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亚辉

个人简介

学习经历: 2004年9月-2008年6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008年9月-2013年6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博士学位。 教学及研究经历: 2013年6月-2015年6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博士后。 2015年7月-2017年7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7年8月-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9年1月-今,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农业食品与葡萄酒学院访问学者。 【科研项目】 在研项目: (1)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2018-SF-C11,枸杞内生酵母发酵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2018/01-2019/12,100万元 (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170603,酒类酒球菌SD-2a降解糖苷产香机理及调控研究,2017/07-2020/06,20万元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科研基金项目,JG201703,果酒后发酵中生物增香技术研究,2017/04-2019/04,8万元 结题项目: (1)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自主研究项目,4911406,稻米加工副产物开发利用与优质大米产品开发,2016/07-2017/07,10万元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基金,6511307,果酒浑浊沉淀形成机理及处理技术研究,2013/07-2015/06,16万元 (3)江苏省博士后基金,1302057B,特色果酒浑浊沉淀处理技术研究,2013/12-2015/12,3.5万元 (4)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6)334,黑莓蓝莓特色果酒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2016/04-2017/11,30万元 (5)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重点子项目,BE2015350-5,特色果品生物加工及新产品开发,2015/12-2017/12,45万元 (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BK20150541,抗肠道病原菌黏附的异低聚半乳糖的筛选,制备及构效关系的研究,2015/07-2018/06,20万 (7)江苏省苏北科技发展计划,BN2014087,山药及其副产物高值利用加工技术集成与新产品创制,2014/06-2016/06,32万 (8)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4)5059,菊芋寡糖的制备及益生功能构效关系的研究,2014/06-2016/06,10万元 (9)江苏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CX(12)1005-07,盐土特质植物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创新,2013/07-2015/06,135万 【科研成果及奖励】 2018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研究创新奖)二等奖—特色蔬菜发酵关键技术及副产物综合利用 【所获专利】 (1)李亚辉;薛祥华;谢军伟,一种南菊芋9号菊芋菊粉的制备方法,2019,ZL201610339083.6(发明专利) (2)李亚辉;薛祥华;谢军伟,一种南菊芋9号固体酵素的制作方法,2018,ZL201511016100.4(发明专利) (3)李亚辉;黄开红;马艳弘;张宏志,一种蓝莓酵素的制作方法,2018,ZL201510603506.6(发明专利) (4)李亚辉;薛祥华;谢军伟,一种无醇南菊芋9号果蔬复合酵素的制作方法,2018,ZL201510905875.0(发明专利) (5)薛祥华;李亚辉;谢军伟;马艳弘;黄开红,一种低醇菊芋保健酒的酿造方法,2017,ZL201510763017.7(发明专利) (6)黄开红;王林;李亚辉;马艳弘;赵延存;张宏志,一种蓝莓果酒的酿造方法,2015,ZL201310675654.X(发明专利) (7)李亚辉;黄开红;马艳弘;赵延存;张宏志,一种蓝莓酒泥营养面膜及其制备方法,2015,ZL201310521959.5(发明专利) (8)马艳弘;李亚辉;黄开红;赵延存;张宏志,一种蓝莓酒澄清稳定处理方法,2015,ZL201410017907.9(发明专利) (9)樊明涛;李亚辉;徐颖,一种保健型桔子开胃酒的酿造工艺,2013,ZL201210521698.2(发明专利) (10)樊明涛;刘晓娇;李亚辉,一种海棠果酒酿造工艺,2012,ZL201010587125.0(发明专利)。 【指导本科生人数】 5个

研究领域

硕士研究生:果蔬发酵与酿造

食品生物技术,果蔬发酵与酿造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李亚辉,马艳弘,张宏志,黄开红,殷剑美,魏建明,山药果蔬在乳酸菌发酵过程中组分及生物活性变化,食品科学,2017,38(10):137-142。 (2)李亚辉,马艳弘,黄开红,张宏志,刘晨,乔月芳,黑莓发酵酒澄清稳定处理技术,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7,36(3):302-309。 (3)李亚辉,周剑忠,王英,朱佳娜,酵母菌FW-sc-08的生长及发酵特性研究,中国酿造,2017,36(11):43-48。 2016年 (1)LiY.H.,MaY.H.,FanM.T.,HuangK.H.,ZhangH.Z.Assessmentofβ-D-GlucosidaseActivityofIntactCellsofTwoOenococcusoeniStrainswithSyntheticandNaturalSubstrates[J].CzechJournalofFoodScience,2016,34(1):16-23. (2)LiY.H.,MaY.H.,HuangK.H.,ZhangH.Z.Identificationandlocalizationofβ-D-GlucosidasefromtwotypicalOenococcusoenistrains[J].PolishJournalofMicrobiology,2016,65:209-213. (3)李亚辉,马艳弘,黄开红,张宏志,刘晨,乔月芳,草莓发酵酒澄清稳定处理技术,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6,35(6):864-870。 2015年 (1)李亚辉,马艳弘,黄开红,魏建明,王光祠,芦荟多糖的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提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15,15(11):91-97。 (2)李亚辉,马艳弘,黄开红,张宏志,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黑莓酒渣中花色苷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食品科学,2015,36(6):63-68。 (3)李亚辉,马艳弘,黄开红,张宏志,刘晨,乔月芳,蓝莓发酵酒澄清和冷稳定处理的响应面优化,中国酿造,2015,34(2):126-130。 2014年 (1)李亚辉,马艳弘,黄开红,赵延存,张宏志,王光祠,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提取芦荟多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食品科学,2014,(18):63-68。 2013年 (1)李亚辉,董梅,崔禾苗,樊明涛,酒酒球菌SD-2a的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食品科技,2013,(08):48-52。 (2)李亚辉,崔禾苗,董梅,樊明涛,酒酒球菌31MBR的β-D-葡萄糖苷酶活性,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3,(08):799-802。 2012年 (1)LiY.H.,FanM.T.,ZhangG.Q.,LiuY.L.Assessmentofβ-D-GlucosidaseActivityfromtwotypicalStrainsoftheLacticAcidBacteria,Oenococcusoeni,inChina[J].SouthAfricanJournalofEnologyandViticulture,2012,33(2):144-149. (2)LiY.H.,FanM.T.,RanJ.J.,ZhangG.Q.,LiuY.L.Influenceofabioticstressonβ-D-GlucosidaseactivityoftwotypicalOenococcusoenistrainsinChina[J].AfricanJournalofMicrobiologyResearch,2012,6(37):6685-6692.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