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杨鼎宜

个人简介

学习经历 2012.9—2013.3香港科技大学研修; 2008.3—2011.11扬州大学化学博士后; 2002.3—2007.9东南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 1998.3—2001.10东南大学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 1984.9—1988.6东南大学土木系本科生。 课程教学 本科生教学: [1]土木工程材料 [2]建筑材料与构造 [3]土木工程学科导论 研究生教学: [1]现代土木工程材料 [2]现代微结构测试技术

研究领域

[1]环境友好型砌筑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2]混凝土材料耐久性 [3]热-力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演化规律 [4]水泥混凝土用纤维材料的力学、耐碱性能及其对基体材料性能改善机理 [5]绿色土木工程材料制备技术

主持项目 [1]混凝土中延时钙矾石生长特性以及在其作用下混凝土损伤失效机理的研究(5047803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热-力耦合作用下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演化规律及其微观机理的研究(5157847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乡村建筑用经济型节能复合砌块和空心砖的研发与应用(2006BAJ05B01-04),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 [4]硫酸盐-氯盐-机械荷载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材料损伤的研究(2009CB62320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子课题; [5]自保温污泥陶粒混凝土砌块的研制与应用(2012BAJ20B01-06),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 [6]高性能透水混凝土,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扬州大学人才专项; [7]重组竹-泡沫混凝土组合墙板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8YFD1101002-05),国家“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 参与项目 [1]灌区输水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2006BAD11B0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 [2]纤维水泥混凝土、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服役行为及失效机理研究(2016YFB03031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专利授权 第一发明人专利: [1]发明专利:新老混凝土粘结抗渗实验方法,ZL201010294776.0 [2]发明专利:复合轻质混凝土生态浮岛,ZL201110058859.4 [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相图研制污泥陶粒的方法,ZL201310288321.1 [4]发明专利: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ZL201410288567.3 [5]发明专利:掺入工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再生骨料透水陶粒混凝土及制备,ZL201410812031.7 [6]发明专利:集污水分时取样与透水系数测试为一体的多功能联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ZL201510098903.2 [7]发明专利:一种内嵌陶粒的自锁生态混凝土沟渠护坡,ZL201510103033.3 [8]发明专利:一种镍渣混凝土,ZL201410250898.8 [9]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磨细镍渣和粉煤灰制备混凝土的方法,ZL201410834263.2 [10]发明专利:一种掺镍渣的耐磨混凝土,ZL201410837489.8 [11]发明专利:一种实验室用砂石清洗装置,ZL201510095125.1 [12]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泥与混凝土用纤维单丝拉伸强度测试的方法,ZL201510473541.0[1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泥与混凝土用整束纤维拉伸强度测试的方法,ZL201510473489.9[14]发明专利:一种组合结构生态浮岛,ZL201510949002.X [15]发明专利:用于扫描显微环境的纤维净浆试件成型方法,ZL201410231600.9 [16]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模拟混凝土高温火灾后遇水作用试验的装置及其测试方法,ZL201410231600.9 [17]实用新型:用于扫描显微环境的纤维净浆试件成型模具,ZL201420281119.6,2014 [18]实用新型:一种农田用组合排水暗管,ZL201420414305.2 [19]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导水暗柱,ZL201420414092.3 [20]实用新型:一种农田用组合导水暗柱,ZL201420413762.X [21]实用新型:一种将散形纤维合股形成整束纤维的合股装置,ZL201620496810.5 [22]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用试件制作用模具,ZL201620512882.4 [23]实用新型: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免拆模板,ZL201620776842.0 科研成果获奖 [1]沿海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抗侵蚀与高效施工关键技术,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严酷环境下硫酸盐-氯盐在混凝土中跨尺度传输理论及交互作用机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八完成人 [3]镍渣混凝土,扬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4]镍渣混凝土制备技术,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5]长江中下游稻田氮磷流失综合防控技术及应用,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五完成人 其他成果或表彰 参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1]《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生产工艺技术规程》(JC/T2030-2010),排名第五 [2]国家行业标准《择压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4-2011,参编 [3]《建筑装饰用水磨石》JC/T507-2012,参编 [4]《内衬PVC片材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2280-2014,排名第五 [5]《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安全生产规范》JC/T2351-2016,排名第五 [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GB/T16752-2017,排名第五 [7]《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GB/T22082-2017,排名第五 [8]《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合成纤维标准》GB/T21120-2018,排名第二 [9]《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耐碱玻璃纤维》GB/T38143-2019,排名第二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Ding-yiYang,Jing-jingLuo.Thedamageofconcreteunderflexuralloadingandsaltsolution.ConstructionandBuildingMaterials.36(2012)129–134(SCI) [2]DingyiYang,JunbaoYu,ChaoGao,LeleWang,TaoShen.TheresearchofthebasicpropertiesofCeramisiteconcrete.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598(2012)467-472(EI) [3]LIUYadong,YANGDingyi,WANGLele,Researchonusingsludgetomanufacturelightweightceramsiteandsinteringmechanism.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Vol.689(2013)pp358-362(EI) [4]D.Y.YangandR.Guo.ExperimentalStudyonModulusandHardnessofEttringite[J].ExperimentalTechniques38(2014)6–12(SCI) [5]D.Y.Yang,H.Li,H.Yue,L.J.GeandW.H.Wang.ResearchonNickelSlagPowderAsConcreteMineralAdmixture.AdvanceMaterialsResearchVols.1065-1069(2015)pp1825-1832(EI) [6]YanShen,DingyiYang,MingZhang,JueshiQian.Activesulfate-richbelitesulfoaluminatecement[J].AdvancesinCementResearch,2017,29(4),166–173(SCI) [7]丁苏金,杨鼎宜,王武祥,吴春丽.硫酸钠对生土基粘结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6,35(1):204-208. [8]丁苏金,杨鼎宜,张磊蕾,王武祥.生土基抹面材料改性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7,44(1):34-37. [9]ManZhou,DingyiYang,MostafaFahmiHassanein,JiandongZhang,LinAn.Failureanalysisofhigh-strengthboltsinsteeltrussbridges[J].CivilEngineering.2016,09-21(SCI) [10]刘鑫,杨鼎宜,骆静静,谈永泉,王天琪.高温中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J].混凝土.2018,339(1):31-34 [11]罗洪林,杨鼎宜,周兴宇,单晨晨,刘鑫,赵方粒.不同长径比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力学特性[J].复合材料学报:2019,36(8):1935-1948 [12]刘鑫,杨鼎宜,刘廉,周兴宇,李玉寿.温度-恒载耦合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损伤时变规律及其声发射响应[J].建筑材料学报,2019,22(01):24-30.

学术兼职

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纤维水泥制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理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委员; 美国混凝土协会中国分会理事; 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高性能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 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国家注册审查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