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丁海东

个人简介

丁海东,1979年12月出生,江苏东台人,扬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经历 1998-2002,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获得农学学士 2002-2005,扬州大学,农学院,生物物理学,获得理学硕士 2005-2009,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9-2012,讲师,扬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3-至今,副教授,扬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4-2015,访问学者,德国(Martin-Luther-Universität-Halle-Wittenberg)哈雷-维滕贝格马丁-路德大学 执教课程 植物学(本科) 植物学实验(本科) 获得荣誉 优秀指导老师,扬州大学,2012 最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扬州大学,2012 院青年教师优秀学术报告,生科院,2011;2012 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扬州大学,2011 扬州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扬州大学,2015 “大学生创新创意导师”,生科院,2016 刘欢(指导本科生)获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2011 王丹(指导本科生)获扬州大学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2011 刘欢(指导本科生)获扬州大学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2012 李桃(指导本科生)获扬州大学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等奖,2016 指导本科生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联赛获得三等奖,2017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科研介绍 主要从事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细胞信号转导、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研究。目前研究领域:番茄中MAPKs应答高温逆境胁迫的作用机制。植物抗逆的分子机理、生理机制和逆境条件下细胞信号转导机理研究是当今植物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生命科学亟待解决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s,MAPKs)是一类参与信号转导的重要蛋白激酶,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针对目前国内外在植物抗高温胁迫研究和信号转导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研究。我们通过gain-of-function和loss-of-function评估番茄叶片中高温活化的SlMPKs与热击蛋白表达、抗氧化损伤、光合作用及番茄耐热性的关系;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及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番茄突变体材料,寻找SlMPKs下游组分,构建高温胁迫下SlMPKs调控的蛋白网络。进一步通过通过酵母双杂(Y2H)、荧光互补(BiFC)和Pull-down等技术找到多个SlMPK1的互作蛋白(靶蛋白),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这一研究有利于我们理解植物响应高温胁迫并调控生理耐热适应性的分子基础,对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农业上植物耐热品种的选育和种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31101092)、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一项(2012T5049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10KJB180010)、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31101093、31201213、31271622)。在SCI源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主要发表在本学科国际学术期刊(Plantphysiology、NewPhytologist、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Planta、EnvironmentalandExperimentalBotany、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等,研究成果被引用多次。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