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清

个人简介

一、个人基本情况 王清,女,汉族,山东即墨市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人选。1985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西北农学院),同年分配于甘肃农业大学任教。现为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师。 二、教学情况 目前主讲本科生《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以及研究生《植物显微技术》课程。承担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毕业实习生的毕业论文指导任务。已培养研究生11人。发表教学论文4篇。 三、科研情况 (二)主持科研项目 1.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二倍体马铃薯原始栽培种的筛选及原生质体分离、融合、培养的研究》,2010年~2013年 2.甘肃省自然基金项目,《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马铃薯抗块茎损伤褐化的育种材料及育种材料的早代选择》,2004年~2006年 3.甘肃省自然基金项目,《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进行马铃薯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研究》,1998年~2001年 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鉴定课题3项。发表论文30余篇。 (四)获奖情况 1.兰州百合优良品种培育和母籽脱毒技术开发,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2014,排名第四。 2.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水肥高效利用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010,排名第九。 3.抗旱耐低温糖化加工型马铃薯育种材料创新和品种选育,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排名第六。 4.马铃薯花粉原生质体培养的应用研究,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5,排名第七。 5.优质加工型马铃薯示范推广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研究,甘肃省高效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排名第六。 6.甘肃省加工型马铃薯产业化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4,排名第七。 7.高产、抗病、优质马铃薯生物技术育种,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2,排名第二。

研究领域

作物遗传育种及种质改良、细胞工程育种。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的代表性论文如下: 1.QingWang(#),YidongRan,BinYu,XiaoyanChen,DiWang(*).Embryogenesisandhaploidinductionusinganthercultureinlovage(LevisticumofficinaleW.D.J.Koch)(2014),InVitroCell.Dev.Biol.—Plant,DOI10.1007/s11627-014-9610-8. 2.Wei-weiLiu(#),YuZhang,Xiao-jiangHao,QingWang(*),Shun-linLi(*),JapodagricanonesAandB,novelditerpenoidsfromJatrophapodagrica(2014),Fitoterapia,98:156–159. 3.王清(#),黄惠英,张金文(*),李学才.反义AcInv基因对低温贮藏马铃薯还原糖及淀粉含量的影响.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5,31(5):533-538 4.王清(#),黄惠英,马文芳,王蒂(*).反义PPO基因对马铃薯块茎褐化的影响.作物学报,2007,33(11):1848-1853 5.王清(#),黄惠英,陈亚兰,王蒂(*).转基因纯合四倍体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同工酶谱的变异.作物学报,2005,31(9):1162-1166 6.马文芳(#),黄惠英,王清(*),外源激素对甘草愈伤组织及染色体加倍的影响,草业学报,2008,17(6):142-145. 7.王清(#),李静文,戴朝曦,黄惠英.纯合四倍体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优化及转基因块茎的褐化鉴定.分子植物育种,2006,4(4):553-558 8.王清(#),王蒂,黄俊生,郭安平.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基因克隆及反义表达载体构建.西北植物学报,2003(10):1045-1049 9.刘卫卫(#),张于,郝小江,王清(*),李顺林.佛肚树的化学成分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26:1953-1956 10.靳朋举(#),张于,郝小江,王清(*),李顺林.红花石蒜生物碱成分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7:1319-1323 11.黄惠英(#),马文芳,陈晓燕,王清(*),NAA和2,4-D对甘草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倍性及次生代谢物的影响,中草药,2011,42(10):2104-2109. 12.刘昕(#),余斌,陈晓燕,王清(*),提高甘草原生质体游离产量及分裂频率的研究,草地学报,2011,19(2):294-298. 13.魏彩霞(#),牛智敏,窦富强,王清(*).试管微环境对马铃薯‘GSAP-H’愈伤组织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6:47-53. 14.陈鹏(#),刘卫卫,魏彩霞,王清(*),提高二倍体马铃薯原始栽培种原生质体分离与分裂频率的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15.刘昕(#),余斌,王清(*),不同外源激素对胀果甘草愈伤组织诱导及褐化的影响,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0,45(6):88-93. 16.陈春艳(#),王清(*).Patatin、Wun1启动子驱动的反义PPO基因表达载体构建.中国马铃薯,2006,20(3):140-144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