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华

个人简介

一、基本情况 张华,男,博士,中共党员,1974年生,甘肃酒泉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和2005年分别毕业于桂林工学院(现桂林理工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2013年获广西大学制糖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可再生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方向)。2014年10月起,于美国内华达大学里诺分校访学1年。 近年来,主持和作为骨干参加广西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研究课题,并参与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及市政给水排水管网工程咨询、规划、设计10余项。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水处理技术》、《International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参与出版专著1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水污染控制技术-典型案例解析》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课程团队成员,《水污染控制工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团队成员。 三、科研项目 (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项目批准号2018JJF150001);起止时间2019.01-2022.12,参加 (2)广西教育厅项目,教育厅KY2015WZ019,城镇及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起止时间2015.1-2016.12,主持 (3)广西教育厅项目,教育厅KY2015WZ017,典型工业废水处理中的技术研究,起止时间,主持 (4)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桂科攻1598016-1,CMBR技术应用于生活污水中水回用的研究与示范,起止时间2015.1-2017.12,参加 (5)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桂科能1401Z006,磁性活性炭材料制备及其吸附Cr(VI)的研究,起止时间2014.1-2016.12,主持 (6)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桂科合1347004-15,陶瓷平板膜MBR反应器处理高盐度难降解采油废水的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起止时间2013.1-2015.12,参加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3142,李氏禾湿地系统净化水体Cr(VI)的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起止时间2012.1-2016.12,参加 (8)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桂科转1298009-17,高效除油菌群的构建集成技术及其在高盐度难降解含油废水处理的应用,起止时间2012.1-2013.12,参加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8108,Anammox反应器强温室气体N2O产生机理及控制策略研究,起止时间2011.1-2014.12,参加 (10)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桂科攻10124002-2,氧化沟工艺强化除磷技术研究,起止时间2010.1-2012.12,主持 (11)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高排放标准氧化沟处理流程升级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批准号水专项2008ZX07317-002;起止时间2009-2011年),参加 (二)专著译著 (1)王敦球,张学洪,黄明,张华,等.城市小流域水污染控制-桃花江上游来水污染控制技术与示范.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ISBN9787502449278,226页. (三)科研获奖 (1)王敦球,张学洪,彭党聪,曾鸿鹄,白少元,张华,韩芸,梁美娜,刘立恒,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模式研究与应用,广西厅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6 (2)张学洪,解庆林,曾鸿鹄,李艳红,王敦球,游少鸿,张华,高盐度采油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 (四)授权专利 (1)张华,罗柳丹,陆燕勤,朱义年.桉树基磁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中国,ZL201410596141.4

研究领域

(1)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2)环境功能材料制备及水污染控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吴小清,陈文,张华*,等.OTAC改性沸石对废水中Cr(VI)的吸附特性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8,44(11):67~71. (2)张华,张学洪,朱义年,等.柚皮基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作用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39(3):74~79. (3)张华,罗柳丹,张学洪,等.响应面法优化柚皮基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条件[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5,35(3):123-235. (4)黄海艺,张华*,闭建红,等.巴旦木壳活性炭的吸附及其对Cr(Ⅵ)的吸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5,41(12):52-56. (5)罗柳丹,张华*,黄海艺,等.响应面法优化桉树基磁性活性炭吸附Cr(Ⅵ)的条件[J].环境工程,2015,(26):26-30. (6)张华,张学洪,郭周芳,等.微孔曝气氧化沟生物脱氮除磷影响因素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4,40(4):103-106. (7)张华,张学洪,郭周芳,等.微孔曝气Carrousel氧化沟脱氮除磷效果研究[J].环境工程,2014,32(6):57-60. (8)HuangHY,LuoLD,ZhangH*,etal.AdsorptionofCongoRedfromAqueousSolutionsbytheActivatedCarbonsPreparedfromGrapefruitPeel[C].AppliedMechanicsandMaterials.2014,529:3-7.(EI) (9)HuaZHANG,XuehongZHANG,YinianZHU,etal.(2013)."AdsorptionofAs(V)fromAqueousSolutionbytheFe(III)-ImpregnatedSorbentPreparedfromSugarcaneBagasseandApplicabilityofDifferentAdsorptionModels."AppliedMechanicsandMaterials316:509-515.(EI) (10)HuaZHANG,XuehongZHANG,YinianZHU,etal.(2013)."AdsorptionofChromium(VI)fromAqueousSolutionbyAgriculturalWasteDerivedActivatedCarbon."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726:2100-2106.(EI) (11)张华,张学洪,苑守瑞,等.柚皮基活性炭吸附除磷试验[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3,33(2):359-363. (12)张华,张学洪,白少元,等.柚皮活性炭对氨氮吸附性能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2,32(6):56-59. (13)XuS,AdhikariD,HuangR,etal.Biochar-FacilitatedMicrobialReductionofHematite[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16,50(5):2389–95.[ShengnanXu†,DineshAdhikari†,RixiangHuang§,HuaZhang†‡,YuanzhiTang§,EricRoden∥,andYuYang*†].(SCI) (14)ZhuY,ZhangH,ZengH,etal.Adsorptionofchromium(VI)fromaqueoussolutionbytheiron(III)-impregnatedsorbentpreparedfromsugarcanebagasse[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2012,9(3):463-472.(SCI)

学术兼职

现为广西土木建筑学会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