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
研究方向 更多 >
一、零维纳米材料的磁电性能研究 二、二维薄膜材料的磁电拓扑性能研究
马嵩 研究员 磁性纳米材料
马嵩,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部研究员,2007年获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博士学位,2007~2009年德国Siegen(锡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2014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erkeley)物理系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员,全国电磁屏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国防科工局会评专家,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材料分会理事,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先进医工融合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辽宁省侨联特聘专家,沈阳市领军人才。主要从事零维纳米材料的磁电性能与二维薄膜材料的磁电拓扑性能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863计划子课题1项,沈阳市揭榜挂帅项目,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及企业项目十余项。在Nat. Commun., Phys. Rev. Lett.,Nano Lett., J. Am. Chem. Soc., Carbon, Nanoscale, Phys. Rev. B (R), Appl. Phys. Lett.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文章他引超2300余次。授权国家专利12项,制定国家标准4项。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师昌绪一等奖,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论文一等奖,创新一等奖及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取得的学术成就包括:首先发现了稀土过渡金属间化合物纳米胶囊的超高低温磁熵变,为20K以下的超低温制冷提供了新材料体系,以介电-软磁构成的壳核纳米胶囊为模型系统,建立了优化电磁波吸收的电磁匹配半定量判据;开发了多种抗菌、防腐多功能吸波材料,为环境适应用性吸波材料开拓了新体系;以软磁Co@C纳米胶囊为前驱体,利用纳米限域作用制备Co3O4燃烧催化剂实现大幅降低甲烷的燃烧温度,为低成本烷烃催化剂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发现了拓扑晶体绝缘体异质结的超大非饱和线性磁电阻现象,为量子自旋器件设件提供了新材料体系;开发了快速免疫检测的超顺磁纳米胶囊体系;自主设计并搭建了研究部第一代用于薄膜磁性测量的直流与交流磁光克尔测量系统(SMOK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