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周益春

个人简介

周益春,男,中共党员,1963年3月5日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6年第二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994年2月至今在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其中于1999年1月至2001年8月在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部作访问教授。1996年7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3月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任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校长。 1994年至今先后讲授了“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高等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材料科学导论”、“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材料固体力学”等本科生课程,以及“材料固体力学”、“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有限元理论”、“断裂力学”等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2005年“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主持人)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其教材被评为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和国家精品教材;2003年“材料固体力学”被评为湖南省研究生精品课程。 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善于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上。2004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培养了一些优秀的学生,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为第一带头人负责的“材料与器件”教研组于2007年获得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于2008年获得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主要从事“铁电薄膜材料与存储器”、“热障涂层的破坏机理与可靠性评价”、“高性能电池外壳材料及薄膜动力电源”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863引导项目,国家国防科工局有关国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重大项目培育项目等部级项目。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发明专利30余项。50余次在国际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在J.Mech.Phys.Solids,Int.J.Plasticity,ActaMater.,Appl.Phys.Lett.,等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在Science,Nature等刊物被他人引用2000余次。组建的“低维材料及其器件力学”和“薄膜材料及其器件力学”分别于2009年获得湖南省首批自然科学创新群体和2010年的教育部创新团队。作为第一学术带头人先后获得“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1998年)二级学科博士点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0年),“力学”学科(2003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2007年)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湖南省重点学科(2012年)、“特种功能薄膜材料”国家地方工程实验室(2012年)、“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年)及“薄膜材料与器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011年)、“XXX材料及应用”湖南省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学习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1981.09-1985.06湘潭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1985.09-1988.04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应用光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1990.10-1994.02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基础力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4.02-1994.06湘潭大学物理系,讲师 1994.07-1996.06湘潭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1995.05-1998.10湘潭大学研究生处处长 1996.06-2002.06湘潭大学物理系,教授 1999.01-2001.08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院附属破坏制御研究所访问教授 2002.06-2005.03湘潭大学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院长。 2003.11-至今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5.02-2016.12湘潭大学副校长 2016.12-至今校长 主讲课程 (1)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材料类专业本科课程,2005年国家精品课程 (2)材料固体力学,材料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2003年湖南省研究生精品课程 (3)材料固体力学,材料类专业本科生课程 (4)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材料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选修课程 (5)有限元理论,材料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选修课程 (6)断裂力学,材料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选修课程 (7)有关讲座课程 获奖情况 (1)政府奖励: [1]热障涂层破坏机理及实验表征方法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4年,排名第一。 [2]无铅铁电薄膜及其器件的失效与性能调制,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1年,排名第一。 [3]金属材料的热破坏与热流变成形,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排名第一。 [4]长脉冲激光破坏机理实验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排名第二。 (2)个人荣誉: [1]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7年 [2]湖南省青年科技奖,1999年 [3]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003年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5年 [5]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提名奖指导教师,2005年 [6]第二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6年 [7]国际功能材料科学家奖,2009年 [8]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指导教师,2010年 (3)教学成果奖 [1]“地方综合性大学材料学科硕士研究生‘综合交叉、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实践”, 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 [2]“地方综合性大学材料学科硕士研究生‘综合交叉、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实践”, 湖南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排名第一 (4)优秀论文奖 [1]应用微喇曼光谱技术预测热障涂层应力场,湖南省仪器仪表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2006年,毛卫国、戴翠英、周益春。 [2]一个钙钛矿铁电薄膜极化电滞回线的理论模型,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8年,杨锋、唐明华、周益春。 [3]基于Pt/Bi3.25Nd0.75Ti3O12/Y2O3/Si结构的铁电场效应晶体管的电学性能, 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08年,唐明华、周益春。 [4]不同V掺杂含量的薄膜的Bi3.15Nd0.85Ti3O12电学性能,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8年,叶志、唐明华、周益春。 [5]热循环条件下热障涂层系统残余应力场变化规律的预测模型,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8年,毛卫国、周益春、杨丽。 [6]镍薄膜压痕蠕变行为的尺度依赖性,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2010年,马增胜、龙士国、周益春。 [7]不同绝缘层厚度对Pt/SrBi2Ta2O9/HfO2/Si结构的电容-电压和保持性能的影响, 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10年,唐明华、孙中华、周益春。 [8]热障涂层失效过程的声发射实时检测,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2010年,杨丽、周益春、毛卫国。 [9]Damageevolutionandrupturetimepredictioninthermalbarriercoatings subjectedtocyclicheatingandcooling:anacousticemissionmethod, 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012年,杨丽、周益春、卢春生。 [10]基于基底和尺度效应下的金属膜/基体系的本征硬度,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2014年,马增胜、周益春、龙士国。 (5)成果登记 [1]化学电源关键材料的热-力-电-化性能研究,教育部科技成果完成者,2012年,排名第一 科研项目 [1]动力电源关键薄膜材料的工程化研究(编号:2009FJ1002),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1250万元(省拨经费500万元),2009年-2011年 [2]低维材料与器件力学(编号:09JJ7004),湖南省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计划项目,50万元,2010年-2012年 [3]铁电薄膜及其存储器中界面与应变效应的研究(编号:1103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55万元,2011年-2014年 [4]热障涂层试验模拟系统的研制及其在制备工艺参数优化中的应用研究(编号:511721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2万元,2012年-2015年 [5]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涡轮叶片冲蚀的破坏机制研究(编号:2012430111000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2万元,2012年-2014年 [6]镍钴二元合金材料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编号:2012GK4075),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万元,2012年-2014年 [7]XXX国家国防科工局项目,220万元,2013年-2015年 [8]XXX国家国防科工局项目,250万元,2014年-2016年 [9]热障涂层损伤机理的热力化耦合理论与表征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年-2020年 更多科研项目欢迎访问周益春教授个人主页 著作 [1]材料固体力学(上下册,师昌绪先生作序),科学出版社,2005年,排名第一 [2]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黄伯云作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排名第一 [3]Micro-andMacroMechanicalPropertiesofMaterials,CRCPress,2013年,排名第一 [4]MechanicsandMaterialEngineeringforScienceandExperiments,SciencePress,NewYorkLtd.,2001年,排名第一 [5]新材料科学及其实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排名第二 [6]首届留日中国学者21世纪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年,排名第六 [7]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实验指导,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排名第三

研究领域

“铁电薄膜材料与存储器”、“热障涂层的破坏机理与可靠性评价”、“高性能电池外壳材料及薄膜动力电源”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Y.Zhang,X.L.Zhong,M.Vopson,J.B.WangandY.C.Zhou.Thermallyactivatedpolarizationdynamicsundertheeffectsoflatticemismatchstrainandexternalstressinferroelectricfilm,JournalofAppliedPhysics,2012,112(1):014112. [2]L.Yang,Z.C.Zhong,J.You,Q.M.Zhang,Y.C.Zhou,W.Z.Tang.Acousticemissionevaluationoffracturecharacteristicsinthermalbarriercoatingsunderbending.SurfaceandCoatingsTechnology,2013,232:710–718. [3]X.S.Yang,J.Wan,C.Y.Dai,Y.Zhang,W.G.Mao,Y.C.Zhou,C.Lu.Finiteelementanalysisofcrackpropagationandfracturemechanicalpropertiesoffreestanding8wt.%Y2O3–ZrO2coatings.SurfaceandCoatingsTechnology,2013,223:87-91. [4]Q.Yang,J.X.Cao,Y.Ma,Y.C.Zhou,X.J.LouandJ.Yang.InterfaceeffectonthemagnitudeandstabilityofferroelectricpolarizationinultrathinPbTiO3filmsfromfirst-principlesstudy,JournalofAppliedPhysics,2013,114,034109. [5]Q.Yang,J.X.Cao,Y.MaandY.C.Zhou.Firstprinciplesstudyofpolarization-straincouplinginSrBi2Ta2O9,AIPAdvances,2013,3:052134. [6]Q.Yang.,J.X.Cao,Y.Ma,Y.C.Zhou,L.M.JiangandX.L.Zhong.Straineffectsonformationandmigrationenergiesofoxygenvacancyinperovskiteferroelectrics:afirst-principlesstudy,JournalofAppliedPhysics,2013,113(18):184110. [7]L.Yang,H.S.Kang,Y.C.Zhou,L.M.He,C.Lu.Intelligentdiscriminationoffailuremodesinthermalbarriercoatings:wavelettransformandneuralnetworkanalysisofacousticemissionsignals.ExperimentalMechanics,2014:1-10. [8]L.Yang,Z.C.Zhong,Y.C.Zhou,C.Lu.Quantitativeassessmentofthesurfacecrackdensityinthermalbarriercoatings.ActaMechanicaSinica,2014,30:167-174. [9]L.Yang,Q.X.Liu,Y.C.Zhou,W.G.Mao,C.Lu.Finiteelementsimulationonthermalfatigueofaturbinebladewiththermalbarriercoatings.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andTechnology,2014,30:371-380. [10]M.Zhou,W.B.Yao,X.S.Yang,Z.B.Peng,K.K.Li,C.Y.Dai,W.G.Mao,Y.C.Zhou,C.Lu.In-situandreal-timetestsonthedamageevolutionandfractureofthermalbarriercoatingsundertension:Acoupledacousticemissionanddigitalimagecorrelationmethod.SurfaceandCoatingsTechnology,2014,240:40-47. [11]W.Zhu,L.Yang,J.W.Guo,Y.C.Zhou,C.Lu.Numericalstudyoninteractionofsurfacecrackingandinterfacialdelaminationinthermalbarriercoatingsundertension.AppliedSurfaceScience,2014,315:292-298. [12]W.Zhu,Y.C.Zhou,J.W.Guo,L.Yang,C.Lu.QuantitativecharacterizationoftheinterfacialadhesionofNithinfilmsonsteelsubstrates:acompression-inducedbucklingdelaminationtest.JournaloftheMechanicsandPhysicsofSolids,2015,74:19-37 [13]W.Zhu,L.Yang,J.W.Guo,Y.C.Zhou,C.Lu.Determinationofinterfacialadhesionenergiesofthermalbarriercoatingsbycompressiontestcombinedwithacohesivezonefiniteelementmodel.InternationalJournalofPlasticity,2015,64:76-87.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