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红汉

个人简介

陈红汉,男,汉族,安徽怀宁人。1985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矿产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或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硕士学位;1995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煤及油气地质学博士学位;1999~2000年在英国Aberdeen大学做ResearchFellow;2006年获湖北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2007年聘为湖北省“楚天学者”;2007~2012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地质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湖北省能源地质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会委员;湖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及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研究;先后主持国家“973”课题、“863”子课题、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油气专项任务各一项、以及多项重大横向科研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创新群体项目一项及创新团队带头人。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SCI论文30余篇,包括AAPGBulletin、MPG和Geofluids等主流刊物;出版专著三部。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获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发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先进个人”。 承担本科生《油气资源导论》、《含烃流体地质》、《专业英语》,研究生《油气成藏动力学》、《资源勘查前沿》,留学生《ReservoirDiagenesisandQualityPrediction》等课程教学工作。 教育经历 EducationBackground 1999.22000.12 英国Aberdeen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研究生(博士后)地质及石油地质系Geofluids团队 2001.92005.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学位煤及油气地质专业 1985.91988.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普查与勘探硕士研究生双硕士学位石油地质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专业 1981.91985.6 武汉地质学院资源勘查工程本科毕业(双)双学士矿产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专业 工作经历 WorkExperience 2005.7至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工程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2.72005.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工程系系主任教授 2001.12002.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工程系系主任副教授 1999.22000.12 英国Aberdeen大学地质及石油地质系ResearchFellow 1995.71999.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工程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1989.12002.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地质及工程系教研室主任讲师 1987.71989.1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地质系支部书记助教湖北省自然科学创新团队 2007~2008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多重戒子储层含烃流体流动检测与模拟》资助。团队成员:陈红汉、赵彦超、叶加仁、关振良、李纯泉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油气成藏过程及年代学:在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流体包裹体和微区微量稳定放射性同位素组成分析,划分油气成藏期次,追踪油气运移路径,恢复古流体压力;运用流体包裹体间接定年与U-Pb、Re-Os和Ar-Ar直接定年相结合方法综合约束油气成藏年龄。 2、盆地深层-超深层走滑断裂控储-控藏机制:走滑断裂带内部构型刻画与露头观测、古流体观测与Na2O-CaO/MgO-CO2/H2S-H2O系统模拟,研究断层体圈闭储层多种岩溶形成机理及油气藏富集机制。 3、细粒沉积物沉积-成岩作用:泥岩和页岩中透明矿物,如碳酸盐纹层、裂缝充填胶结物流体/沥青包裹体观测,为页岩油、气富集机理提供PVTx-t约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