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海翔

个人简介

一、基本情况 男,博士,中共党员,1984年生,湖北荆州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国家级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在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Biodegradation、WaterEnvironmentResearch、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近40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与编制地方标准1部;申请发明专利8项(授权2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桂林理工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二、教育工作经历 2001—2005,桂林工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士 2005—2008,桂林工学院,市政工程,硕士 四、课题项目 (一)主持项目 [1]基于微生物群感效应的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富集动态调控机理与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197,2019年1月—2022年12月),主持,60万 [2]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富集特性及CO2动态调控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68012,2018.1-2021.12),主持,40万 [3]硝酸盐对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中溴酸盐和高氯酸盐去除的影响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8146,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主持,25万 [4]基于CO2为碳源的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同步去除水中氧化性污染物.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GXNSFAA380204,2016.9-2019.8),主持,5万 [5]氢基质自养微生物去除水中重铬酸盐和砷酸盐的机理与方法.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13GXNSFBA019208,2013年4月—2016年3月),主持,5万 [6]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去除水中铬酸盐和砷酸盐的还原机理研究.广西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桂科能1201Z026,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主持,2万 [7]广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现状及运行情况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咨询项目,主持,4万 [8]临桂新区环城水系环境质量评价及综合改善策略研究.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20150127-6,2015年7月—2017年12月),主持,10万 [9]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6JGB229,2016年4月-2018年8月),主持 (二)参与项目 [1]基于再生水循环代谢过程的城市水环境生态风险控制机理与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638006,2017.1-2021.12),参与,280万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8171,高风险农药在会仙岩溶湿地系统中的归趋及其潜在生态风险,2016/01-2019/12,参与,65万元 [3]S-型和J-型浓度-效应关系混合物毒性定量预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407032,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主要参与,25万 [4]蜡状芽孢杆菌与李氏禾协同净化水体Cr(VI)的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08143,2017.1-2019.12),主要参与,22万 [5]氢基质自养微生物去除水中氧化性污染物的机理及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8190,2009年1月-2012年12月),主要参与,50万 [6]剩余污泥发酵产微生物絮凝剂原理及所产絮凝剂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8218,2011年1月—2013年12月),参与,25万 [7]复合膜材料及膜组器的制备和应用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国家“863”计划课题(2009AA062902,2009年1月-2012年12月),参与,300万 [8]李氏禾对铬的超富集特征及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63002,2007年1月-2009年12月),参与,26万 [9]西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识别与风险预警.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3GXNSFEA053002,2013年4月—2017年3月),主要参与,100万 [10]氢气利用对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去除氧化性污染物的影响机理.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6GXNSFBA380207,2016.9-2019.8),主要参与,5万 [11]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的生物降解去除机制研究.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6GXNSFAA380005,2016.9-2019.8),参与,5万 [12]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科技攻关项目(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主要参与,25万 [13]广西中小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技术咨询项目(2014年8月—2015年4月),主要参与,18万 [14]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校环境类专业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2018年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参与 [15]物联网+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2017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参与 [16]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校环境类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2018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8JGZ120),参与 [17]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校企共建互联网+标准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18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2017JGZ131),参与 (三)专著教材 [1]李海翔,林华,陆兰晶,曾鸿鹄.硝基苯类化合物高级氧化与生物还原处理技术研究.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6 [2]刘立恒,林华,李海翔,许立巍.污泥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应用.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2017年04月 (四)行业标准 [1]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技术指南(DB45/T1185-2015)王敦球、刘会娟、曾鸿鹄、刘立恒、林华、游少鸿、白少元、舒小华、宋晓红、李海翔 (五)获奖情况 [1]基于陶瓷平板膜生物反应器(CMBR)的高浓度废水协同处理技术开发与应用.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4/8(张文杰、金樾、孙晓杰、李海翔、常户星、焦淑菲、张圆圆、温锦培),2017.4 [2]认证导向、学科交融、品牌塑造——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5/12(张学洪、曾鸿鹄、林华、王敦球、李海翔、陆燕勤、曹长春、张华、赵文玉、魏彩春、黄海涛、刘立恒),2017.7 [3]专业认证驱动下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职业核心竞争力塑造与提升.桂林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4/12(林华、张学洪、曾鸿鹄、李海翔、陆燕勤、魏彩春、赵文玉、黄海涛、曹长春、张华、王敦球、游少鸿),2016.12 [4]《水处理生物学》——第二十一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三等奖,排名2/3(林华、李海翔、尹珍) [5]《华翔净水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指导老师 [6]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1M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大赛三等奖,优秀指导奖 [7]《“美丽桂林•清洁乡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建议——基于漓江流域95个污水项目调研》.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指导老师 [8]第七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1M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大赛二等奖,优秀指导奖 [9]基于CO2为碳源的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指导老师 (六)专利 [1].莫华涛;李海翔;王蓬;朱晓峰;张康.一种液体采集装置.中国专利:ZL201721885198.1,2018-7-31 [2].凃月;李海翔;姜磊;梅德均;汤传武;吴磊;王敦球.一种模拟表面流湿地反应器.中国专利:ZL201820211192.4,2018-9-5 [3].李海翔;韩亚梅;蒋敏敏;孙戬;姜磊;林华;曾鸿鹄;李向敏;董堃;莫凌云.一种氢自养反硝化菌的驯化培养方法.中国专利:CN201810023452.X,2018-1-10 [4].张学洪;刘杰;李海翔;李向敏;林华;韦威;卢隽;舒小华.一种适用于卡斯特地区重金属尾砂库的复垦方法.中国专利:CN201810342695.X,2018-4-17 [5].李海翔;蒋敏敏;韩亚梅;张欢;林华;张学洪;曾鸿鹄;莫凌云.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水体中氧化性污染物的反应器.中国专利:CN106809959A,2017-06-09 [6].蒋敏敏;李海翔;韩亚梅;张欢;林华;张学洪;曾鸿鹄;莫凌云.一种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去除地下水中高氯酸盐的方法.中国专利:CN106745726A,2017-05-31 [7].韩亚梅;李海翔;蒋敏敏;张欢;林华;张学洪;曾鸿鹄;莫凌云.一种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在去除饮用水中溴酸盐中的应用.中国专利:CN106830362A,2017-06-13 [8].莫凌云;李海翔;蒋敏敏;张欢;林华;游少鸿;张学洪.一种砷还原微生物的驯化培养方法.中国专利,CN105861409A,2016-08-17 六、荣誉称号 [1]桂林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 [2]桂林理工大学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园丁先进个人(2014年) [3]桂林理工大学就业工作先进个人(2014-2015年度) 2008—2011,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博士 2010年8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访学交流 2011—至今,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给水排水教研室,副教授 2012—201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 2012—2013,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挂职锻炼

研究领域

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HaixiangLi,LijieZhou,HuaLin,XiaoyinXu,RenyongJia,SiqingXia*.Dynamicresponseofbiofilmmicrobialecologytopara-chloronitrobenzenebiodegradationinahydrogen-based,denitrifyingandsulfate-reducingmembranebiofilmreactor.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18,643:842-849.(SCI,IF=4.61,2区Top) [2]HaixiangLi,HuaLin,XiaoyinXu,MinminJiang,Chein-ChiChang,SiqingXia*.Simultaneousbioreductionofmultipleoxidizedcontaminantsusingamembranebiofilmreactor.WaterEnvironmentResearch,2017,89(2):178-185. [3]HaixiangLi,ZhiqiangZhang,XiaoyinXu,JunLiang,SiqingXia*.Bioreductionofpara-chloronitrobenzeneinahydrogen-basedhollow-fibermembranebiofilmreactor:effectsofnitrateandsulfate.Biodegradation,2014,25(2):205-215. [4]SiqingXia*,HaixiangLi,ZhiqiangZhang,YanhaoZhang,XinYang,RenyongJia,KangXie,XiaotianXu.Bioreductionofpara-chloronitrobenzeneindrinkingwaterusingacontinuousstirredhydrogen-basedhollowfibermembranebiofilmreactor.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11,192(2):593-598.(SCI,IF=6.434,1区Top) [5]RenyongJia,DanfengJing,HaixiangLi,KangXie,TieshiHuang,ZhiqiangZhang,XiaotianXu,SiqingXia*.Membranebioreactorprocessforremovingselectedantibioticsfromwastewateratdifferentsolidsretentiontimes.FreseniusEnvironmentalBulletin,2011,20(3A):754-763. [6]KangXie,JixiangLi,RenyongJia,HaixiangLi,LiangDuan,XiaotianXu,SiqingXia*.Microbialdiversityandcompositionintwofull-scalewastewatertreatmentplants(wwtps)inShanghai.FreseniusEnvironmentalBulletin,2011,20(6A):1525-1534. [7]SiqingXia*,RenyongJia,FanFeng,KangXie,HaixiangLi,DanfengJing,XiaotianXu.EffectofsolidsretentiontimeonantibioticsremovalperformanceandmicrobialcommunitiesinanA/O-MBRprocess.BioresourceTechnology,2011,106:36-43. [8]SiqingXia,FohuaZhong,YanhaoZhang,HaixiangLi,XinYang.Bio-reductionofnitratefromgroundwaterusingahydrogen-basedmembranebiofilmreactor.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2010,22(2):257-262. [9]KangXie,SiqingXia*,JingSong,ShaliZhu,JixiangLi,HaixiangLi,RenyongJia,XiaotianXu.TheeffectofsalinityonAmmonia-oxidizingbacterialcommunityintheconventionalsequencingbatchreactor(CSBR)andintermittentlyaeratedmembranebioreactor(IAMBR).FreseniusEnvironmentalBulletin,2012,21(1A):153-162. [10]HaixiangLi,FohuaZhong,XinYang,YanhaoZhang,SiqingXia*.Ahydrogen-basedhollow-fibermembranebiofilmreactorusedforCr(VI)removalfromgroundwater.ProceedingsoftheWaterEnvironmentFederation,Biofilms2010,299-308. [11]SiqingXia*,HaixiangLi,FohuaZhong,XinYang,YanhaoZhang.Bio-reductionofpara-chloronitrobenzene(p-CNB)indrinkingwaterusingacontinuousstirringhollowmembranebiofilmreactor.ProceedingsoftheWaterEnvironmentFederation,Biofilms2010,288-298. [12]HaixiangLi,XiaoyinXu,JunLiang,ZhiqiangZhang,KangXie,RenyongJia,XiaotianXu,SiqingXia.Effectofnitrateandsulfateonpara-chloronitrobenzeneremovalfromdrinkingwaterusingamembranebiofilmreactor.IWABiofilmConference2011:ProcessesinBiofilms,27-30October,2011,Shanghai,China. [13]HaixiangLi,SiqingXia,HuaLin,MinminJiang,XiaoyinXu.Simultaneousremovalofmultipleoxidizedcontaminantsindrinkingwaterusingahydrogen-basedhollowfibermembranebiofilmreactor.The6thIWA-ASPIREConference&Exhibition:SustainableWaterEnvironmentandWaterUse,20-24September,2015,Beijing,China. [14]HaixiangLi*,MinminJiang,YameiHan,HuaLin,HonghuZeng.Removalofperchloratefromwaterbyahydrogen-basedmembranebiofilmreactor.15thIWALeadingEdgeConferenceonWaterandWastewaterTechnologies,27-31May,Nanjing,China. [15]韩亚梅,蒋敏敏,李海翔*,张学洪.氢自养菌降解水中溴酸盐和高氯酸盐的影响因素.工业水处理,2018,38(1):31-34. [16]李海翔,张欢,蒋敏敏,韩亚梅,林华,夏四清.氢基质自养微生物还原降解水中溴酸盐的可行性.环境科学研究,2017,30(6):960-966. [17]韩亚梅,蒋敏敏,张欢,李海翔*,张学洪.氢自养反硝化菌降解水中溴酸盐和高氯酸盐的可行性研究.工业安全与环保,2017,43(8):91-94. [18]张欢,蒋敏敏,韩亚梅,李海翔*.氢基质自养微生物去除水中高氯酸盐的可行性研究.环境工程,2017,35:256-260 [19]严俊,张学洪,蒋敏敏,丁洋,陈同斌,李海翔*.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标准条件估值法研究—以广西大环江流域为例.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32(4):577-581. [20]周春林,韦卓,刘忠正,张存款,李海翔*.漓江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给水排水,2016,42:97-101. [21]季梦兰,严俊,林华,张学洪,李海翔*.有色金属矿区农田土壤-水稻镉积累状况及其响应关系研究.生态环境学报,2016,25(6):1039-1046. [22]张学洪,严俊,季梦兰,李海翔*,陈同斌.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生态补偿的农户调查分析_以广西环江为例.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6,36(4),765-770. [23]蒋敏敏,张学洪,张欢,韩亚梅,李海翔*.砷污染水体的微生物处理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工业安全与环保,2016,42(12):55-58. [24]李海翔,林华,游少鸿,徐晓茵,夏四清.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去除对氯硝基苯的影响因素分析,环境科学研究,2015,28(2):304-309. [25]李海翔,林华,游少鸿,徐晓茵,夏四清.pH对氢基质自养微生物还原降解对氯硝基苯的影响,环境科学学报,2015,35(7):2083-2089 [26]林华,李海翔*,游少鸿,李恺,黄小艺.饮用水中氧化性物质的危害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工业安全与环保,2015,41(5):79-81. [27]孙家君,马莉,李海翔,林华,姜彬慧.高效藻类塘处理农村面源污水的试验研究.环境工程,2015,33(1):67-71. [28]季梦兰,严俊,林华,李海翔*.Cr(VI)的微生物还原去除机理与应用研究进展.工业安全与环保,2015,41(12):59-61,72. [29]成官文,李海翔,吴琼芳,韩彪,黄付平,张维维.广西农村连片整治的污水处理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环境工程学报,2015,9(11):5427-5431. [30]韩彪,黄付平,张维维,成官文,李海翔.2011年广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5,35(2):364-369. [31]夏四清,梁郡,李海翔,徐晓茵.利用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同步去除多种污染物.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6):876-881. [32]李海翔,徐晓茵,梁郡,夏四清.氢基质自养微生物还原降解水中对氯硝基苯的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0):2394-2401. [33]李海翔,杨昕,钟佛华,李俊英,夏四清.氢自养生物还原去除地下水中对氯硝基苯(p-CNB)的试验研究.环境工程学报,2011,5(2):62-66. [34]杨昕,夏四清,李海翔,钟佛华.氢自养还原菌去除地下水中硫酸盐的影响因素研究.水处理技术,2010,36(5):38-41. [35]陈同斌,李海翔,雷梅,武斌,宋波,张学洪.植物修复过程中蜈蚣草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动态:5年田间定位试验.环境科学学报,2010,30(2):402-408. [36]杨昕,钟佛华,张彦浩,李海翔.饮用水中氯酚的去除方法研究进展.水处理技术,2010,36(8):21-24. [37]夏四清,杨昕,钟佛华,李海翔.利用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去除地下水中的Cr(Ⅵ).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9):1301-1308. [38]张学洪,陈俊,李海翔,胡澄,梁延鹏,黄海涛,刘杰.铬超富集植物李氏禾对铜的富集特征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7(2):521-524. [39]李海翔,陆燕勤,陈俊,张学洪,胡澄,孙家君,尤延涛,张华.旅游景区污水处理改造工程实例.中国给排水,2007,23(22):27-29. [40]陈俊,张学洪,李海翔,胡澄.生活小区中水回用工程.水处理技术,2007,33(8):88-89. (二)教改论文 [1]李海翔,刘立恒,林华,张军,张华,陆燕勤.专业认证视角下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一体化教学体系探索与构建.教育现代化,2018,5(13):110-112. [2]李海翔,林华,刘立恒,尹珍,曾鸿鹄.基于“认证导向、学科交融、品牌塑造”的地方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中文信息,2018,8:122-123. [3]李海翔,魏彩春,曾鸿鹄.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探析.时代教育,2012,5:35-36. [4]李海翔,曾鸿鹄,林华.基于科研项目培养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探索与实践.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1),40-42. [5]张军,李海翔,魏彩春,游少鸿.地方高校间优质课程资源共享的思考和建议.科教导刊,2014,7:8-9. [6]曹长春;李海翔;曾鸿鹄;林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仿真模拟实验室的建设探讨.教师,2016(10):99-100 [7]陆燕勤,曾鸿鹄,李海翔,林华.融入多元平台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群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教师,2016(10):74-75 [8]赵文玉,林华,李海翔.基于专业评估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教育教学论坛,2016(40):184-185. [9]王燕舞,林华,李海翔,曾鸿鹄.“互联网+”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的几点思考.教育观察,2016(21):95-96,133 [10]曾鸿鹄,林华,李海翔.实践导向下的环境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教育现代化,2016(31):43-44 [11]林华,张军,曾鸿鹄,李海翔.基于协同育人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以桂林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为例.教育现代化,2016(31):26-28 [12]林华,尹珍,李海翔.国际化视野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当地教研论丛,2016(11):18-19

学术兼职

广西第十届土木建筑学会给水排水专业委员、国际水协会(IWA)会员、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秘书资格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