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向冈

个人简介

张向冈,男,1986年10月生,河南夏邑人,博士,副教授(内聘),硕士生导师,生态建筑与环境构建河南省工程实验室骨干成员。 目前,主要从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新型工程结构抗震等方向的研究。主持省部级及厅级课题9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3项,指导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课题鉴定3项;参与完成中国电力科学院等委托大型社会服务类项目8项;在StructuralEngineeringandMechanics、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等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SCI、EI收录25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及实用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项;主编教材2部。 一、学习经历 2011年9月—2014年6月:广西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 二、工作简历 2014年6月—至今: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师。 三、主讲课程 本科课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砌体结构,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上、下两学期)。 四、科研课题 河南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单轴及常规三轴受压下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研究,主持,在研; 2018年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竞争类项目:工程图学概论(土建类),联合负责人,在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老砂浆对再生混凝土徐变影响机理研究,参与2/6,在研;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钢管约束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工作机理和抗震性能研究,主持,完成; 广西研究生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主持,完成;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及灾变控制研究,主持,完成;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压弯剪复合作用下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能及破坏机理研究,主持,完成; 2016年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科技项目:深部软岩巷道钢管再生混凝土支架的抗震破坏机理及控制对策研究,主持,完成; 2017年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钢管-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组合支架柱的抗大变形性能研究,主持,完成; 2015年度焦作市科技计划项目:约束再生混合构件的抗震破坏机理研究,主持,完成; 2015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两项):再生轻骨料混凝土多轴抗压强度及变形性能试验研究,灾变(高温)后再生混凝土剩余三轴抗压性能试验研究,指导,完成。 六、奖励荣誉 2012年(首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2-08985); 湖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第七届“芙蓉学子”学术科研奖; 河南理工大学优秀教师(2016、2017、2018)。 七、知识产权 一种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对接装置,ZL201720449989.3,实用新型,2017,第一发明人; 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配方控制程序系统V1.0,2018SR012063,软件著作权,2017; 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性能测试系统V1.0,2018SR075823,软件著作权,2017。 八、主编教材 钢结构设计原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副主编; 建筑材料,煤炭工业出版社,2018,副主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Mechanicalperformanceofsand-lightweightconcrete-filledsteeltubestubcolumnunderaxialcompression,StructuralEngineeringandMechanics,2019,SCI,Thefirstauthor. Strengthindicesandconversionrelationsforbasaltfiber-reinforcedrecycledaggregateconcrete,Dyna,2019,SCI,Thefirstauthor. Experimentalstudyondeformationperformanceofbasaltfiber-reinforcedrecycledaggregateconcrete,JournalofEngineeringScienceandTechnologyReview,2018,EI,Thefirstauthor. Mechanicalpropertiesofrecycledaggregateconcretesubjectedtocompressiontest,JournalofEngineeringScienceandTechnologyReview,2018,EI,Thefirstauthor. Mechanicalpropertiesandconversionrelationsofstrengthindexesforstone/sand-lightweightaggregateconcrete,Advancesin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2018,SCI,Thefirstauthor. 再生轻骨料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研究,硅酸盐通报,2018,CSCD,第一作者; 砂轻混凝土抗压强度指标换算关系试验研究,硅酸盐通报,2018,CSCD,第一作者; 次轻页岩集料混凝土抗折与抗压强度换算关系研究,硅酸盐通报,2018,CSCD,第一作者; 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破坏机制与性能水准研究,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8,CSCD,第一作者; Experimentalstudyonmechanicalpropertiesoflightweightconcretewithshaleaggregatereplacedpartiallybynaturesand,ElectronicJournalofStructuralEngineering,2017,EI,Thefirstauthor. 废橡胶改性再生混凝土材料性能研究进展,硅酸盐通报,2017,CSCD,第一作者; 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抗震破坏机理与损伤分析,世界地震工程,2017,CSCD,第一作者;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影响因素有限元分析,世界地震工程,2017,CSCD,第一作者; 再生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指标换算关系研究,硅酸盐通报,2017,CSCD,第一作者;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与有限元分析,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6,EI,第一作者; 全再生方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16,EI,第二作者;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与影响因素分析,工程力学,2016,EI,第二作者;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滞回性能影响因素数值分析,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6,CSCD,第一作者;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试验与分析,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6,CSCD,第一作者;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研究,建筑科学,2016,CSCD,第一作者;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滞回性能试验与影响因素分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6,CSCD,第一作者; 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恢复力模型研究,世界地震工程,2016,CSCD,第一作者; 基于性能的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设计控制参数研究,建筑结构,2015,CSCD,第一作者; 再生混凝土的物理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硅酸盐通报,2015,CSCD,第一作者; 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塑性铰长度试验研究,建筑结构,2015,CSCD,第一作者; 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强度与刚度试验研究,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5,CSCD,第一作者; 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4,EI,第一作者;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4,EI,第一作者; 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再生混凝土梁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4,EI,第二作者; 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偏压性能研究,工程力学,2013,EI,第一作者; 型钢混凝土T形柱受剪性能及承载力计算,建筑结构,2013,CSCD,第一作者; 外包槽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剪性能研究,建筑结构,2013,CSCD,第二作者; 钢管再生混凝土偏压柱受力性能及承载力计算,土木工程学报,2012,EI,第三作者; 外包角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EI,第二作者; 型钢混凝土T形柱斜截面承载力研究,工业建筑,2012,CSCD,第一作者; 型钢混凝土T形柱剪切开裂的试验与计算,建筑科学,2012,CSCD,第一作者; 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长柱试验研究及力学性能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012,EI,第一作者。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