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魏新华

个人简介

1、教育经历 1994年7月,本科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1997年3月,硕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 2008年9月,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 2、工作经历 1997年3月~2004年3月: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 2008年9月~至今:江苏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员。 主讲课程: 博士生课程《农业装备监测与控制》 硕士生课程《农业装备机电系统》 本科生课程《智能化农业装备》 科研项目: 1、在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5244,机械-气流组合作用下水稻冠层的扰动机理及雾滴穿透和沉积特性研究,主持,2016.01-2019.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5215,PWM间歇喷雾变量喷施系统中压力波动的形成、衰减及耦合机理研究,主持,2013.01-2016.1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5215,风幕式喷杆喷雾气液两相流动形态与流动特性研究,排名第二,2015.01-2018.12。 (4)、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3130-07,黄淮流域小麦玉米水稻田间用节水节肥节药综合技术方案-沿淮稻麦区田间肥药高效施用技术及装备,主持,2015.01-2019.12。 (5)、国家863计划课题子项,2013AA10230704-2,智能农业装备目标识别、定位与控制技术-基于机器视觉的健康种苗识别算法开发与劣质苗剔除机构设计,主持,2013.01-2017.12。 (6)、江苏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BE2013401,智能化喷杆式精确变量高效静电施药机的研制,主持,2013.06-2015.12。 (7)、江苏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4415,在线混药低量喷雾智能化高效施药机研制,参加,2014.06-2016.12。 (8)、江苏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4367,小型智能化生物质能分程变温干燥谷物烘干机的研制,参加,2014.06-2016.12。 (9)、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4KJA210001,基于光谱图像信息融合实时识别田间杂草的应用基础研究,主持,2014.08-2017.12。 (10)、企业委托开发项目,一种风送式果园喷雾机新产品的优化设计,主持,2014.03-2016.09。 2、近五年已结题项目 (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项,2006BAD11A14-3,棉花加工成套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棉花异性纤维的动态识别技术研究,第三完成人,2007.01-2010.08。 (2)、江苏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08380,设施农业营养液自动灌溉施肥机研制,第三完成人,2008.06-2011.07。 (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9200,脉宽调制变量喷施系统喷药量和喷施过程的精确控制,2009.06-2012.11,主持。 (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1048,静电雾化机理及应用研究,2011.06-2013.12,第三完成人。 (5)、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13227120014,基于高光谱成像分析的冬枣微观损伤检测机理研究,2012.01-2014.12,主持。 (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10491360,基于多信息融合的冬油菜苗期杂草实时识别方法研究,2011.03-2012.12,主持。 (7)、镇江市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Y2010025,智能化实时精确变量喷施喷杆式喷雾机的研制,2010.06-2014.04,主持。 成果奖励: 已鉴定成果: (1)、脉宽调制间歇喷雾式变量喷施技术及装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国内领先水平,2012年8月,第一完成人。 (2)、设施农业营养液自动灌溉施肥机研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国际领先水平,2011年12月,第三完成人。 论文著作: 在智能化农业装备领域已发表相关研究论文50多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 2016年度,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3-5名,欢迎农业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等专业的硕士/本科毕业生报考,主要从事水田自走式底盘的优化设计与防滑控制、宽幅喷杆的机电液一体化设计与平衡控制、农业装备田间自动导航与辅助驾驶、谷物干燥过程优化调控、基于光谱和图像分析的作物病虫草害实时探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知识产权: 先后申请发明专利35件,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16件,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件。 1、已授权发明专利: (1)、一种喷杆式喷雾机喷幅控制器,ZL201310105720.X,第一发明人。 (2)、PWM间歇喷雾式变量喷施系统喷施流量分组调控方法,ZL201310717969.6,第一发明人。 (3)、矩阵式集液单元阵列集液量自动巡检系统,ZL201110314047.1,第一发明人。 (4)、矩阵式集液单元阵列快速排液装置及其排液方法,ZL201110313921.X,第一发明人。 (5)、水平雾量分布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ZL201110349996.3,第一发明人。 (6)、垂直雾量分布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ZL201110350000.0,第一发明人。 (7)、一种能实现手自动切换的灌溉施肥机电气控制系统,ZL201010585304.0,第一发明人。 (8)、自动灌溉施肥机工作状态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ZL201010586460.9,第一发明人。 (9)、一种扭矩载荷自动频谱加载系统及其加载方法,ZL201110362435.7,第一发明人。 (10)、杠杆式水果分级卸料装置,ZL200710021139.4,第一发明人。 (11)、水果输送分选一体化装置,ZL200710021140.7,第二发明人。 (12)、水果输送翻转机构,ZL200710021138.X,第一发明人。 (13)、使不同大小水果按相同角速度翻转的滚子式水果输送机构,ZL200610070599.1,第一发明人。 (14)、水果分级卸料装置,ZL201110358063.0,第一发明人。 (15)、包络换位式水果过渡装置及方法,ZL201110361223.7,第一发明人。 (16)、顺接翻转式水果过渡装置,ZL201110357806.2,第一发明人。 2、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1)、一种喷雾机械组合导航系统,ZL201320123738.8,第一发明人。 (2)、一种智能化PWM间歇喷雾式变量喷施控制器,ZL201320124436.2,第一发明人。 (3)、一种电子式PWM间歇喷雾式变量喷施控制器,ZL201320170475.6,第一发明人。 3、已申请的主要发明专利: (1)、一种机械-气流组合扰动施药系统,201510624278.0,第一发明人。 (2)、一种履带自走式稻田就地取水在线混药风送式喷杆喷雾机,201410485126.2,第一发明人。 (3)、一种水田施药机墒沟取水装置,201510080380.9,第一发明人。 (4)、一种水田施药机的混药装置及方法,201510083577.8,第一发明人。 (5)、一种变量喷施系统喷雾压力稳定控制装置及方法,201410479760.5,第一发明人。 (6)、一种喷杆平衡和高度自动调节装置及方法,201510079697.0,第一发明人。 (7)、一种穴盘苗全自动移栽装置及选苗方法,201510135355.6,第一发明人。 (8)、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运动协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201510135309.6,第一发明人。 (9)、双板差分冲量式谷物流量传感器信号处理装置及方法,201310686447.4,第一发明人。 (10)、一种具有隔热和降温作用的无土栽培槽,201410583375.5,第一发明人。 人生格言: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研究方向: 1、农情信息先进感知与解析技术 2、农业装备作业过程智能调控技术 3、农业机器人关键技术 4、高效施药技术与智能化植保装备

学术兼职

学术兼职 与荣誉: 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农业机械学会会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