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万延见

个人简介

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浙江大学博士。系国际TRIZ协会认证三级专家,国家三级创新工程师,国家一级创新培训师、咨询师,浙江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基地主要师资成员、咨询专家,中国计量大学污泥处理装备创新研究团队核心成员。近年来,一直从事创新设计理论、方法及工具应用,以及污泥处理工艺及装备、非标自动化生产线改造等多个方向的研究。作为主要参研人员,主持或参与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多个课题;作为主要参编人员,参与编写科技部创新方法培训专用教材和“十二五”规划教材各一部,申请发明专利六十余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二十四项,并在国际国内各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在研课题 1.浙江省创新方法推广与应用示范----面向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方法咨询服务研究,2016-2018,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8万,主持; 2.具有认知机理的产品概念设计过程规划与方法应用研究,2014-2016,中国计量大学科研启动项目,2万,主持; 3.高精度黄铜带多加工工位自动化改造规划设计,企业委托项目,2019-2020,5万,主持; 4.高木质化植物茎干自动切片装置研制,企业委托项目,2019-2020,2万,主持; 5.番茄果实串收获机器人采摘机理与方法研究,2016-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万,参与; 6.电镀污泥深度脱水干化成套设备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工业类重点项目,2015-2017,48万,第二; 7.污水CAST池污泥层均衡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企业委托项目,2015-2017,40万,第二。 8.市政污泥超高压压滤电渗透耦合脱水及低温干化技术研究,2017-2018,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项目,15万,参与,第三; 获奖情况 1.TRIZ理论融入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2015年中国计量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基于“语言”教学理念的工程图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综述,2015年中国计量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 1.具有认知机理的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信息管理与控制策略研究,2016-2017,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立项课题,1万,主持;

研究领域

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理论、方法及应用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及装备产品质量设计与创新机电装备设计及控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学术论文: 1.An ultrahigh-pressure filtration and device design and optimize study on high dry dewatering on sludge, 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7(1): 129-137.(SCI源刊,IF:2.078) 2.一种驱动市场导向式产品创新设计方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7,23(7):1369-1376.(EI: 20174304303673) 3.基于认知多方法集成式产品创新设计方法及实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20(6): 1267-1275. (EI:20142917960112)  4.基于创新认知思维过程多参与者协同创新设计研究,四川大学学报,2013,45(6):176-184. (EI:20140117166651) 5.功能需求内生式产品创新设计方法及其实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19(2): 235-243.(EI:20131416174855) 6.Research on Method of Product Innovation Based on Migrating Function,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3,(278-280):2269-2273. (EI: 20130615997721) 7.基于TRIZ方法的缝纫机正倒缝切换装置创新设计,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7,12(12):143-146. 8.基于ARIZ的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创新设计,工程设计学报,2017,24(1):34-39. 9.基于耦合强度和模糊设计结构矩阵的多学科解耦规划方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199(7):1447-1455. (EI: 20133516670747) 10.一种支持多利益相关者协商的复杂产品概念设计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2,44(5):226-232. (EI:20124815724169) 11.元模型的复杂产品多学科信息建模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3,25(10): 1540-1548+1556. (EI:20134817030530) 12.CAST反应池底污泥均衡化技术及设备配置研究,环境工程学报,2017,11(8):4571-4576. 主要发明专利: 1.污泥干燥机[P].CN201710315127.6,2017.5.5. 2.翻板阀及分料系统[P].CN201710483142.1,2017.6.22. 3.水果摘取设备及方法[P].CN201710815261.2,2017.9.12. 4.一种导盲车[P].CN201710424888.5,2017.6.7. 5.基于双体式污水污泥深度脱水装置的脱水方法.CN201510259572.6,2015.8.26. 6.污水污泥二次深度脱水装置.CN201510259535.5,2015.8.26. 7.双体式污水污泥深度脱水装置.CN201510259539.3,2015.8.26. 8.污水污泥超高压脱水装置.CN201510133112.9,2015.8.5. 9.超高压污水污泥深度脱水方法.CN2015101331 -14.8,2015.8.5. 10.超高压污水污泥深度脱水装置.CN2015101331 -50.4,2015.7.29. 11.基于污水污泥二次深度脱水装置的脱水方法.CN201510259560.3,2015.9.23. 12.气体氧化污水污泥多级脱水装置[P].CN201511015336.6,2015.12.31.

学术兼职

兼任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计量大学上虞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浙江省发明协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