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熊静波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1996年重庆医科大学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1996.9-2005.10,先后任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讲师和副教授;1998-2001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和爱因斯坦医学院长岛犹太医学中心作博士后; 2005.11-2008.10,任香港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研究助理教授;2005.11-现在,先后任南方医科大学副教授和教授。 两个研究方向的介绍如下:乳腺癌转移是高度复杂的过程,包括肿瘤细胞的脱落、侵袭临近组织,穿入和穿出血液或淋巴系统、定位到特定部位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继发瘤等步骤,每一步骤又涉及复杂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机制。乳腺癌转移是乳腺癌恶性程度的主要特征,是判断乳腺癌病人愈后的重要指标,是肿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本人的研究兴趣是肿瘤转移相关蛋白Ezrin。Ezrin是胞细胞膜和细胞骨架之间的连接分子,研究表明,Ezrin在乳腺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Ezrin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钙黏蛋白等蛋白的结合参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基质的粘附,从而参与癌细胞的迁移。尽管已经对Ezrin参与肿瘤转移的机制有一定的了解,但Ezrin参与癌转移的机制还有待深入。深入研究乳癌转移的机制,有助于发现性新的药物靶点,筛选和设计抗肿瘤转移新药。 乳腺癌干细胞是存在于乳腺癌组织或乳腺瘤细胞系中数量很少的细胞亚群,少量乳腺癌干细胞就足以在免疫缺陷小鼠形成肿瘤。乳腺癌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特征。乳腺癌干细胞通过自我更新,使乳腺癌干细胞的成瘤性得以保持,通过分化形成癌组织中所有不同表型的非乳腺癌干细胞,是癌组织异质性的基础。乳腺癌干细胞与乳腺癌的转移和复发有关,与乳腺癌对放疗和化疗的抵抗性有关。研发出防治乳腺癌转移复发的新药。 主持课题 序号 课题名称 项目来源 资助金额 起止年份 1 Ezrin新结合蛋白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抑制其结合的抗转移新药筛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60万 2012.01-2015.12 2 5-杂氮-2'-脱氧胞苷对乳腺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的抑制及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3万 2011.01-2013.12 3 BRCA1对黄体酮受体的调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3万 2005.01-2007.12

研究领域

1、乳腺癌转移机制  2、乳腺癌干细胞生物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代表性著作/论文 1. 邵文凤,李福喜,唐芮,于晓然,温桥生,余焱林,熊静波*. Nanog通过升高PKCɛ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6, 36(5):639-644 2. 彭黎,李福喜,邵文凤,熊静波*. 曲古菌素A抑制乳腺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 33(10):1421-1426 3. 梁文颖,熊静波*. 5-氮杂-2’-脱氧胞苷诱导乳腺癌细胞自噬与DNA损伤相关联. 肿瘤 2012 , 32(7):495-500 4. Xiong J*, Epstein RJ. Growth inhibition of human cancer cells by 5-aza-2’-deoxycytidine does not correlate with its effects on INK4a/ARF expression and initial promoter methylation status. Mol Cancer Ther. 2009,8(4) 779-785 (corresponding author) (IF5.003) 5. Xiong J, Fan S, Meng Q, Wang C, Zhou J, Zafote B, Goldgerg ID, Pestell RG, Rosen EM. BRCA1 Inhibition of Telomerase activity in Cultured Cells. Mol Cell Biol. 2003, 23(23):8668-8690(IF8.84) 6. Xiong J, Kang K, Liu L, Yoshida Y, Cooper KD, Ghannoum MA. Live Candida albicans, but not Candida krusei, selectively fails to induce human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IL-12 and IFN-Y production. Infection and Immunity. 2000, 68(5) 2464-2469(IF4.2)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