为信息安全与信息系统、物联网设备与系统两个大的学科方向,团队新进青年博士三年内均能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内容,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或省级项目资助。团队比较松散,但工作压力较纯粹教学团队要大很多,多数成员能每年都有进步,如发表论文、教学好评、出国进修、项目获批、职称提升等。也有成员经过本团队三年的发展,评上副教授后调动到211大学。团队秉承“来有所为,行有所长”的培养方针,促进每一个成员的发展。

研究领域

密码学与安全协议,物联网安全,大数据安全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Chen Ke, Wang Liangmin, Shen Yulong, et.al. Secure k-NN Query on Encrypted Cloud Data with Multiple Keys. IEEE Transactions on Big Data. 2017. (Accepted) 2. Liu Yiliang,Chen Hsiao-Hwa,Wang Liangmin,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for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 Theories, Technologies, and Challenges. 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 Tutorials, 2017, Vol.19, no.1, pp.347-376.【IF:20.23.中科院1区】 3. Liu Yiliang,Chen Hsiao-Hwa,and Wang Liangmin. Secrecy Capacity Analysis of Artificial Noisy MIMO Channels–an Approach Based on Ordered Eigenvalues of Wishart Matri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 2017, Vol.12, No. 3, pp. 617-630. 【IF:4.332】【中国计算机学会指定的A类期刊】 4. Wei Huang and Liangmin Wang. ECDS: Efficient collaborative downloading scheme for popular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urban vehicular networks. Computer Networks,101: 90~103, 2016. 【IF:2.516】【中国计算机学会指定的B类期刊】 5. Liu Yiliang, Wang Liangmin, and Chen Hsiao-Hwa. Message Authentication Using Proxy Vehicles in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64(8): 3697-3710, 2015. 【IF:4.066】【车载电子领域顶级期刊、计算机网络和通信Q1期刊】

学术兼职

中国科学技术部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青地、国家科技出版基金等会评专家组成员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省科技进步奖、省成果转化、省人才专项等会评专家组成员 IEEE CIS-TC(通信与信息系统安全专委会技术委员) 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物联网专业委员会委员 IEEE ICC2015、IEEE HPCC2014、IEEE TrustCOM2012、ACM SAC2010等国际会议TPC 《中国科学》、《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电子学报》、《通信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计算机科学》、《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国内重要期刊审稿专家 IEEE Trans. On Networking、IEEE TDSC、IEEE TIFS、IEE IOTJ等国际期刊审稿专家 计算机学会C类SCI期刊SCN(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副主编(Assoc Editor)2014-2016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