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雪寒

个人简介

学习经历: 1996年9月-2000年6月,河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农学学位。 2000年9月-2003.6月,南京农业大学,基础兽医专业,硕士学位。 2007年9月-2011年6月,南京农业大学,基础兽医专业,博士学位。 教学及研究经历: 2003年8月-2006年8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所,研究实习员。 2006年9月-2011年8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所,助理研究员。 2011年9月-2017年8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所,副研究员。 2012.7-2013.7,德州农工大学,访问学者。 2015.7-2016.7,堪萨斯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2017年9月–至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所,研究员。 【科研项目】 在研项目: (1)所属专项: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项目名称:重要人兽共患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在动物养殖和屠宰过程中的风险监测和防控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8YFD0500504。课题名称:牛羊养殖、屠宰和牛奶生产过程中重要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流行与传播规律研究,子任务主持人。2018.06-2020.12。45万。 (2)动物源性食品中致病性大肠杆菌全产业链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BE2017341-1,主持。2017-2020。35万。 (3)屠宰加工过程动物源性食品污染物的分布规律及消减关键配套技术方案。江苏省自主创新资金,项目编号:(CX(16)1028),屠宰加工过程动物源性食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分布规律及消减技术研究,子课题主持。2016-2018,25万。 (4)宏基因组学分析动物源性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细菌的分布规趋和快检技术研发,省部共建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4911709,主持,2018,10万。 (5)EHECO157H7IV菌毛与FCN3互作抑制补体系统激活的分子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572503,第一主持。2016年-2019年。78万。 结题项目: (1)非致病性大肠杆菌鞭毛素粘膜免疫载体构建及在口蹄疫新型疫苗研制的中应用,项目编号CX(15)1060,第一主持。2015-2018年,80万。 (2)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共同保护性抗原基因引进及其疫苗研制,农业部“948”,项目编号:2014-S17,第一主持。2014年-2014年。60万。 (3)与EHECO157:H7IV菌毛互作的宿主蛋白的筛选和鉴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201919,第一主持。2013年-2015年。23万。 (4)与EHECO157:H7IV菌毛互作的宿主蛋白的筛选,江苏省自主创新资金,项目编号:cx(13)5033,第一主持。2013年-2014年。12万。 (5)食品中主要致病菌高效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国家支撑计划(十二五),项目编号:2012BAK08B07,子课题负责人。2012年-2014年。10万。 (6)大肠杆菌O157:H7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编号:BE2011771,第二主持。2011-2013年。40万。 (7)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细菌病防控生物新制剂的研究”,国家支撑计划(十一五),项目编号:2007BAD40B01,860万。子课题“大肠杆菌O157:H7防控生物制剂的研究”,260万,主要完成人。2007-2010年。 (8)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三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和作为微生态制剂的初步评价,江苏省自主创新资金,项目编号:cx094066,第一主持。2008-2009年。10万。 (9)链球菌2型IMPDH对菌株致病性和免疫原性影响机制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BK2010068,第一主持。2010-2012年。20万。 (10)猪链球菌2型IMPDH酶学特性以及对菌体致病力影响的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BK2007124,第一主持。2007-2009年。8万。 (11)猪链球菌2型IMPDH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功能研究,院基金,项目编号:6110606,第一主持。2007-2009年。6万 (12)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灭活疫苗的研制省转化资金子课题,省转化基金,项目编号:TB20040103,第二主持。2003-2007年。100万。 (13)猪伪狂犬、猪细小病毒和猪圆环病毒三重PCR诊断技术研究,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编号:2004BA514A16-5。第二主持。2004-2005年。15万。 【科研成果及奖励】 科研获奖: 吕立新,周俊明,张雪寒,茅爱华,何孔旺,倪艳秀,虞凤,祝昊丹,俞正玉,温立斌,李彬,郭容利,王小敏,汪伟,周萍,沈江萍。一株无毒ST28猪链球菌及其应用,2014,1,中国,ZL201210413985.1。成果转化1000万,为该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了工具手段,保障肉食品安全。 教学获奖: 【所获专利】 (1)张雪寒、俞正玉、张强、张碧成、汪伟、茅爱华、周俊明、何孔旺、倪艳秀、温立斌、李彬、周萍。用于检测抗产肠毒素性猪大肠杆菌抗体的融合蛋白、制备方法及应用,2018,3,中国,ZL201510481575.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2)张雪寒,何孔旺,李盟,汪伟,倪艳秀,温立斌,李彬。大肠杆菌O157:H7PCR检测引物及检测试剂盒,2016,4,中国,发明专利ZL201410130211.7。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3)张雪寒,何孔旺,栾晓婷,李盟,汪伟,温立斌,李彬,倪艳秀。一种检测大肠杆菌O157H7核酸片段的引物和探针序列,2015,8,中国,发明专利ZL201410132107.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4)张雪寒,汪伟,何孔旺,倪艳秀,温立斌,李彬,周俊明,王小敏。大肠杆菌O157:H7LAMP检测引物及检测试剂盒,2015,10,中国,发明专利ZL201410130191.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5)张雪寒,何孔旺,叶青,温立斌,郭容利,李彬,王小敏,倪艳秀,吕立新,周俊明,俞正玉,茅爱华,周萍,沈江平。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多价fliC-hcpA-tir-eae重组菌及疫苗,2016,3,中国,ZL201310099542.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6)何孔旺,张雪寒,卢维彩,赵攀登,叶青,温立斌,郭容利,李彬,王小敏,倪艳秀,吕立新,周俊明,俞正玉,茅爱华,周萍,沈江平。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三基因缺失菌株,2013,5,中国,ZL201110087699.6。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7)吕立新,周俊明,张雪寒,茅爱华,何孔旺,倪艳秀,虞凤,祝昊丹,俞正玉,温立斌,李彬,郭容利,王小敏,汪伟,周萍,沈江萍。一株无毒ST28猪链球菌及其应用,2014,1,中国,ZL201210413985.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8)张雪寒,何孔旺,卢维彩,赵攀登,温立斌,郭容利,李彬,王小敏,倪艳秀,吕立新,周俊明,俞正玉,茅爱华,周萍,沈江萍。O157:H7增强粘膜免疫多价融合型重组菌及疫苗,2012,12,中国,ZL201010118490.7。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9)何孔旺,张雪寒,卢维彩,赵攀登,温立斌,郭容利,李彬,王小敏,倪艳秀,吕立新,周俊明,俞正玉,茅爱华,周萍,沈江平。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Tir与Tccp的重组蛋白,2012,4,中国,ZL201010118499.8。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10)王永山,刘洁,夏兴霞,何孔旺,张雪寒,费荣梅。大肠杆菌O157:H7鼠血清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2012,10,中国,ZL200910181759.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在读硕、博士人数】 2名 【已毕业硕、博士人数】 16名,含2名博士 【指导本科生人数】 38名

研究领域

硕士研究生:动物源病原菌致病机制和耐药机制;动物源性病原菌流行传播规律和新型抗菌制剂的研制

①食源性病原菌(大肠杆菌等)遗传进化、致病机制和防控技术;②食品动物源耐药菌和耐药质粒的流行和演化规律,和生物类防控制剂的筛选和研发。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ZhangX,ZhangB,GuoY,WangJ,ZhaoP,LiuJ,HeK*.ColistinresistanceprevalenceinEscherichiacolifromdomesticanimalsinintensivebreedingfarmsofJiangsuProvince,IntJFoodMicrobiol.,2018,291:87-90. (2)ZhangB,SunX,FanH,HeK,ZhangX*.TheFimbrialGenez3276inEnterohemorrhagicEscherichiacoliO157:H7ContributestoBacterialPathogenicity,FrontiersinMicrobiology,2018,9:1628. 2016年 (1)ZhangX,LiM,ZhangB,ChenK,HeK.DevelopmentofaSandwichELISAforEHECO157:H7Intiminγ1,PLoSONE,2016,11(9):e0162274. (2)YangM,ZhangC,ZhangX,ZhangMZ,RottinghausGE,ZhangS.Structure-functionanalysisofAvianβ-defensin-6andβ-defensin-12:roleofchargeanddisulfidebridges.BMCMicrobiol.2016,16:210. 2014年 (1)ZhangX,YuZ,ZhangS,HeK*.ImmunizationwithH7-HCP-Tir-IntiminsignificantlyreducescolonizationandsheddingofEscherichiacoliO157:H7ingoats,PLoSONE,2014,9(3):e91632. (2)ZhouJ,ZhangX,HeK,WangW,NiY,ZhuH,YuZ,MaoA,LvL.Characterizationandproteomeanalysisofinosine5-monophosphatedehydrogenaseinepidemicStreptococcussuisserotype2.CurrMicrobiol.,2014,68(5):663-669.

学术兼职

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青年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会员、江苏省微生物学会会员、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