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孙在

个人简介

1971生,重庆人,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工程博士。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教育厅项目主持人,参与多个横向科技课题。 1991-199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热能工程 1995-199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工程热物理 1998-2001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工程师 2002-2007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环境工程 2007-今,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在研课题 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催化降低柴油机PM和NOx排放的机理(503760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亚微米及纳米颗粒两相湍流的研究(11132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微流体中纳米颗粒的电动力学研究(10902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河水体典型POPs的分布和扩散特性及迁移规律研究(Z50501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 杭州市超细微粒浓度粒径谱及其传输动力学机理研究(Y6090607)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燃煤超细微粒生成机理与分离技术研究(Y200805909)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燃煤超细微粒的生成与控制机理研究(10972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研究领域

大气污染传输及控制气溶胶动力学节能与环保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孙在, 陈秋方, 蔡志良. 超细颗粒通过建筑狭缝的传输特性研究 [J]. 环境科学, 2015, 36(4): 88-94. [2] 孙在, 谢小芳, 杨文俊, et al. 煤燃烧超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数浓度排放特征试验 [J].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4(12): 3126-32. [3] Yang Wen-Jun, Sun Zai, Xie Xiao-Fang, et al. 香烟和蚊香超细微粒粒径谱特征 [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13, 24(4): 398-402. [4] 孙在, 罗涌, 孙斌伟, et al. 管式电除尘器的实验研究 [J]. 能源研究与利用, 1999, 1(27-30. [5] 罗马吉, 黄震, 乔信起, et al. 隧道火灾的CFD数值模拟; proceedings of the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会议, 上海, F, 2003 [C]. [6] 孙在, 黄震, 王嘉松, et al. 城市街道峡谷内PM_(2.5)空间分布特征的实验研究; proceedings of the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 北京, F, 2005 [C].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7] Sun Zai, Huang Zhen, Wang Jia-So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ndoor airflow and particle resuspension caused by person moving [J]. Indoor Air, 2006, (Submitted)( [8] Sun Zai, Huang Zhen, Wang  Jia Song. Studies on the size distribution, number and mass emission factors of candle particles characterized by modes of burning [J].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2006, 37(11): 1484-96. [9] 孙在, 黄震, 王嘉松. 气溶胶细微颗粒物的传输机理研究; proceedings of the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际论坛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 江苏省苏州市, F, 2006 [C].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10] 孙在, 黄震, 王嘉松. 机动车尾气在不同街道峡谷组合的稀释与扩散研究; proceedings of the 第一届近代空气动力学与气动热力学会议, 四川省绵阳市, F, 2006 [C]. [11] 孙在, 黄震, 王嘉松. 封闭腔体内气溶胶的数量粒径谱演变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J]. 科学通报, 2006, 52(3): 268-72. [12] Sun Zai, Huang Zhen, Wang Jia-Song. Experimental and model studies on number and size spectrum evolutions of aerosol particles within a chamber [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 53(10): 1302-6. [13] 李孝禄, 孙在, 徐立军, et al. 一种用于柴油和二甲醚的双层喷射喷油器. 2007. [14] 孙在, 黄震, 王嘉松. 室内空气流动的直接数值模拟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7, 41(5): 677-80. [15] 孙在, 黄震, 王嘉松. 亚微米颗粒物的沉积与凝并的模拟与实验研究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7, 41(10): 1710-3. [16] 孙在, 黄震, 王嘉松. 蜡烛燃烧产生的亚微米颗粒物的数量排放因子的实验方法研究 [J]. 环境化学, 2007, 26(3): 290-4. [17] 孙在, 黄震, 王嘉松. 室内ETS亚微米颗粒物的数量粒径谱与质量粒径谱演变; proceedings of the 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 广州, F, 2007 [C]. [18] 孙在, 苏中地, 张洪军, et al. 香烟燃烧产生的亚微米颗粒物动态粒径谱特征 [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7, 29(2): 343-6. [19] 李孝禄, 王君, 李迎, et al. 一种内置正温度系数陶瓷加热材料的喷油器. 2008. [20] 孙在, 余广鑫, 郭美, et al. 乒乓球弧圈球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及其飞行轨迹的仿真分析 [J]. 体育科学, 2008, 28(4): 69-71. [21] 孙在, 黄震. 环境纳米气溶胶粒径谱的测试机理与应用分析 [J]. 仪器仪表学报, 2009, 30(6): 346-9. [22] Sun Zai, Fu Zhi-Min. Pollutant dilution and diffusion in urban street canyon neighboring streets; proceedings of the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 Mechanics Guangzhou, China, F, 2011 [C]. [23] 付志民, 孙在, 杨文俊, et al. 街道峡谷内细微颗粒物扩散特性的DPM数值模拟 [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11, 22(4): 322-6. [24] 付志民, 孙在, 贾峥, et al. 杭州市超细微粒数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 [J].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012(48): 259-64. [25] 文一章, 孙在, 邓川. 杭州市下沙地区PM2.5浓度监测与分析 [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12, 23(3): 279-83. [26] 陈秋方, 孙在. 一种车辆挡风玻璃除雾装置: 中国, ZL 2013 2 01900986.4 [P]. 2013. [27] 付志民, 孙在. 一种自动除雾眼睛: 中国, ZL201320205083.9 [P]. 2013. [28] 谢小芳, 孙在, 付志民, et al. 杭州市大气超细颗粒数浓度谱季节性特征 [J]. 环境科学, 2013, 34(2): 434-40. [29] 杨文俊, 孙在. 一种电源插座: 中国, ZL201320190965.2 [P]. 2013. [30] 杨文俊, 孙在. 一种热水瓶盖: 中国, ZL201320190988.3 [P]. 2013. [31] 杨文俊, 孙在, 谢小芳, et al. 香烟和蚊香超细微粒粒径谱特征 [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13, 24(4): 398-402. [32] 陈秋方, 孙在, 谢小芳. 杭州灰霾天气超细颗粒浓度分布特征 [J]. 环境科学, 2014, 35(8): 2851-6. [33] 陆叶强, 陈秋方, 孙在, et al. 汽车排放超细微粒数浓度及粒径谱特征的实验研究 [J]. 环境科学, 2014, 35(9): 3309-14. [34] 谢小芳, 孙在, 杨文俊. 杭州市春季大气超细颗粒物粒径谱分布特征 [J]. 环境科学, 2014, 35(2): 436-41. [35] 孙在, 杨文俊, 谢小芳, et al. 煤燃烧超细微粒粒径谱演变及排放因子的实验研究 [J]. 环境科学, 2014, 35(12): 81-7. [36] 孙在. 室内燃烧源细微颗粒物的传输机理研究 [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07. [37] 孙在. 数值模拟机动车尾气在街道峡谷内的稀释与扩散 [J]. 数值计算与工程仿真, 2006, 1(12): 26-33.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