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东伟

个人简介

王东伟,男,1981年4月5日生,汉族,山东省泰安市人,中共党员,教授,工学博士学位。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奖、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农业机械团队第二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荣获全国十佳农机教师、全国优秀农机科普工作者、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奖、第十五届全国“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青岛市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现任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学习工作经历: 2000.09~2004.07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习 2004.09~2007.07云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 2007.07~2010.09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团总支副书记 2010.09~2013.06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 2013.07~2014.11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 2013.07~2014.11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7.03~2018.08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2018.08~至今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教学工作: 近年来为本为农业机械类的研究生、本科生主讲汽车拖拉机学、内燃机构造与原理、高等农业机械管理学、特种农业机械学、农业机械化推广案例等6门主干课程。 主持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重点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教研项目3项。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荣获全国十佳农机教师荣誉称号,连续5年获得青岛农业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1项,“东方红”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特等奖3项,指导的“智能农机创新团队”入选了2015年度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科研工作: (一)主持的科研项目 (1)2016.07~2020.12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花生智能化两段式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总经费:840万元; (2)2017.06~2020.06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总经费:280万元; (3)2011.01~2013.12国家“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大型多功能花生条铺收获机,总经费32万元; (4)2012.01~2016.12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作物品种悬挂式小区机械化条播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总经费:140万元; (5)2018.01-2020.12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体系研究与优化,总经费780万元; (6)2018.01-2020.12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花生智能化两段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总经费200万元; (7)2014.05~2017.05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花生条铺捡拾收获机械一体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总经费20万元; (8)2016.03~2018.12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秧果兼收型花生联合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总经费150万元; (9)2016.05~2018.04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智能化花生挖掘条铺与捡拾收获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总经费100万元; (10)2016.05~2020.05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生产业体系团队建设任务,总经费125万元。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1)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自由申报项目:小区联合收获智能控制装备引进,总经费70万元,位次:9/15; (2)2014.10~2017.10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良种繁育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总经费180万元,位次:4/14; (3)2016.03~2017.12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2行大蒜有序铺放收获机的研制,总经费180万元,位次:2/8; (4)2016.03~2017.12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大蒜打捆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总经费100万元,位次:2/9; (5)2016.03~2017.12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多垄多行花生播种联合作业关键技术与装备机具研发,总经费100万元,位次:3/13; (6)2017.03~2018.12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苹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总经费760万元,位次3/128; (7)2015.04~2016.10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花生机械化种植收获关键技术提升与装备优化,总经费100万元,位次2/16。 (三)取得的成果介绍 在花生大型联合播种、两段收获装备、花生种子脱壳等领域先后取得了5项国际领先和先进的科研成果,构建了我国花生两段收获机械化技术的体系,首次创制出适宜我国不同主产区的花生捡拾联合收获机花生秧果兼收机,创新研发出了16种新型农业装备(5种进入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为我国花生、马铃薯等根茎类作物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另外,研制出秸秆整杆打结的复杂机构,为秸秆的快速打结的奠定了理论基础,依次并研制出海带的快速打结机。共申报专利121项(授权发明51项、实用新型62项),发表论文42篇,多被SCI、EI等收录引用。制定大蒜机械化生产技术等规程2项、编著《现代中国花生栽培》和《农业装备》专著2部。 获奖情况: 先后获得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7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项,2015年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等同科研成果一等奖)1次,2014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8年度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14年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13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2临沂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1年度山东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4年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农业装备设计与研发 (2)根茎类作物生产装备与应用 (3)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

学术兼职

主要社会兼职有: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生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生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山东省种业生产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省根茎类作物生产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花生生产装备分中心主任,兼任山东农业机械学会种业装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山东省农业工程学会学术交流委员会秘书长、山东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畜牧机械分会秘书长、青岛市农业机械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青岛市深松作业办公室专家组成员,青岛市科普专家服务团成员、青岛市科技特派员、青岛市花生生产装备专家工作站专家(青岛人社局)。是根茎类作物生产装备创新研发团队骨干成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