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廖志贤

个人简介

一、学习、工作经历:(大学起) 2012.7–至今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讲师 2009.9-2012.7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攻读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 2004.9-2008.7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 三、主讲课程: 《光纤通信技术》、《DSP应用技术》、《无线网络设计与优化》、《数控直流电源设计》 四、主持/参加科研、教改项目: 1)2012年1月-2017年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光伏离网和并网逆变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控制与同步研究”(批准号:11262004)参与在研 2)2010年3月-2013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噪声、树突信号整合和自我学习对神经系统复杂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参与,结题 3)2013年1月-2015年12月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编号:桂科攻1348017-2)参与在研 4)2010年3月-2013年12月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脑若干重要特性对神经系统复杂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编号:2011JJA10035)参与,结题 5)2011年1月-2014年12月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50KW数字化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参与在研 6)2011年5月-2012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光伏发电逆变器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1106020809M50)主持,结题 7)2014年1月-2015年12月广西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高频谐振软开关电路关键技术研究”主持在研 8)2014年4月-2016年3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无线宽带通信与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GXKL0614202)参与在研 9)2013年1月-2014年12月广西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西师范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参与在研 已授权专利: [1]廖志贤,罗晓曙,闭金杰.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E]:中国发明专利,ZL201210023332.2. [2]廖志贤,罗晓曙,黄国现.基于李雅普诺夫指数变化的光伏发电孤岛检测方法及装置[E]:中国发明专利,201310263073.5. [3]廖志贤,罗晓曙,黄国现.基于李雅普诺夫指数变化的光伏发电孤岛检测装置[E]: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320374480.9. [4]廖志贤,韦迪,应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储能电路及控制方法[E]:中国发明专利,ZL201210014559.0 [5]廖志贤,罗晓曙,黄国现.逆变器DC-DC并联模块数字化均流装置[E]: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120120243.0. [6]廖志贤,罗晓曙,梁承福等.一体化两相步进电机驱动器[E]: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120120272.7. [7]陈亚欢,罗晓曙,廖志贤,郭飞,黎璋霞.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智能电流及电压隔离变送器[E]: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320279453.3. [8]姚鑫,罗晓曙,廖志贤,李志红等.单相整流逆变器[E]: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420316139.2. [9]罗晓曙,黄国现,闭金杰,廖志贤,林中华,何全艺.一种基于ARM的升压式逆变器驱动控制电路[E]: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120248610.5. [10]刘邦,罗晓曙,姚鑫,廖志贤,黎章霞,陈亚欢.带有太阳能功率优化器的光伏发电阵列[E]: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420219519.4. 六、获奖情况: 1)指导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广西区二等奖4项 2)指导2014年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区一等奖7项,区二等奖7项 3)在《科学导报·教育论坛》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2篇,并在“教育研究,科学创新”学术交流活动中被评为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 4)2013年度电子工程学院“优秀教师” 5)2014年度广西区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研究领域

光伏发电理论与应用、非线性电路与非线性控制方法、开关电源变换器、光纤通信技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LIAOZhi-Xian,LUOXiao-Shu.Researchonsynchronousmethodforphotovoltaicsuppliedmicro-gridbasedonsmall-worldnetworkmodel.ActaPhys.Sin.,2014,63(23):230502.(SCI收录) [2]廖志贤,罗晓曙,黄国现.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建模与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物理学报,2015,64(13).(SCI收录) [3]廖志贤,罗晓曙,何婷婷.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数字化同步控制方法[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20(8).(中文核心) [4]廖志贤,罗晓曙,黄国现.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4).(中文核心) [5]HETing-Ting,LUOXiao-Shu,LIAOZhi-Xian,WEIZheng-Cong.Anewchaosmappinghashfunctionstructuralmethodanditsapplication.ActaPhys.Sin.,2012,61(11):110506.(SCI收录) [6]姚鑫,罗晓曙,廖志贤,李志红.光伏并网逆变器模糊准PR控制仿真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4,51(19).(中文核心) [7]陈凯,罗晓曙,廖志贤.基于STM32的15kW离网型光伏逆变器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3,21(1):160-162.(中文核心) [8]陈亚欢,罗晓曙,廖志贤,黎璋霞.独立光伏系统充放电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22(6).(中文核心) [9]朱立为,蒋品群,廖志贤.基于单片机的小功率逆变器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1,35(4). [10]何婷婷,罗晓曙,廖志贤等.基于gps&gprs车辆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现代电子技术,2011,(17):193-195. [11]廖志贤,肖琨,唐晓虎.太阳能绿色能源开发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互动新模式[J].科学导报,2013,(13). [12]唐晓虎,廖志贤,张欣蕊.高校多媒体教学分析探讨[J].科学导报,2013,(13).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