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荣进

个人简介

刘荣进,男,1978年10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导,贵州岑巩人,入选2018年桂林理工大学拔尖人才名单(D类)。任职于桂林理工大学(原桂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教育与工作经历 1998.9-2002.6,桂林工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工学学士学位; 2003.7,桂林工学院,助教; 2003.9-2007.6,桂林工学院,材料学,工学硕士学位; 2007.7,桂林工学院,讲师; 2009.9-2013.12,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工学博士; 2012.12,桂林理工大学,副教授; 2013.7,桂林理工大学,硕导; 2015.2-2016.2,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访问学者(广西高校优秀教师公派出国留学计划资助); 2017.12至今,桂林理工大学,研究员。 二、教学经历 讲授本科生课程:混凝土学、水泥工艺学、计算机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特种水泥、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英语。 指导本科生实习实践:毕业实习、生产实习、认识实习、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 指导研究生:每年1~2人。 三、科研与工程经历 主持和参与了3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完成1项,在研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或子课题6项(完成4项,在研2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级项目7项、参与省部级、地厅级及横向项目共2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中文核心2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8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广西科技特别贡献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成果推广一等奖1项、广西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其他奖项6项。申请发明专利22项,其中以第一、第二发明人获国家专利分别为8项、5项。研究领域为新型混凝土外加剂、固废建材资源化高效利用、高效粉磨节能技术。作为核心参与建设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广西工业废渣建材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绿色海工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及广西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绿色建材、建筑新能源与节能)等省级科研平台。 近年来承担的部分科研、工程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转炉钢渣原位氧化及其熟料烧成化学基础研究(21566008),主持,201601-2019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阴-非离子化混凝土内养护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51202039),主持,201301-201512,201603已结题;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预制构件用高抗蚀硅酸盐水泥基材料组成设计与性能调控技术(2016YFB0303501-02),技术骨干,201607-202004; 4.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复杂海洋环境下高抗蚀建设工程材料开发与示范应用—高抗蚀海工混凝土掺合料开发及其产业化(桂科AA18242007-3),子课题负责人,201810-202109; 5.广西重点研发计划:内养生低阻力水泥混凝土铺面平整度和耐久性提升关键技术研究示范(2017AB53025),子课题负责人,20180101-20201231; 6.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尾矿渣冶炼矿渣环境风险识别和生态化处置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尾矿渣及冶炼废渣无害化预处理与建材资源化关键技术开发(桂科AA17204066-3),技术骨干,201709-202012; 7.广西重点研发计划:原位氧化法生产中高活性钢渣微粉技术研究与示范(桂科AB17129014),技术骨干,201707-202006; 8.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课题:现代混凝土内养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桂科攻1348011-2),主持,2013-2015,201609已结题; 9.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绿色制成技术在高掺量工业废渣混合水泥生产中的示范应用(桂科转12118019-2-15),主持,2012-2013,201402已结题; 1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低收缩保温砂浆的孔结构调控及其热物性研究(2014GXNSFAA118314),主持,201406-201705; 1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耐盐耐碱高释水性混凝土内养护材料的分子设计及性能研究(2012GXNSFBA053157),主持,201201-201412,201507已结题; 12.863计划子课题:多元固废复合制备绿色水泥及混凝土技术与示范--高掺合比工业固废水泥制成清洁生产新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AA06A112),技术负责,201201-201412,201610已结题;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锰渣微区玻化机制及其胶凝性能研究(51162004),技术负责,201201~201512,201603已结题; 14.江西省重点新产品计划课题:混凝土内养护剂(20113CX19900),技术负责,2011~2012; 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废弃混凝土中水泥石相的再生胶凝性研究(51072150),主要参加,2011-2013; 16.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性能水泥绿色制造工艺和装备-高效节能水泥粉磨系统研究(2006BAF02A24),主要参加,2006-2009; 17.广西教育厅高等学校教育改革项目重点项目: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本科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2JGZ119),骨干,2012-2013; 18.国家级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混凝土新型内养护材料研制,担任指导老师(学生:梁永翰、陈海燕、邱建刚),2012年; 科研及教学获奖: 管磨开流选粉节能技术及其水泥绿色制成应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五(2011-F-239-2-01-R05),2011年; 水泥绿色制成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及产业化应用,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排名第五(2014-T-002-05),2014年; 水泥绿色制成关键技术研究及其集成与工业化应用,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五(2010-J-1-003-05),2010年; 水泥绿色制成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应用,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排名十三(2015T-015-1-004-003-R13),2015年; 锰渣制备绿色混凝土掺合料的工业化生产成套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广西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三(2012-F-2-004-03),2012年; 江西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耐碱性混凝土内养护剂,排名第四,鉴定证书号(贑科新鉴字[2012]第47号,2012年; 降低水泥需水性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成果登记号201091018),排名第四,通过广西科技厅组织鉴定,2010年; 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项目名称:基于强度和透水性能的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指导学生:鲍伟平、赵良传、黄超、周林敏),2016年; 中国宁波第三届全球新材料行业大赛(项目名称:多功能混凝土内养护剂,指导学生:李良建、叶维俊、林姗姗等),最具市场前景奖,2016.8; 第四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项目名称:桂林鹏鼎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指导学生:钟子龙),2009年; 桂林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2009年获全区先进班集体),2006~2008年; 五、申请和授权的专利 1.一种互穿网络结构混凝土内养护材料的制备方法(ZL201510838356.7),刘荣进、周睿哲、陈平、赵艳荣、韦家崭、冯昌恒、陈康莉、丁欢,公告申请日:2015-11-26,授权公告日:2018-04-10; 2.一种马来酸酐接枝型聚羧酸保塑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510952562.0),刘荣进、冯昌恒、陈平、韦家崭、赵艳荣、周睿哲、陈康莉、李三破、丁欢,公告申请日:2015-12-19; 3.一种早龄期高保湿混凝土的制备方法(ZL201510260267.9),发明专利,刘荣进、陈平、周睿哲、韦家崭、赵艳荣、冯昌恒、李三破、陈俊,公告申请日:2015-05-21,授权公告日:2018-05-19; 4.一种测试砂浆和混凝土收缩开裂的圆环试模的制造方法(ZL201510287892.2),发明专利,发明人:刘荣进、陈俊、陈平、李三破、赵艳荣、韦家崭、丁欢,公告申请日:2015-05-30,授权公告日:2017-03-22; 5.一种高粘性聚合物凝胶的旋切装置的制造方法(ZL201410263294.7),发明专利,刘荣进、陈俊、陈平、赵艳荣、韦家崭、向玮衡、周睿哲,申请日:2014-06-15,授权公告日:2016-06-23; 6.碱容性高保水混凝土内养护材料的制备方法(ZL20141005770.X),发明专利,刘荣进、陈平、向玮衡、丁庆军、赵艳荣、韦家崭、周睿哲、陈俊,初审合格日:2014-04-04,授权日:2016-08-17; 7.一种保水耐盐耐碱性混凝土内养护剂的制备方法(ZL201110195132.0),发明专利,刘荣进、陈平、唐玲、王英、欧俊、王丙垒、明阳、尚纪歌、郭一锋、杨光耀、马清清,申请日:2011-07-10,授权日:2012-10-10; 8.一种水淬锰渣保温墙体材料的制备方法(ZL201010652463.6),发明专利,刘荣进、陈平、王一靓、刘婷、马帅、李海东、王振军、郭一峰,授权日:2011-08-31; 9.用锰渣-钢渣-石灰石粉做掺合料制备混凝土的方法(ZL201110150789.5),发明专利,陈平、刘荣进、王振军、杨义、欧俊、黄小青、蒋杉平、邓玉莲、明阳、郭一峰,授权日:2013-01-08; 10.锰渣基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ZL200810073692.7),发明专利,陈平、刘荣进、马帅、贾韶辉、安庆锋、李海东、王一靓,授权日:2010-08-04; 11.一种利用火成岩制备混凝土掺合料的方法(ZL200810008733.4),发明专利,陈平、刘荣进、贾韶辉、马帅、安庆锋、李海东、王一靓,授权日:2011-08-03; 12.用玄武岩微粉-矿渣微粉-石灰石粉作掺合料制备混凝土的方法(ZL201210166385.X),发明专利,陈平、马清清、邹小平、刘荣进、韦家崭、赵艳荣,授权日:2013-05-05; 13.一种有机-无机物螯合的凝胶混凝土内养护剂及制备方法(ZL2012100067869),发明专利,吴剑东、熊珂、丁庆军、刘荣进、周玉军,授权日:2013-05-15; 14.高粘性聚合物凝胶的旋切装置(ZL201420315597.4),实用新型专利,刘荣进、陈俊、陈平、赵艳荣、韦家崭、向玮衡、周睿哲,授权日:2014-10-29; 15.测试砂浆和混凝土收缩开裂的圆环试模(ZL201520365599.9),实用新型专利,刘荣进、李青川、陈俊、陈平、龙祖业、赵艳荣、韦家崭、李三破、丁欢、梁海区,授权日:2015-08-25。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教学、科研与技术开发工

学术兼职

兼任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企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青年委员会会员、广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协会混凝土分会会员、广西硅酸盐学会会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