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潘志国

个人简介

潘志国,男,1977年11月14日生,汉族,山东省夏津人。副教授,工学、管理学双硕士学位。现任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学习工作经历: 1997.09~2001.06山东工程学院设备工程与管理专业本科学习 2001.09~2004.06山东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习 2009.04~2011.03魏恩施蒂芬高等专业学院(德国)农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学习 2004.07至今在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担任教师 社会兼职: 第七届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储运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创新团队成员、青岛农业大学侨联成员。 教学工作: 近年来为本科生主讲了《工程制图》、《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三维实体设计》、《三维机械产品设计》、《计算机绘图基础》等课程。所主讲的《工程制图》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获得校级教学质量奖和微课比赛等奖项5项;主持校级教学研究课题3项,参与4项校级教研课题;主持校级精品课程一项,参与校级省校级课程建设5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3D设计大赛等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32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7项,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指导校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立项8项。 科研工作: (一)主持的科研项目 (1)2018.04~2020.12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山药机械化播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总经费:60万元;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1)2018.01~2019.12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马铃薯标准化种植装备研发与示范,总经费:80万元,位次:2/9; (2)2016.07-2020.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智能控制系统研究,总经费:150万元,位次:7/7; (3)2012.01-2016.1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课题:作物品种株行精密条播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研发与示范,总经费:160万元,位次:5/8; (4)2015.03-2016.10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装备研究,总经费:160万元,位次:5/16 (5)2017.02-2018.12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马铃薯田间管理及智能化联合收获机研究,总经费:80万元,位次:4/14 (6)2017.03-2019.12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小麦玉米两作规模化生产技术装备配置优化研究与验证,总经费:200万元,位次:7/34 (7)2012.04-2014.0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育种试验播种机关键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总经费:60万元,位次:13/17 (8)2016.05-2017.04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小麦产业创新团队建设,总经费:25万元,位次:3/5 (9)2016.05-2020.12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苹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总经费:710万元,位次:14/128 (10)2017.07-2020.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玉米种子繁育高精度智能测产技术装备研究,总经费:90万元,位次:3/6 (11)2016.01-2017.10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马铃薯智能化精密播种技术及装备,总经费:20万元,位次:5/11 (12)2017.07-2019.12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精准苹果套袋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总经费:15万元,位次:6/12 (三)取得的成果介绍 主持、参与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等科研项目13项,申请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22项;获得校级教学质量奖和微课比赛等奖项5项;主持、参与省级和校级教学研究课题7项;主持、参与省级、校级精品课程6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3D设计大赛等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32项,指导校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立项8项。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及以上论文5篇,发表教研论文6篇,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8部,2013年度和2015年度被评为青岛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农业装备设计与研发 (2)根茎类作物生产装备与应用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