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敖日格乐

个人简介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生产学博士授权点学科主任、内蒙古现代农牧业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 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畜牧系(现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同年留学任教。 1980~1985年:内蒙古农牧学院畜牧系学习,获得学士学位。 1995~1996年:日本酪农学院大学和日本农林水产省实验牧场进修,从事奶牛饲养管理与原料乳品质提高技术的研究工作。 1998~2000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生,从事家畜(半野生日本和牛)野生动物管理以及遗传资源的研究工作。 2000~2003年:日本歧阜大学大学院(所属大学:日本信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事日本黑色和牛的放牧生理生态及营养调控的研究工作,获得生物生产科学博士学位。 讲授课程:本科生:牛生产学、动物行为学、动物生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动物行为与福利专题、动物科学研究技术与方法、动物营养与安全生产专题等课程。 研究工作:以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特色奶牛、肉牛研究为主攻方向,研究肉牛选育提高与创新利用、肉牛奶牛营养调控与饲草资源开发、繁殖母牛饲养技术与繁殖力提高、牛肠道菌群的定植对营养物质代谢与产品品质的影响机理、环境应激对牛生理机能与动物行为的影响、肉牛育肥技术与产品安全调控、疾病防控与安全生产、牛肉产品品质与分割加工、牛粪尿资源的利用与评价、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形成稳定的研究领域。 主持研究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3项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等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包括SCI)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20余篇。 主要主持科研项目: 1、内蒙古现代农牧业肉牛产业科技服务体系项目,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 2、内蒙古现代肉牛产业与科技发展技术路线图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3、蒙古牛选育提高与创新利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4、优质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核心技术研究与示范,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公关项目。 5、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项目。 6、呼伦贝尔肉牛新品系选育与健康养殖技术的创新与集成研究,企业横向科研项目。 7、肠道中寄生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奶牛免疫机能的影响规律及其无害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8、牛源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的不同生长期对宿主作用机理及其减少排放污染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9、酸马奶微生物代谢物对犊牛肠道微生物组定植及致病菌减排作用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0、荷斯坦奶牛在双翅目昆虫活动期诱发社会性聚群行为的机制和危害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1、双翅目昆虫应激诱发牛行为反应为应激参数衡量应激对生理机能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2、双翅目寄生性昆虫影响内蒙古草原牛的内分泌及行为的研究,国家教育部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13、建立生态型奶牛场粪尿处理与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奶业重大专项子课题。 获奖情况: 1987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获首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奖,2011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获赤峰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年获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2014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2015年荣获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科技育人”先进称号,2016年荣获内蒙古农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称号。 参编教材: 主编,动物生理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主编,反刍动物生产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参编,牛生产学,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肉牛产业研究与产品品质调控

学术兼职

1、内蒙古现代农牧业肉牛产业科技服务体系,首席专家。 2、中国农学会秸秆养畜研究会,常务理事。 3、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常务理事。 4、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理事。 5、国家学生奶评审专家。 6、中国奶业协会,理事。 7、内蒙古畜牧学会,副秘书长。 8、内蒙古奶业协会,常务理事,专家组副组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