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胡正义

个人简介

招生信息 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 083001-环境科学 090301-土壤学 083002-环境工程 招生方向 土壤环境化学与污染控制 土壤氮磷淋失阻控机制与措施 面源污染控制 教育背景 1993-09--1996-07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博士生 学历 研究生 学位 博士 出国学习工作 1998年5月25日-1998年7月25日,在中科院和瑞典皇家科学院资助下,应Gunila.Oberg博士邀请访问瑞典Linkoping大学水环境科学系,从事农田和森林土壤有机卤素比较合作研究 1999年12月1日-2000年2月10日,在中科院资助下,应EwaldSchnug教授邀请,以高访身份到德国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土壤研究所从事中国水稻土养分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00年2月27日-2001年2月27日,在英国洛桑试验站国际基金资助下,应SteveMcGrath教授和FangjieZhao博士邀请访问英国洛桑试验站,并从事用稳定性硫同位素技术定量研究大气沉降向中国土壤硫输入和石灰性土壤难溶硫的生物有效性及其调控等研究 2001年5月21日-2002年11月21日,在德国马普学会资助下,应EwaldSchung教授邀请,以马普教授身份在德国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土壤研究所从事土壤硫素根际行为等研究 2001年9月访问瑞士 2006年1月访问泰国 2007年12月访问澳大利亚 2008年9月访问日本 2009年3月访问丹麦 2009年11月访问德国 2011年2月访问瑞士 2011年5月访问德国汉堡科技大学 2011年8月访问丹麦 2012年3月访问摩洛哥 2012年4月访问古巴参加肥料国际科学研讨会 2013年5月访问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参加“磷持续性研究协调网络讨论会 2013年8月访问芬兰参加肥料国际科学研讨会 2014年1月访问美国参加2014年磷资源可持续利用国际峰会及全球磷供需多学科研讨会 2014年10月访问巴西参加国际肥料科学中心第16次国际肥料会议 工作简历 2007-01~现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1998-09~2006-1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奖励信息 (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首届“我最喜爱的研究生课程主讲教师”荣誉称号,,研究所(学校),201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优秀课程,,其他,2011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个人,,研究所(学校),2010 (4)大气硫素和氮素的迁移沉降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二等奖,部委级,2010 (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个人,,研究所(学校),2009 (6)集约化农区氮磷污染负荷解析与污染防控模式,三等奖,部委级,2009 (7)中国农业硫研究,一等奖,其他,2008 (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优秀课程,,其他,2008 (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个人,,研究所(学校),2008 (10)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省级,2007 (11)太湖河网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及其应用,二等奖,省级,2006

研究领域

土壤化学、面源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土壤环境化学

专利成果 (1)旱地渗漏水采集器,发明,2006,第2作者,专利号:200610037907.0 (2)菜地土壤氮磷径流控制生态拦截方法,发明,2006,第1作者,专利号:200610037908.5 (3)一种生态沟渠污水净化方法,发明,2006,第1作者,专利号:200610097845.2 (4)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源头分离处理并资源化方法,发明,2009,第1作者,专利号:ZL200910087882.9 (5)一种生活污水中的氮磷离子分离提取并资源化方法,发明,2011,第1作者,专利号:ZL201110211703.5 (6)一种原位修复DDTs污染土壤的方法,发明,2011,第1作者,专利号:ZL201110212003.8 (7)一种生物炭包膜尿素配方及制备方法,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201410286966.6 (8)一种去除煤层气产出水污染物的可移动动式低压反渗透装置,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201410286968.5 (9)一种去除煤层气产出水氟离子的改性活性氧化铝制备方法,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201410286967.0 科研项目 序号:1 项目名称:石灰性土壤硫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 项目编号:49801011 项目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学科领域:土壤学 下达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支持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项目经费:14.0万元 起止时间:1999年1月-2001年12月 担任角色:主持人 角色排序:第一 序号:2 项目名称:大气干沉降向农田生态系统输入营养元素的定量研究 项目编号:49771051 项目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学科领域:土壤学 下达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支持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经费:16.0万元 起止时间:1998年1月-2000年12月 担任角色:主要实施人 角色排序:第一参加人 序号:3 项目名称:稀土农用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 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 学科领域:生态学与环境化学 下达单位:国家自然基金委 支持单位:国家自然基金委 项目经费:90万元 起止时间:1998年1月-2000年12月 担任角色:一般参加人 角色排序:第四参加人 序号:4 项目名称:红壤地区大气硫沉降对农田生态系统硫循环的影响 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中科院红壤生态试验站基金项目 学科领域:农田生态学 下达单位:中科院红壤生态试验站 支持单位:中科院红壤生态试验站 项目经费:1.4万元 起止时间:1999年1月-2001年12月 担任角色:主持人 角色排序:第一 序号:5 项目名称:大气干湿沉降硫输入对农田系统硫循环的影响 项目编号:971523Ba 项目类别:中国科学院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室基金 学科领域:土壤学 下达单位:中国科学院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室 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室 项目经费:3.00万元 起止时间:1997年12月-1999年12月 担任角色:主要实施人 角色排序:第一参加人 序号:6 项目名称:农产品中磷经喂食-堆腐再利用对土壤磷库发展变化的影响研究 项目编号:971534Ba 项目类别:中国科学院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室基金 学科领域:土壤学 下达单位:中国科学院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室 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室 项目经费:3.00万元 起止时间:1997年12月-1999年12月 担任角色:第二主持人 角色排序:第二 序号:7 项目名称:中国农业硫肥有效施用研究 项目编号:970208 项目类别:国际合作 学科领域:农业化学 下达单位:美国硫研究所 支持单位:美国硫研究所 项目经费:24.8万元 起止时间:1997年5月-1999年5月 担任角色:主要实施人 角色排序:第二参加人 序号:8 项目名称:中国红壤地区油菜施硫效应研究 项目编号:980203 项目类别:国际合作 学科领域:农业化学 下达单位:加拿大FernaSulferWorksInc. 支持单位:加拿大 项目经费:14.4万元 起止时间:1997年9月-2000年9月 担任角色:主要实施人 角色排序:第一参加人 序号:9 项目名称:石灰性土壤硫素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开放台站 学科领域:农业化学 下达单位:农业部植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 支持单位:农业部 项目经费:1.5万元 起止时间:1999年9月-2000年9月 担任角色:主持人 角色排序:第一 序号:10 项目名称:元素硫在植物叶面的化学行为及其生态效应 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国际合作 学科领域:农业化学 下达单位:加拿大雅仕公司支持单位:加拿大 项目经费:14万元 起止时间:1998年9月-2002年9月 担任角色:主要实施人 角色排序:第一参加人(2)、 序号:11 项目名称:杨树产业丰产模式中土壤培肥技术与示范推广 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 学科领域:土壤肥力 下达单位:江苏省林业厅 支持单位:江苏省林业厅 项目经费:90万元 起止时间:2003年9月-2005年9月 担任角色:参加 角色排序:第三 序号:12 项目名称:大气氮、硫沉降对不同植被下红壤物质循环的影响及生态效应 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中科院创新基金 学科领域:土壤化学 下达单位: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支持单位:中科院 项目经费:12万元 起止时间:2003年1月-2004年12月 担任角色:主持 角色排序:第一 序号:13 项目名称: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 项目编号:G199990118 项目类别:973 学科领域:土壤化学 下达单位:科技部 支持单位:科技部 项目经费:39万元 起止时间:1999年1月-2004年12月 担任角色:参加 序号:14 项目名称:不同植被下红壤对大气沉降的反应 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科领域:土壤化学 下达单位: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支持单位:中科院 项目经费:7万元 起止时间:2003年1月-2005年12月 担任角色:主持 角色排序:第一 序号:15 项目名称:不同植被下红壤对大气氮、硫沉降的的反应 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教育部留学回国启动基金 学科领域:土壤化学 下达单位:教育部 支持单位:教育部 项目经费:2.5万元 起止时间:2003年1月-2005年12月 担任角色:主持 角色排序:第一 序号:16 项目名称: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 负责组织实施专题:太湖流域裸地蔬菜土壤N,P向水体迁移与控制 项目编号:TK-2 项目类别:国家基础重大项目 学科领域:资源与环境 下达单位:科技部 支持单位:科技部 项目经费:总经费5500万元(负责组织实施专题经费80万元) 起止时间:2003年1月-2005年12月 担任角色:参加项目(负责组织实施一个子专题、同时兼任课题学术秘书) 鉴定:课题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序号:17 项目名称:苏浙沪都市圈土地利用规划研究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 学科领域:资源与环境 下达单位:国家发改委 支持单位:国家发改委 项目经费:总经费30万 起止时间:2004年1月-2006年12月 担任角色:负责人 序号:18 项目名称:水稻土可持续利用机理研究 项目编号:40335047 项目类别: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 学科领域:土壤化学 下达单位: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支持单位:国家自然基金委 项目经费:140万元(本人负责部分20万) 起止时间:2003年1月-2006年12月 担任角色:主要参加人 角色排序:第四 序号:19 项目名称:土壤硫素对水稻根表铁膜的影响与水稻吸收镉的调控作用 项目编号:BK2007170 项目类别:江苏省基金委 学科领域:环境化学 下达单位:江苏省科学委员会 支持单位:江苏省科学委员会 项目经费:7.5万元 起止时间:2005年7月-2007年7月 担任角色:主持 序号:20 项目名称:硫素在稻根微环境中的化学行为对水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机理 项目编号:20577055 项目类别:国家自然基金面上 学科领域:环境化学 下达单位:国家自然基金委 支持单位:国家自然基金委 项目经费:26万 起止时间:2006年1月-2008年12月 担任角色:主持 序号:21 项目名称:城郊面源污水综合控制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项目编号:2005AA601010-02 项目类别: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学科领域:资源与环境 下达单位:科技部 支持单位:科技部、云南省政府、昆明市政府联合资助 项目经费:1050万 起止时间:2005年10月-2008年4月 担任角色:主持(首席科学家) 序号:22 项目名称:中国东部集约农田安全高效生产的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 子课题名称:设施蔬菜地系统生态栽培和施肥技术体系研究 项目编号:KSCX2-YW-N-038 项目类别: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学科领域:资源与环境 下达单位:中国科学院 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 项目经费:10万 起止时间:2006年10月–2008年10月 担任角色:副主持 序号:23 项目名称:农村生态污染源控制关键技术 项目编号:2006BAJ10B04 课题类别: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学科领域:资源与环境 下达单位:科技部 支持单位:科技部 项目经费:305万(本人负责部分89万) 起止时间:2006年10月–2010年12月 担任角色:副主持 序号:24 项目名称:硫对土壤有机氯的生物和非生物脱氯原位作用机理 项目编号:20777092 项目类别:国家自然基金面上 学科领域:环境化学 下达单位:国家自然基金委 支持单位:国家自然基金委 项目经费:28万 起止时间:2008年1月–2010年12月 担任角色:主持  序号:24 项目名称: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数据整理与调查报告编写 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 学科领域: 下达单位: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支持单位: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项目经费:30万 起止时间:2008年1月–2010年12月 担任角色:负责 序号:25 项目名称:城市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项目编号:2008CA005(云南省)/08S080001(昆明市)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学科领域:环境工程 下达单位:云南省 支持单位:云南省 项目经费:170万元(本人负责部分21.445万) 起止时间:2008年7月-2010年12月 担任角色:主要参加人 角色排序:第二 序号:26 项目名称:白洋淀区域分散式鸭养殖污染物调控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2007BAD87B04-02 项目类别: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学科领域:环境工程 下达单位:科技部 支持单位:科技部 项目经费:89万 起止时间:2008年7月-2010年12月 担任角色:子课题负责人 角色排序: 序号:27 项目名称:农村分散型污水收集及预处理关键设备与示范 项目编号:2009BAC57B01 项目类别: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学科领域:环境工程 下达单位:科技部 支持单位:科技部 项目经费:122万 起止时间:2009年7月-2011年12月 担任角色:子课题负责人 角色排序: 序号:28 项目名称:AgronomicandenvironmentalevaluationoncontrolreleaseureainuplandagricultureattyicalalonglakedistrictsinChina 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国际合作 学科领域:农业资源利用 下达单位:Agrium,Canada 支持单位:Agrium,Canada 项目经费:45.6万 起止时间:2010年7月-2012年7月 担任角色:负责人 角色排序:  序号:29 项目名称:煤层气产出水处理关键技术研发与原位监测技术 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学科领域:环境工程 下达单位:科技部 支持单位:科技部 项目经费:80万 起止时间:2009年7月-2011年7月 担任角色:子课题负责人 角色排序: 序号:30 项目名称:四川理县中学分散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方案集成与效果评估 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地方委托 学科领域:环境工程 下达单位:四川真创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四川真创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经费:10万 起止时间:2009年7月-2011年7月 担任角色:负责人 角色排序:  序号:31 项目名称:滇中湖群富磷区有效削减磷素流失的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任务名称:滇中湖群富磷区主要植物群落优势植物的固磷效能研究 项目编号:U1133604 项目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学科领域:环境科学 下达单位:国家自然基金委 支持单位:国家自然基金委 项目经费:50万 起止时间:2012年1月-2015年12月 项目角色:参加 任务角色:负责人 序号:32 项目名称:村镇环境监测与景观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名称:村镇环境优化技术集成与示范 任务名称:村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技术集成与示范 项目编号:2012BAJ24B06 项目类别: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学科领域:环境工程 下达单位:科技部 支持单位:科技部 项目经费:70万 起止时间:2012年1月-2015年12月 项目角色:参加 任务角色:负责人  序号:33 项目名称:山西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直井开发示范工程(二期) 课题名称:煤层气田产出水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 任务名称:煤层气田产出水有毒有害污染物去除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学科领域:环境工程 下达单位:科技部 支持单位:科技部 项目经费:20万 起止时间:2011年9月-2013年12月 项目角色:参加 任务角色:参加 序号:34 项目名称:废弃物资源化与污染环境修复工程实验技能培训 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2011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教结合教育创新联合共建项目 学科领域:农业资源与环境 下达单位:科学院 支持单位:科学院 项目经费:30万 起止时间:2011年9月-2012年12月 项目角色:副主持(于贵瑞、胡正义) 任务角色:参加   序号:35 项目名称:滇池流域农田面源污染综合控制与水源涵养林保护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 项目编号:2012ZX07102-003 项目类别: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学科领域:资源环境 下达单位:科技部 支持单位:科技部 专题名称:农田污染负荷控源减排技术与工程示范 任务名称:露地农田污染负荷控源减排技术与工程示范 任务经费:171万 起止时间:2012年1月-2016年12月(环科技函[2016]27号) 项目角色:主要参加人 专题角色:负责人 序号:36 项目名称:村镇环境监测与景观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2012BAJ24B00 项目类别: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 学科领域:资源环境 下达单位: 支持单位: 专题名称:村镇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专题编号:2012BAJ24B06-2B 任务经费:70万 起止时间:2012年1月—2015年12月 项目角色:主要参加人 专题角色:负责人 序号:37 项目名称:三峰山铜矿选矿及湿法回收铜实验研究 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 学科领域:资源环境 下达单位: 支持单位: 任务经费:55万 起止时间:2013年9月-2014年9月 项目角色:负责人 序号:38 项目名称:太湖水质目标管理平台研制与应用检验 项目类别: 学科领域:资源环境 下达单位:科学院 支持单位:科学院 专题名称:农业污染减排技术在太湖流域的适用性分析与评估 专题编号:KZZD-EW-10-04-2 任务经费:40万 起止时间:2013年-2016年 项目角色:主要参加人 专题角色:负责人 序号:39 项目名称:风化煤活化腐植酸在普洱茶生产中使用可行性及其腐植酸生产工艺参数优化 项目类别:项目委托 学科领域:资源与环境 下达单位:乌海市蒙华腐植酸钠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支持单位:乌海市蒙华腐植酸钠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经费:20万 起止时间:2015年6月-2016年6月 担任角色:课题主持 序号:40 项目名称: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案例调查与评价  学科领域:环境工程 下达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支持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项目经费:10万 起止时间:2015年5月25日-2015年12月1日 项目角色:负责人 序号:41 项目名称:青海装备园区废水深度处理示范基地及资源化利用项目  学科领域:环境工程 下达单位:青海江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青海江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经费:10万 起止时间:2015年8月-2016年8月 项目角色:负责人 序号:42 项目名称:硫对秸秆还田下土壤镉有效性和稻米镉累积的影响机理 学科领域:土壤污染与农产品安全 下达单位:国家自然基金委 支持单位:国家自然基金委 任务经费:55万 起止时间:2016年1月-2019年12月 项目角色:负责人 序号:43 项目名称:青海省重点流域水环境基线调查B标段 学科领域:环境科学 下达单位:青海省环境规划与环保技术中心 支持单位:青海省环境规划与环保技术中心 任务经费:56.2万 起止时间:2016年4月-2016年12月 项目角色:负责人 参与会议: 2002年9月受德国马普学会资助访问瑞士,参加国际会议(Rhizosphere,preferentialflowandbio-availability:Aholisticviewofsoiltoplanttransfer.MonteVerita,Ascona,Switzerland,September21-26,2002) 2009年11月访问意大利参加CIEC研讨会并做大会报告 2011年2月访问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并参与磷资源国际研讨会 2012年4月访问古巴参加肥料国际科学研讨会  2013年5月访问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参加“磷持续性研究协调网络讨论会  2013年8月访问芬兰参加肥料国际科学研讨会  2014年1月访问美国参加2014年磷资源可持续利用国际峰会及全球磷供需多学科研讨会 (10)一种快速高效同步回收源分离尿液和化粪池厌氧上清液中磷的方法,发明,2015,第1作者,专利号:201510010449.0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专著 (1)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行为与环境质量,Behavirorofchemicalsubstancesinsoilandenvironmentalquality,科学出版社,2002-10,第5作者 (2)太湖流域土-水间的物质交换与水环境质量,MaterialexchangebetweensoilandwaterandwaterenvironmentalquaalityatTaihucatch,科学出版社,2006-02,第3作者 (3)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方法与实践,Regionallanduseplanningmethodsandpractices,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05,第2作者 (4)中国农业与环境中的硫,SulfurinAgricultureandEnvironmentofChina,科学出版社,2011-06,第3作者 发表论文 1.竺伟民,胡正义,吴纯德.土壤可溶态稀土与植物中稀土及氮、磷、钾的关系.1988,稀有金属(农用专辑),6:26-29. 2.胡正义,冯慧.1994.信息容量函数评价测Pb方法研究.劳动医学,9(1):50-51. 3.章力干、胡正义、陆翠珍、竺伟民.1994,土壤可溶态稀土分光光度法测定研究.土壤通报,25(3):138-139. 4.周青,陈菲,胡正义,王晓玮.1994.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尿中锂研究.职业医学,21(2):39-40. 5.胡正义,竺伟民.1994.水稻吸收离子动力学及其相互作用.土壤,5:278-281. 6.胡正义,竺伟民.1996,植物吸收离子动力学综合型模型探讨.生物数学学报,11(3):142-146. 7.胡正义,张继臻,竺伟民.1996,安徽省主要土壤中硫形态组分的初步研究.土壤,28(3):119-122. 8.胡正义,张继臻,武佩龙,王标.1996,黄潮土硫库及供硫能力研究.土壤通报,27(6):270-272. 9.胡正义,张继臻,张贤应.1996,熏蒸提取法测定土壤MB-S几个因素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4(1)64-66. 10.胡正义,张继臻,刘四化,竺伟民.1996,作物根际土壤MB-S的初步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3(4):451-456. 11.张继臻,马友华,竺伟民,胡正义.1996,水稻土有机硫组分及其生物有效性.土壤通报,29(4):173-176. 12.胡正义,沈宏.1997,土壤有机硫组分的生物有效性.南京大学学报,33(专辑):250-252. 13.胡正义,张继臻,李若清.1997,长江冲积土壤硫肥力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5(1):26-27,32. 14.胡正义,沈善敏.1998江淮丘陵地区油-稻轮作条件下土壤硫库变化研究.应用生态学报,9(5):481-486. 15.胡正义,竺伟民,曹志洪.1998,油-稻轮作条件下土壤硫组分消长规律研究.土壤学报,36(4):133-137. 16.胡正义,竺伟民,曹志洪.1999,土壤有机硫形态分配的季节变化与作物效应.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9,5(3):273-281. 17.胡正义,曹志洪.1999,中国南方地区典型土壤有机硫矿化速率及供硫潜力.中国农业科学,4:61-65. 18.沈宏,曹志洪,胡正义.1999,土壤活性有机碳的表征及其生态效应.生态学杂志,18(3):32-38. 19.胡正义,王体健,曹志洪,李宗凯,刘崇群,赵言文.2001,大气干沉降向农田生态系统输入硫素通量研究.土壤学报3:357-364. 20.ZhihongCaoandZhengyiHu.2000,Coppercontaminationinpaddysoilsirrigatedwithwastewater.Chemosphere,41(1-2),3-6.(SCI) 21.胡正义,曹志洪.2000,铜污染地区土壤中铜分布及其相关性研究.环境科学,21(2):62-65.(EI) 22.赵言文,曹志洪,胡正义,刘勤,张新,徐成凯.2000,长江中下游地区桑叶硫素状况及其硫循环研究.应用生态学报,(5):105-112. 23.刘勤,张新,赵言文,胡正义,王校常,曹志洪.2001,土壤植物营养与农产品品质及人畜健康关系.应用生态学报,12(4):623-626. 24.王体健、李宗剀、胡正义、曹志洪.2001,红壤典型地区大气硫干沉降通量研究-以江西红壤站为例.应用生态学报12(6):923-926. 25.ZhangHuanchao,CaoZhihong,HuZhengyi,XuHongqiang,YuYuanchun,XuBozhongandXiaoXinfang.2001,Growthresponsesoftreestomicronutrientsandtheirfeedbackeffectinvarioussoil-forestecosystemsofTaihulakeregion.Pedosphere,11(4):311-320. 26.ZhaoYW,BeatonJD,CaoZH,HendersonAM,HuZYamdXuCK.2001,Sulfurnutritionofmulberryleavesinrelationtoqualityofcocoon.Pedosphere,1:121-130. 27.ZhengyiHu,ZhihuiYang,ChengkaiXu,SilviaHaneklaus,ZhihongCaoandEwaldSchnug.2002,Effectofcropgrowthonthedistributionofsoilsulfurfractionsintherhizosphere.JournalofPlantNutritionandSoilScience,165:249-254.(SCI) 28.Z.Y.Hu,J.D.Beaton,Z.H.CaoandA.Henderson.2002,SulphateformationandextractionfromRedsoiltreatedwithMicronizedelementalsulphurfertilizerandincubatedinclosedandopensystemsCommunicationsofSoilScienceandPlantAnalysis,33(11/12):1779-1797.(SCI) 29.胡正义,徐成凯,赵言文,王体健,张涣朝,曹志洪.2002,中国南方典型地区油稻轮作下大气硫沉降动态.中国环境科学,20(1):11-15.(EI) 30.FJZhao,JSKnights,ZYHuandSPMcGrath.2003,Stablesulfurisotoperatioindicateslong-termchangesinsulfurdepositionintheBroadbalkexperimentsince1845.J.Environ.Qual.32:33-39.(SCI) 31.ZhengyiHu,SilviaHaneklaus,ShipingWang,ChengkaiXu,ZhihongCaoandEwaldSchnug.2003,Comparisonofmineralizationanddistributionofsoilsulfurfractionsintherhizosphereofoilseedrapeandofrice.CommunicationsofSoilScienceandPlantAnalysis.34(15&16):2243-2257.(SCI) 32.SPWang,YFWang,ZYHu,JFleckenstein,ESchnug.2003StatusofFe,Mn,CuandZnofsoilsandplantsandtheirrequirementforruminantsinInnerMongoliaSteppesofChina.CommunicationsofSoilScienceandPlantAnalysis,34:5/6:655-670.(SCI) 33.胡正义,徐成凯,曹志洪,王体健,赵言文.2003,中国南方典型地区油-稻轮作条件下大气SO2干沉降速率动态变化.应用生态学报,14(9):1543-1546. 34.ZhengyiHu,SilviaHaneklaus,QinLiu,ChengkaiXu,ZhihongCao,EwaldSchnug.2003,Small-scalespatialvariabilityofphosphorusinapaddysoil.CommunicationsofSoilScienceandPlantAnalysis34(19&20):2791-2801.(SCI) 35.欧阳炎,王体健,张艳,胡正义,徐成凯.2003,一种大气污染物干沉积速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6(2):210-217. 36.张明,王体健,张艳,胡正义,徐成凯.2003,农田生态系统大气硫沉降通量的观测研究.气象科学,23(3):263-272. 37.TJWang,YZhang,MZhang,ZYHu,CKXu,YWZhao.2003AtmosphericsulfurdepositionandthesulfurnutritionofcropsatanagriculturalsiteinJiangxiProvinceofChina.Tellus,55B,893-900. 38.ZhengyiHu,GerdSparovek,SilviaHaneklaus,EwaldSchnug.2003RareEarthElementsinsoil.EncyclopediaofSoilScience.ISBN0-8247-0846-8,EncyclopediaEntry/PrintPublished:10/01/2003/OnlinePublished:10/01/2003/.Page1-5/PDF-Size:214KB/DOI:10.1081/E-ESS-120015983. 39.张焕朝,王改萍,徐锡增,徐成凯,胡正义.2003,根际酸化作用对杨树无性系磷营养效率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14(10):1607-1611. 40.张焕朝,王改萍,徐锡增,徐成凯,胡正义.2003,杨树无性系根系吸收H2PO4-动力学特征与磷营养效率.林业科学,39(6):40-46. 41.ZhengyiHu,HerfriedRichter,GerdSparovek,ChristineSator,EwaldSchung.2004PhysiologicalandBiochemicaleffectsofrareearthelementsonplantsandtheiragriculturalsignificance:areview.JournalofPlantNutrition,27(1):183-220.(SCI) 42.CKXu,ZYHu,ZCCai,TJWang,YQHe,ZHCao.2004AtmosphericsulfurdepositionforaredsoilbroadleafforestinSouthernChina.Pedosphere,14(3):323-330.(SCI) 43.TJWang,ZYHu,MXie,Y.Zhang,CKXu,ZHCao.2004AtmosphericsulfurdepositionontodifferentecosystemsoverChina.EnvironmentGeochemistryandHealth,26:169-177.(SCI) 44.E.Jahansson,ZhangBjornXin,HuZhengyi,P.Sanden,G.Oberg.2004Organicchlorineandchlorideinsubmergedpaddysoil:acasestudyinAnhuiprovince,sourthernChina.SoilUseandManagement,20:144-149.(SCI) 45.MengCifu,LuXianan,CaoZhihong,HuZhengyi&MaWanzhu.2004Long-termeffectsoflimeapplicationonsoilacidityandcropyieldsonaredsoilinCentralZhejiang.PlantandSoil,265:101-109.(SCI) 46.徐成凯,胡正义,蔡祖聪,王体健,何园球,曹志洪.2004,大沉降向林地(小叶栎)输入硫通量观测研究.中国环境科学,24(3):354-349(EI). 47.孟赐福,吕晓男,曹志洪,胡正义.2004,水稻和油菜施硫的增产效应及土壤有效硫临界指标的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0(2):218-220. 48.高义民,同延安,胡正义,孙本华,王彩绒.2004,陕西省农田土壤硫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土壤硫亏缺评价.土壤学报,41(6):937-944. 49.张艳,王体健,胡正义,徐成凯.2004,大气污染物在不同下垫面上干沉降速率动态变化及空间分布研究.气候与环境研究,9(4):591-604. 50.刘常珍,赵言文,胡正义,高义民,徐成凯,毕冬梅,肖新.2004,硫元素对蔬菜地土壤NO3-淋溶损失的影响.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7(3):54-57. 51.王彩绒,胡正义,杨林章,高义民,吕家珑.2005,太湖地区蔬菜地磷素淋失风险.环境科学学报,25(1):76-80. 52.Wang,T.J.,Yang,H.M.,Gao,L.J.,Zhang,Y.,Hu,Z.Y.andXu,C.K.2005AtmosphericsulfurdepositiononfarmlandinEastChina.Pedosphere,15(1):120-128.(SCI) 53.Z.Y.Hu,F.J.Zhao,SP.McGrath.Sulphurfractionincalcareoussoilsandavailabilitytoplants.PlantandSoil.2005,268:103-109.(SCI) 54.ShipingWang,YanfenWang,SiliviaHaneklaus,XuerongXing,ZhengyiHu,XiaohuiFan,ZuzhongChen,EwaldSchnug.2005Influenceofnitrogenandelemental-sulfurfertilizationonsulfuroxidationandmineralizationinrelationtosoilmoistureonacalcareoussoiloftheinnerMongoliasteppeofChina.J,PlantNutr.SoilSci,168:228-232.(SCI) 55.ZhaoYW,HuZY,CaoZH,BeatonJD,HendersonAM,FanMX,XuCK.2005Transformationefficiencyofsulfurforamulberryleaf-silkwormcocoonsysteminthelower-middlereachesoftheYangtzeRiver,China.Pedosphere,15(3):281-285.(SCI) 56.赵言文,刘常珍,胡正义,高义民,王彩绒,毕冬梅.2005,元素硫和双氰胺对蔬菜地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16(3):496-500. 57.ZhengyiHu,SilviaHanekalus,ZhihongCao,andEwaldSchnug.2005Chemicalbehaviorofsoilsulfurintherhizosphereanditsecologicalsignificance.LandbauforschungVölkenrodeSpecialissue,283:53-60.(SCI). 58.王彩绒,吕家珑,胡正义,高义民,杨林章.2005,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土壤养分及pH变异特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33(7):121-124,2005. 59.王彩绒,吕家珑,胡正义,高义民.2005,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土壤氮磷钾养分空间变异性及分布规律[J].中国农学通报,21(8):238-242. 60.王彩绒,胡正义,杨林章,吕家珑,高义民.2005,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土壤氮及pH空间变异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19(3):17-20. 61.曹志洪林先贵杨林章胡正义董元华尹睿.2005,论“稻田圈”在保护城乡生态环境中的功能.I.稻田土壤磷素径流迁移流失的特征.土壤学报,42(5):799-804. 62.刘文英,陆根法,胡正义.2005,循环经济模式:生产,消费,分解与生态,资源的统一:——以造纸业循环经济为例.生产力研究,9:35-37. 63.胡君利,林先贵,褚海燕,尹睿,张华勇,曹志洪,胡正义.2005,古水稻土与现代水稻土硝化活性的比较.土壤学报,42(6):1044-1046. 64.卢佳,胡正义,曹志洪,杨林章,林先贵,董元华,丁金龙,郑云飞.2006,长江三角洲绰墩遗址埋藏古水稻土肥力特征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9(1):109-117. 65.曹志洪林先贵杨林章胡正义董元华尹睿.2006,论“稻田圈”在保护城乡生态环境中的功能.II.稻田土壤氮素养分积累,迁移及其生态环境意义.土壤学报43(2):256-260. 66.李春海,章钢娅,杨林章,林先贵,胡正义,董元华,曹志洪,郑云飞,丁金龙.2006,绰墩遗址古水稻土孢粉学特征研究.土壤学报,43(3):452-459. 67.高义民,同延安,胡正义,王彩绒,张树兰,赵护兵.2006,黄土区村级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土壤通报,37(1):1-6. 68.李久海,董元华,曹志洪,王辉,安琼,胡正义,杨林章,林先贵,尹睿.2006,古水稻土中多环芳的分布特征.环境科学,27(6):1235-1239.(EI) 69.樊建凌,胡正义.江西鹰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NO2浓度变化规律研究.2006,中国环境科学,26(2):171-175.(EI) 70.申卫收,尹睿,林先贵,褚海燕,胡正义,曹志洪2006,绰墩山遗址古水稻土的一些微生物学特性研究.土壤学报,43(5):814-820. 71.JiaLu,ZhengyiHu,ZhihongCao,LinzhangYang,XianguiLin,YonghuaDong,JinglongDing,YunfeiZheng.2006,CharacteristicsofSoilFertilityofBuriedAncientPaddyatChuodunSiteinYangtzeRiverDelta.AgriculturalScienceinChina(InEnglish),5(6):101-105. 72.CaoZ.H.,DingJ.L.,HuZ.Y.,KnickerH.,Kögel-KnabnerI.,YangL.Z.,YinR.,LinX.G.,DongY.H.2006DiscoveryofirrigatedricefieldsfromtheNeolithicageinChina’sYangtzeRiverDelta.Naturwissenschaften.93:232-236.(SCI) 73.ZhengyiHu,SilviaHaneklaus,GerdSparovek,EwaldSchnug.2006Rareearthelementsinsoils.CommunicationsinSoilScienceandPlantAnalysis,37(9-10):1381-1420.(SCI) 74.ZhuangSY,XuMJ,HuZY.2006,DeterminationofforestsoilorganicmatternitrogenusingtechniqueofX-rayabsorptionnear-edgestructure.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17(3):189-192. 75.孙本华,胡正义,吕家珑,周丽娜,徐成凯.2006,模拟氮沉降下南方针叶林红壤的养分林溶和酸化.应用生态学报,17(10):1820-1826. 76.孙本华,胡正义,吕家珑,周丽娜,徐成凯.2006,江西鹰谭典型丘陵农业区氮湿沉降的动态变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1):118-122,127 77.刘文英,陆根法,胡正义.2006,循环经济模式:生产,消费,分解与生态,资源的统一.生产力研究.134(9):35-37. 78.刘文英,胡正义,朱文斌,孙蕾.滇池北岸城郊居民环境意识案例分析.中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中国环境学会水环境分会主办,304-310页,2006年11月12-16日,上海. 79.孙本华,胡正义,吕家珑,周丽娜,徐成凯.2006,大气氮沉降对阔叶林红壤淋溶水化学模拟研究.生态学报,26(6):1872-1881. 80.李国栋,胡正义,杨林章,王彩绒,林天,金峰.2006,太湖典型菜地土壤氮磷向水体径流输出与生态草带拦截控制.生态学杂志,25(8):905~910. 81.LiChun-hai,ZhangGang-Ya,YangLin-Zhang,LinXian-Gui,HuZheng-Yi,DongYuan-Hua,CaoZhi-Hong,ZhengYun-Fei,DingJin-long.2007PollenandphytolithanalysesofancientpaddyfieldsatChuodinsite,TheYangtzeRiverDelta.,Pedosphere,17(2):209-218.(SCI) 82.ZhihuiYang,BalRamSingh,SisselHansen,ZhengyiHu,HughRiley.2007AggregateAssociatedSulfurFractionsinLong-Term(>80Years)FertilizedSoils.SoilSci.Soc.Am.J.,71:163-170.(SCI) 83.Zheng-YiHu,Yong-GuanZhu,MinLi,Li-GanZhang,Zhi-HongCao.2007Effectofsulfur–inducedrootsurfaceironplaqueonarsenicuptakeintorice(Oryzasativa)seedlings.EnvironmentalPollution,147:387-393.(SCI) 84.HUZheng-Yi,XUCheng-Kai1,ZHOULi-Na1,SUNBen-Hua,HEYuan-Qiu,ZHOUJingandCAOZhi-Hong.2007ContributionofAtmosphericNitrogenCompoundstoNDepositioninaBroadleafForestofSouthernChina.Pedosphere17(3):360-365.(SCI) 85.高明霞,胡正义,王国栋.2007水稻根表胶膜浸提及其元素测定方法比较研究.环境化学,26(3):331-334. 86.ZYHu,LZYang,GDLi2007ControltechniquesfornitrogenandphosphoruslossestowaterbodyfromatypicalvegetablefieldinTaihulakewatershed.SYMPOSIUM23,Oralpresentation,AbstractofEcosummit2007.EcologicalComplexityandSustainability: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for21th’secology.BeijingInternationalConventionCenter,Beijing,May22-27,2007. 87.ZhengyiHu,SliviaHaneklaus,EwaldSchunug.ChemicalBehaviorofSulfurintheRhizosphereandItsEcologicalEffects.EncyclopediaofSoilScience,2007,1(1),209-212. 88.赵言文,施毅超,胡正义,牛高华,孙燕.2007基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保护探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6(4):461-465. 89.樊建凌,胡正义,庄舜尧,周静,王体健,刘翠英.2007林地大气氮沉降的观测研究.中国环境科学.27(1):7-9.(EI) 90.孙本华,胡正义,吕家珑,周丽娜,徐成凯.2007.模拟氮沉降对红壤阳离子淋溶的影响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1(1):18-21. 91.李敏,章力干,胡正义.2007,元素硫及其转化对作物吸收营养元素的影响.安徽农学通报.13(2):84,111. 92.李敏,章力干,胡正义.2007,元素硫在水稻根际氧化特征及其对水稻吸收铁锰磷硫的影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4(3):426-431. 93.逄玉万,胡正义,谷思玉,庄舜尧,林天.2007,硫磺和双氰胺配施对尿素在滇池北岸菜地土壤中转化的影响研究.土壤通报.38(6):1154-1157. 94.刘辉,赵言文,胡正义.2007侧渗水稻土磷吸附与解吸特性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35(34):11144-11145,11164. 95.李久海,董元华,曹志洪,王辉,安琼,胡正义,杨林章,林先贵,尹睿.2007,6000年以来水稻土剖面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初探.土壤学报,44(1):41-46. 96.李久海,董元华,曹志洪,王辉,杨林章,胡正义,林先贵,尹睿2007慈溪市农田表层,亚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环境科学学报,27(11):1909-1914. 97.庄舜尧,王明光,胡正义.2007,高山森林土壤中有机氮的N.K-edgeXANES分析.土壤学报,44(2):368-372. 98.胡君利,林先贵,褚海燕,尹睿,王俊华,张华勇,曹志洪,胡正义.2007古水稻土与现代水稻土的供氮差异及其氮肥效应.土壤学报44(3):556-560. 99.刘久海,董元华,曹志洪,程月琴,卢佳,杨林章,林先贵,胡正义,章钢娅,尹睿.2007史前水稻土剖面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6(1):224-229. 100.胡君利,林先贵,褚海燕,尹睿,张华勇,王俊华,曹志洪,胡正义.2007种植水稻对古水稻土与现代水稻土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土壤学报,44(2):280-287. 101.曹志洪,杨林章,林先贵,胡正义,董元华,章钢娅,陆彦椿,尹睿,吴艳宏,丁金龙,郑云飞,李久海2007绰墩遗址新石器时期水稻田,古水稻土剖面,植硅体和炭化稻形态特征的研究.土壤学报,44(5):838-847. 102.闵炬,施卫明,王俊儒,胡正义.2007介绍一种采集大棚土壤渗漏水的装置土.土壤,39(6):1013~1013. 103.申卫收,尹睿,林先贵,褚海燕,胡正义,曹志洪2008绰墩山遗址古水稻土细菌与古菌群落的PCR2DGGE分析.生态学报,28(6):2916-2924. 104.殷小锋,胡正义,周立祥,吴永红,杨林章.2008滇池北岸城郊农田生态沟渠构建及净化效果研究.安徽农业科学,36(22):9676-9679,9689. 105.张瑞杰,林国林,胡正义,吴永红,逄玉万,殷小锋.2008.滇池北岸韭黄生产基地韭黄和韭菜产品硝酸盐含量及其积累规律.园艺学报,35(8):1155–1160. 106.张瑞杰,林国林,胡正义,逄玉万,殷小锋,吴永红.2008氮肥减施及双氰胺施用对滇池北岸蔬菜地土壤氮素流失影响.水土保持学报.22(5):34-37. 107.李倦生,刘文英,胡正义.2008基于SWOT分析的苏托垸保护与开发战略研究.环境保护,402(8B):39-41. 108.刘常珍,胡正义,赵言文,牛高华,肖新,毕冬梅.2008元素硫和双氰胺对菜地土壤铵态氮硝化抑制协同效应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4(2):334-338. 109.施毅超,牛高华,赵言文,胡正义,周永红.2008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地理,28(6):982-985,994. 110.WUYong-hong,HUZheng-yi,YANGLin-zhang.2008IntegratedTechnologytoControlNon-pointPollutioninResident-farmlandAreasofDianchiLakeWatershedChina.EcologicalScience.27(5):346-350. 111.胡正义.2008村镇面源污水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中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高级大会报告.广州.2008年11月23日-27日. 112.胡正义.2008硫对水稻吸收累积砷的影响研究.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分组会议报告.北京.2008年9月24-27日. 113.赵言文,刘辉,胡正义,罗贤平,庄舜尧,曹志洪,杨林章.2009.不同时期围海造田水稻土肥力剖面分布特征.土壤通报,40(1):56-59 114.龙卫国,施毅超,赵言文,胡正义,林天,夏旭,刘国群,许世蛟.2009.长三角不同地区蔬菜种植土壤硝态氮含量分析.贵州农业科学,37(7):65-67. 115.陆海燕,胡正义,逄玉万,张瑞杰,殷小锋,吴永红.2009.城郊居民农田混合区田间沟渠水质空间变异特征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3(3):16-24. 116.贺娜,蓝增全,吴永红,胡正义.2009.滇池北岸城郊红壤对磷的吸附特征.西南林学院学报,29(3):15-18. 117.张瑞杰,胡正义,林国林,吴永红,殷小锋,陆海燕.2009.废弃韭菜在垄沟水中的腐解特征及其水环境效应.水土保持学报,23(2):213-218. 118.樊建凌,胡正义,王体健,周静2009.阔叶林地大气氮化物干沉降速率动态变化研究.中国环境科学,29(6):574-577.(EI) 119.胡正义,夏旭,吴丛杨慧,樊建凌.2009.硫在稻根微域中化学行为及其对水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机理.土壤,41(1):27-31. 120.夏旭;胡正义;高明霞;吴丛杨慧;樊建凌.2009水稻根表胶膜浸提中根内元素溢出与浸提条件优化研究.土壤通报,40(6):1288-1291. 121.张瑞杰,胡正义,林国林,逄玉万,殷小锋,吴永红.2009施用硫磺对滇池北岸碱性菜田氨挥发的影响.土壤通报,40(3):636-639. 122.单峰,王淑平,王惠惠,胡正义.2009太湖典型地区水稻田面水氮素时空变异特征研究.吉林农业大学学报,31(3):284-290. 123.苏墁丽,赵言文,胡正义,王丽香.2009太湖流域农村污水污染特征研究.江西农业学报,21(7):176-179. 124.王丽香,吕家珑,庄舜尧,胡正义.2009我国东部河网地区土壤与河道底对磷的吸附特性比较研究.土壤,41(3):402-407. 125.王丽香,庄舜尧,吕家珑,苏嫚丽,胡正义.2009常熟农村不同水体氮磷污染状况.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5(4):55-59. 126.JianLingFan,NouraZiadi,GillesBelange,LeonEtienneParent,AthynaCambouris,Zheng-yiHu2009CadmiumaccumulationinpotatotubersproducedinQuebec.CanadaJournalofSoilScience,89(4):425-443.(SCI) 127.JianlingFan,ZhengyiHu,TijianWang,JingZhou,Cong-yang-huiWu,XuXia2009.AtmosphericinorganicnitrogendepositiontoatypicalredsoilforestlandinsoutheasternChina.EnvironmentAssess,159:241-253.(SCI) 128.YichaoShi,ZhengyiHu,SilviaHaneklaus,WeiguoLong,XuXia,Yanwen,TianLin,EwaldSchnug2009.SuitabilityofsoilelectricalconductivityasanindicatorofsoilnitratestatusinrelationtovegetablecultivationpracticesintheYangtzeRiverDeltaofChina.AgricultureandForestryResearch(LANDBAUFORSCHUNGVOLKENRODE,LandbauforschungVölkenrode),59(2):151-158.(SCI) 129.JiaLu,ZhengyiHu,ZhihongXu,ZhihongCao,ShunyaoZhuang,LinzhangYang,XianguiLin,YuanhuaDong,RuiYin,JinlongDing,YunfeiZheng2009.EffectsofricecroppingintensityonsoilnitrogenmineralizationrateandpotentialinburiedancientpaddysoilsfromtheNeolithicAgeinChina’sYangtzeRiverDelta.JSoilsSediment,9:526-536.(SCI) 130.Jian-LingFan,Zheng-YiHu,NouraZiadi,XuXia,Cong-Yang-HuiWu2010Excessivesulfursupplyreducescadmiumaccumulationinbrownrice(OryzasativaL.).EnvironmentalPollution158:409-415.(SCI) 131.Fan,JL(Fan,Jian-Ling),Ziadi,N(Ziadi,Noura),Gagnon,B(Gagnon,Bernard),Hu,ZY(Hu,Zheng-Yi)2010Soilphosphorusfractionsfollowingannualpapermillbiosolidsandlimingmaterialsapplication.CanadianJournalofSoilScience.90(3):467-479.(SCI) 132.M.X.Gao;Z.Y.Hu;G.D.Wang;X.Xia2010EffectofElementalSulfurSupplyonCadmiumUptakeintoRiceSeedlingsWhenCultivatedinLowandExcessCadmiumSoils.CommunicationsinSoilScienceandPlantAnalysis,1532-2416,41(8),2010,990–1003.(SCI) 133.WuYH,KerrPG,HuZY,YangLZ2010Eco-restoration:Simultaneousnutrientremovalfromsoilandwaterinacomplexresidential-croplandarea.EnvironmentalPollution,158(7):2472-2477. 134.WuYH,KerrPG,HuZY,YangLZ2010.Removalofcyanobacterialbloomfromabiopond-wetlandsystemandtheassociatedresponseofzoobenthicdiversity.BioresourceTechnology,101(11):3903-3908.(SCI) 135.陆海燕,胡正义,张瑞杰,逄玉万,殷小锋,吴永红2010滇池北岸居民-农田混合区域农田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9(8):1618-1623. 136.刘文英,刘坚,胡正义2010,城镇人粪尿和生物垃圾资源化新途径——构建生活污染物源分离.科技信息,1:22-23. 137.刘文英,刘坚,胡正义2010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系统的长效运行评价模型研究.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32(2):103-107 138.汪振立,邓通德,胡正义;徐明;胡堪东;幸青明2010脐橙品质与自然土壤中稀土元素相关性分析.土壤,42(3):459-466. 139.刘坚,刘文英,胡正义2010长效运行的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系统机制设计.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3):284-287. 140.卢佳;胡正义2010长三角绰墩遗址新石器时期以来间歇性连续稻作证据及其成因探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7(5):605-613 141.陆海燕,胡正义,张瑞杰,殷小锋,逄玉万,吴永红2010滇池北岸典型农区韭菜田大气氮湿沉降与氮挥发研究.中国环境科学,30(10):1309-1315.(EI) 142.王惠惠,胡正义,王淑平,时鹏,施毅超2010雨季白洋淀地区散养鸭粪氮去向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8(6):1289-1294. 143.刘辉,刘忠珍,杨少海,胡正义,赵言文2011围海造田水稻土磷吸附动力学特征及其机理.土壤,43(2):197-202. 144.施毅超,胡正义,龙为国,夏旭,朱春游,巴玉鑫,赵言文2011轮作对设施蔬菜大棚中次生盐渍化土壤盐分离子累积的影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9(3):548-553. 145.吴永红胡正义,杨林章2011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的“减源-拦截-修复”(3R)理论与实践,农业工程学报,Vol.27NO.5. 146.卢佳,胡正义2011围海造田长期耕种稻田和旱地土壤氮矿化速率及供氮潜力比较.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7(1):62-70. 147.YonghongWu,ZhengyiHu,LinzhangYang,BruceGraham,PhilipG.Kerr2011Theremovalofnutrientsfromnon-pointsourcewastewaterbyahybridbioreactor.BioresourceTechnology102:2419–2426.(SCI) 148.YonghongWu,ZhengyiHu,PhilipG.Kerr,LinzhangYang2011Amulti-levelbioreactortoremoveorganicmatterandmetals,togetherwithitsassociatedbacterialdiversity.BioresourceTechnology102:736–741.(SCI) 149.Yan,R(Yan,Rong),Yang,F(Yang,Fan),Wu,YH(Wu,Yonghong);Hu,ZY(Hu,Zhengyi),Nath,B(Nath,Bibhash),Yang,LZ(Yang,Linzhang),Fang,YM(Fang,Yanming)2011Cadmiumandmercuryremovalfromnon-pointsourcewastewaterbyahybridbioreactor.BioresourceandTechnology.102(21):9927-9932.(SCI) 150.Yu-XinBa,Zheng-YiHu,PengBao,MinQiao,JingHua&Chun-YanWu,Jian-ZhiWu2011Ferrousionsacceleratesulfide-inducedabioticdechlorinationofDDTinwaterloggedpaddysoilandinsoilsolution.JSoilsSediments,11:1209-1220.(SCI) 151.PengBao,Zheng-YiHu,MinQiao,Yu-XinBa,Chun-YanWu,Chun-YouZhu,JingHua,Jian-ZhiWu2011DechlorinationofDDTandDDEbyDithioniteinDicofolTypeDDTs-ContaminatedSoil.JChemChemEng.5:917-928. 152.RongYan,FanYang,YonghongWu,ZhengyiHu,BibhashNath,LinzhangYang,YanmingFang2011Cadmiumandmercuryremovalfromnon-pointsourcewastewater.BioresourceTechnology102:9927-9932.(SCI) 153.PengBao,Zheng-YiHu,Xin-JunWang,JianChen,Yu-XinBa,JingHua,Chun-YouZhu,MinZhong,Chun-YanWu.Dechlorinationofp,p’-DDTscoupledwithsulfatereductionbynovelsulfate-reducingbacteriumClostridiumsp.BXM.EnvironmentalPollution.2012,162:303-310.(SCI) 154.Wang,J.Z.;Hu,Z.Y.;Zhou,X.Q.;An,Z.Z.;Liu,X.N.;Jiang,L.L.;Lu,J.;Kang,X.M.;Li,M.;Hao,Y.B.;Kardol,P.2012.Effectsofreedstraw,zeolite,andsuperphosphateamendmentonNH3andgreenhousegasemissionsfromstoredduckmanure.JournalofEnvironmentalQuality.41(4):1221-1227.(SCI) 155.刘小宁,胡正义,朱春游,王金枝,施毅超,黄丽娟2012白洋淀湖心岛分散式鸭养殖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导报,14(3):132-137. 156.XiaoqiZhou,ChengrongChen,YanfenWang,ZhihongXu,ZhengyiHu,XiaoyongCui,YanbinHao2012EffectsofwarmingandincreasedprecipitationonsoilcarbonmineralizationinanInnerMongoliangrasslandafter6yearsoftreatments.BiolFertileSoils.48:859-866.(SCI) 157.华晶,胡正义,鲍鹏,巴玉鑫,吴春艳2012连二亚硫酸钠对淹水土壤中p,p’-DDT脱氯过程的影响及机理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9(2):206-210. 158.JunliHu,ZhengyiHu,XiangchaoCui,JingLi,XuXia,RuiYin,XiangguiLin20122-bromoethanesulfonate(BES)EnhancesSulfate-reducingBacterialPopulationand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DDT)DechlorinationinanAnaerobicPaddySoil.SoilandSedimentContamination,21:732–738.(SCI) 159.ShiY.,LalandeR.,ZiadiN.,ShengM.,HuZ.2012.Anassessmentofthesoilmicrobialstatusafter17yearsoftillageandmineralPfertilizationmanagement.AppliedSoilEcology,62:14-23.(SCI) 160.YichaoShi,NouraZiadi,AiméJ.Messiga,RogerLalande,ZhengyiHu2012Changesinsoilphosphorusfractionsforalong-termcorn-soybeanrotationwithtillageandphosphorusfertilization.SoilSci.Soc.Am.J.77:1402–1412.(SCI) 161.Liu,XN(Liu,Xiaoning);Hu,ZY(Hu,Zhengyi);Zhu,CY(Zhu,Chunyou);Wen,GQ(Wen,Guoqi);Meng,XC(Meng,Xianchao)2013Removaloffluorideandtotaldissolvedsolidsfromcoalbedmethaneproducedwaterwithamovableultra-lowpressurereverseosmosissystem.DesalinationandWaterTreatment51(22-24):4359-4367(SCI) 162.黄丽娟,胡正义,卢佳,鲍鹏,刘小宁,周国慧.2013模拟煤层气产出水中高浓度Cl-和HCO3-对活性氧化铝吸附F-的动力学影响研究[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30(2):79-85. 163.Chun-YouZhu,PengBao,Yu-XinBa,JingHua1,Xiao-NingLiu,Guo-HuaHou,Chun-ZaoLiu,Zheng-YiHu.2013RemediationofDicofolTypeDdts-ContaminatedSedimentsbyFerrousActivatedSodiumPersulfateOxidation[J].Environment&Pollution,2013,2(3):30-39.(通信作者) 164.J.Fan,X.Xia,Z.Hu,N.Ziadi,C.Liu2013Excessivesulfursupplyreducesarsenicaccumulationinbrownrice.PlantSoilEnviron.59(4):169-174. 165.温国期,胡正义,刘小宁,孟宪超,朱春游.2013改性沸石对氨氮去除效果与机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41(13):5878-5881,5890. 166.吴日峰,李润奎,刘生根,李志鹏,胡正义,宋现锋.2013不同原理土壤水分传感器的室内外标定方法及对比测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41(13):6048-6050.167.WuCong-Yang-Hui,HuZheng-Yi,HaneklausSilvia,FanJian-Ling,ZhangGang-ya,XuBai-Sen,XiaXu,SchnugEwald2013Influenceofsoil-appliedsulfurontheformationofironplaqueontherootsurfaceofrice(OryzaSativaL.)seedlings[J].Journalof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30(4):485-496. 168.樊建凌,胡正义,周静,吴丛杨慧.林地大气氮沉降通量观测对比研究[J].2013中国环境科学,33(5):786-792.(EI) 169.XiaoningLiu,ZhengyiHu,ChunyouZhu,GuoqiWen,XianchaoMeng,JiaLu.2013Influenceofprocessparametersonphosphorusrecoverybystruviteformationfromurine.WaterScienceandTechnology,68(11):2434-2440.(SCI) 170.ShiY.,ZiadiN.,MessiageA.,LalandeR.,HuZ.,2013.ChangesinSoilPFractionsforaLong-TermCorn-SoybeanRotationwithTillageandPFertilization.SoilScienceSocietyofAmericaJournal.77(4):1402-1412.(SCI) 171.ShiY.,LalandeR.,HamelC.,ZiadiN.*,GagnonB.,HuZ.2013.Seasonalvariationofmicrobialbiomass,activity,andcommunitystructureinsoilunderdifferenttillageandphosphorusmanagementpractices.BiologyandFertilityofSoils.49:803-818.(SCI) 172.温国期,胡正义,刘小宁,孟宪超,朱春游.2013改性沸石吸附柱去除和回收脱磷尿液废水中氨氮试验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32(12):2488-2494. 173.刘生根,吴日峰,李润奎,胡正义,宋现锋.2014煤火裂隙区CO2排放通量观测装置的开发与应用.环境污染与防治,36(2):32-42. 174.XiaoningLiu,ZhengyiHu,ChunyouZhu,GuoqiWen,XianchaoMeng,JiaLu.2014Effectofcontacttotheatmosphereanddilutiononphosphorusrecoveryfromhumanurinethroughstruviteformation.EnvironmentalTechnology,35(3):271-277.(SCI) 175.XiaoningLiu,ZhengyiHu,JinzhiWangandGuoqiWen.2014Effectofhydraulicretentiontimeandseedmaterialonphosphorusrecoveryandcrystalsizefromurineinanair-agitatedreactor.WaterScienceandTechnology,67(7):1462-1468.(SCI) 176.JinzhiWang,ZhengyiHu,XingkaiXu,XiaJiang,BinghuiZheng,XiaoningLiu,XubinPan,PaulKardol.2014Emissionsofammoniaandgreenhousegasesduringcombinedpre-compostingandvermicompostingofduckmanure.WasterManagement,34:1546–1552.(SCI) 177.CongYangHuiWu,JiaLu,ZhengyiHu.2014InfluenceofSulfurSupplyontheIronAccumulationinRicePlants.CommunicationsinSoilScienceandPlantAnalysis,45:1149–1161.(SCI) 178.XiaoningLiu,GuoqiWen,HuihuiWang,XiaoqiZhu,ZhengyiHu.2014Fateofphosphorusindilutedurinewithtapwater.Chemosphere,113:146–150.(SCI) 179.XiaoningLiu,ZhengyiHu,JingMu,HaixingZang&LiLiu.2014Phosphorusrecoveryfromurinewithdifferentmagnesiumresourcesinanair-agitatedreactor,35(22):2781-2787.(SCI) 180.朱晓琦,胡正义,王惠惠,周国慧,刘小宁.2014滇池柴河流域蔬菜地土壤施用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的氮损失比较.中国农业科技导报,16(6):109-116. 181.孟宪超,胡正义,刘小宁,温国期.2014小便器尿液源头分离及其磷资源回收关键技术的研究[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31(1):70-75. 182.刘小宁,胡正义,王金枝,朱春游,温国期.2014水力停留时间和搅拌速率对搅拌反应器回收尿液中磷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34(1):67-72. 183.朱晓琦,黄丽娟,胡正义,刘小宁,王惠惠.2014煤层气产出水中高浓度Cl-和HCO3-对活性氧化铝吸附F-热力学影响研究[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31(4):466-470. 184.MengLi&ZhengyiHu&XiaoqiZhu&GuohuiZhou.2014Riskofphosphorusleachingfromphosphorus-enrichedsoilsintheDianchicatchment,SouthwesternChina.EnvironSciPollutRes(DOI10.1007/s11356-014-4008-z).(SCI)

学术兼职

2011-05-01-今,Vice-PresidentinTheInternationalScientificCenterforFertilizers(CIEC), 2009-09-01-今,CoordinatorinChinesesideatWaterandEnvironmentFieldinSino-DanishCenterforEducationandResearch(SDC), 2008-09-01-今,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2005-07-01-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常务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