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正军

个人简介

一、个人基本情况 陈正军,男,汉族,1985年9月生,博士。2009年毕业于河西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塔里木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极端环境微生物及其聚酮合酶基因资源研究;201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微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重金属污染地区特色微生物的分离及其生物修复研究,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二、教学工作 讲授本科生《生物质能工程》和《生物质能前沿》等课程。 三、科研工作 (二)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 1.微生物燃料电池与膜生物反应器耦合处理石化行业废水的研究,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4DFA91340,230万元,进行中。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 2.利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去除工业废水中有机物与重金属的研究,甘肃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34WCGA176,40万元,已结项。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 3.西固工业园区重金属抗性放线菌多样性分析及其产生新型抗生素的研究,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3万元,已结项。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 (四)授权专利 1.一种工业污染物浓度检测装置,李祥锴,张骁,陈正军,王绪国,邵天一,武奇。(专利号:201520892128.3) 2.一种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对硝基苯酚浓度检测系统和方法,李祥锴,张骁,陈正军,王绪国,邵天一,武奇。(专利公开号:CN105552466A,已授权)。 3.一种分离高盐环境放线菌的培养基及其应用,张利莉,陈正军,李艳宾,关统伟,夏占峰,张瑶,张娇,吕玲玲,贾晓宇。(专利号:ZL201210450124.0) 四、获奖情况 1.2014年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2015年荣获简浩然环境微生物基金优秀论文奖。 3.2015年荣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名列第十。

研究领域

1.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2.重金属污染地区特色微生物的分离及其生物修复研究; 3.微生物燃料电池对污染物的强化降解及其机理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Chen,Z.,Niu,Y.,Zhao,S.,Khan,A.,Ling,Z.,Chen,Y.,Liu,P.,Li,X.*(2016)Anovelbiosensorforp-nitrophenolbasedonanaerobicanodemicrobialfuelcell.BiosensorsandBioelectronics,85,860-868.(IF:7.78) 2.Chen,Z.,Zou,L.,Zhang,H.,Chen,Y.,Liu,P.andLi,X.*(2014)ThioredoxinisinvolvedinhexavalentchromiumreductioninStreptomycesviolaceoruberstrainLZ-26-1isolatedfromtheLanzhoureachesoftheYellowRiver.InternationalBiodeterioration&Biodegradation94,146-151.(IF:2.96) 3.Zou,L.,Chen,Z.,Zhang,X.,Liu,P.andLi,X.*(2014)Phosphatepromotesuranium(VI)adsorptioninStaphylococcusaureusLZ-01.LettersinAppliedMicrobiology,59,528-534.(IF:1.57) 4.Wu,W.,Chen,Y.,Faisal,S.,Khan,A.,Chen,Z.,Ling,Z.,Liu,P.,Li,X.*(2016)Improvingmethaneproductionincowdungandcornstrawco-fermentationsystemsviaenhanceddegradationofcellulosebycabbageaddition.ScientificReports,DOI:10.1038/srep33628.(IF:4.25) 5.牛永艳,陈正军,赵帅,李祥锴*(2017).铬还原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阴极中的应用.微生物学通报,1631-1638.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