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春城

个人简介

姓名:刘春城 办公电话:0432-64806481 手机:13843237495 Email:liu_chuncheng888@163.com;lccheng@neepu.edu.cn 主要学历及工作经历: 刘春城,教授,博士生导师,男,1969年出生,2004年4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5月于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5月出站。吉林省第十三批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人选,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吉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现任东北电力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东北电力大学“输电线路工程安全与监控研究所”所长,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编委。 出版著作和论文: 出版著作: 高压输电铁塔健康监测,2016,科学出版社,刘春城著。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2005,人民交通出版社,参编。 科研成果及奖励: 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力学性能与关键技术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2014年; 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输电线路冰致灾变机理及输电塔健康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负责人,2012年; 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输电线路抗冰灾研究与应用”,排名第四,2014年; 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力学行为及关键技术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2009年; 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电网设备灾变施工抢修全过程模拟及可靠性评估”,排名第二,2015年; 吉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新型桥梁结构体系的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2010年; 吉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压输电线路抗冰灾减灾技术与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2013年; 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压输电线路冰冻灾变及输电塔智能损伤识别方法研究与应用”,项目负责人,2011年; 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力学性能及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2015年; 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分析理论和设计技术研究”,排名第五,2006年;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冰冻灾变及损伤评估“,项目负责人,2012年 辽宁省优秀设计二等奖,“大连市金湾大桥工程”,排名第三,2002年; 教研成果及所受奖励: 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完成校级教改项目1项。 已毕业硕士人数:29 在读硕士人数:16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 1.输电工程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2.输变电工程防灾减灾理论与应用研究 3.输电工程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研究 4.输电线路状态评估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5.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与损伤诊断关键技术研究 6.大跨度桥梁设计、施工控制及抗震技术研究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尺度分析的高压输电铁塔状态评估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51278091,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跨越高压输电塔-线体系覆冰断线的冲击动力学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项目批准号:50978049,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结构动力的局部效应研究”,项目批准号:10142001,第二完成人。 吉林省科技厅项目:“输电线路工程安全与监控创新团队”项目批准号:20140519001JH,项目负责人。 吉林省科技厅项目“高压输电铁塔健康监测与损伤诊断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0429,项目负责人。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荷载作用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输电塔体系的力学性能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1554,项目负责人。 吉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项目,“冰冻灾害环境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输电塔体系的力学性能及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冰冻灾变及可靠性”,项目负责人。 吉林市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冰冻灾变及损伤评估”,项目负责人。 吉林市科技局重大专项项目,“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力学性能与试验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11104,项目负责人。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重点科研项目,“冰冻灾害环境下高压输电塔-线体系破坏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项目负责人。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重点科研项目,“高压输电线路覆冰断线及脱冰振动试验与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 吉林省教育厅“十五”科研计划项目,“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设计理论及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研计划项目,“服役期大跨度混凝土桥梁腐蚀损伤机理研究”,项目负责人。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重点科研项目,“压弯耦合效应下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抗震性能研究”,项目负责人。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重点科研项目,“锈蚀钢筋混凝土墩柱式构件承载力的数值模拟”,项目负责人。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StudyofseismicresponseandvibrationcontrolofHighvoltageelectricalequipmentdamperbasedonTMD,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2016,10(EI) SeismicPerformanceResearchofTransmissionTowerinConsiderationofthePile-soil-structureSystem,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2016,10(EI) IceAccretionCauseandMechanismofGlazeonWiresofPowerTransmissionlines,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2011.2(EI) IceAccretionofGlazeLoadsModelonWiresofPowerTransmissionlines,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2011.2(EI) StudyontheDamageIdentificationofLong-spanArchBridgeBasedonVariationRatioofCurvatureandRBFNeuralNetwork,The1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ICISE2009),IEEE,2009.12,Nanjing(EI) StudyontheDamageIdentificationofLong-spanCable-stayedBridgeBasedonSupportVectorMachine,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EngineeringandComputerScience(ICIECS2009),IEEE,2009.12,Wuhan(EI) StudyontheDamageIdentificationofLargePowerTransmissionTowerBasedonWaveletPacketEnergyandNeuralNetwork(ICSPS2010),IEEE,2010.7,Dalian(EI) TheLifePredictionofReinforcedConcreteCorrosionCrackingBasedonDual-GFractureCriterion,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DurabilityofConcreteStructures,2008.11,HangZhou(EI) StudyofVerticalSeismicResponseofSelf-anchoredSuspensionBridges.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MiningandTechnology,2004,14(1)(EI) 大跨越高压输电线路覆冰断线的冲击动力学模型,振动与冲击,2012,31(3)(EI) 大跨越高压输电塔-线体系覆冰断线模型试验研究,振动与冲击,2012,31(24)(EI) 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风振响应分析,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3,1(06)(EI) 高压输电铁塔有限元模型的环境灵敏度分析,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5,23(4)(EI) 基于数据融合的大型输电铁塔结构损伤识别,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1,19(6)(EI) 输电线路导线覆冰机理及雨凇覆冰模型研究,高电压技术,2011,37(1)(EI)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大跨度拱桥损伤识别方法研究,振动与冲击,2010,29(7)(EI)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大型输电铁塔损伤识别方法研究,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0,18(4)(EI) 非平稳随机激励下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地震响应,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0,32(2)(EI) 高压输电线路抗冰灾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自然灾害学报,2012,21(1) 基于多尺度分析的高压输电塔损伤识别数值模拟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14,23(6)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静力非线性稳定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34(3)(EI) 基于压弯耦合效应下预应力梁的竖向自由振动研究,工程力学,2007,24(10)(EI)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竖向自由振动的理论研究.工程力学,2005.22(4)(EI) 自锚式悬索桥平稳/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工程力学,2007.24(5)(EI) 任意荷载激励下梁单元的局部效应修正.工程力学,2000.17(6)(EI) 斜拉桥索力张拉的最优控制.计算力学学报,2005.22(3)(EI) 多支承激励下自锚式悬索桥空间地震反应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11)(EI) 压弯耦合效应下自锚式悬索桥自由振动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1).(EI) 虚拟激励法在自锚式悬索桥竖向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应用.东南大学学报,2002,33(4)(EI) 任意荷载激励下考虑局部效应的斜拉桥结构动力响应分析.公路交通科技,2002,19(5)(EI) 非一致激励下自锚式悬索桥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31(5)(EI) 自锚式悬索桥的纵向地震反应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26(5).(EI) 自锚式悬索桥挠度理论基础微分方程的近似推导.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12)(EI) 大跨度悬索桥非线性随机静力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44(3)(EI)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结构内力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35(5)(EI)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设计及其力学性能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43(2)(EI) 公和斜拉桥的施工控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43(6).(EI) 延吉布尔哈通河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设计.公路,2003,8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综述.世界桥梁,2003,1 锈蚀钢筋混凝土桥墩滞回性能的数值模拟.港工技术,2008,6 基于能量释放率准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胀寿命预测,公路交通科技,2009,26(2) 多点随机激励下自锚式悬索桥的地震响应.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12) 基于神经网络的大型输电铁塔损伤识别研究.华东电力,2009,2 锈蚀钢筋混凝土大偏心受压柱的数值模拟.港工技术,2009,3 锈蚀钢筋混凝土柱开裂机理及滞回性能研究.水利发电,2010,5 大跨径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非线性静力分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8) 基于模态曲率改变率与神经网络的桥梁损伤识别,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10)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覆冰断线数值模拟,水电能源科学,2012,30(5) 覆冰荷载下干字型耐张转角塔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华东电力,2012,40(2) 小波包和神经网络在输电铁塔损伤检测中的应用,水电能源科学,2012,30(11) 塔线体系在覆冰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研究,水电能源科学,2012,30(6)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输电线路风振响应时域分析,水电能源科学,2012,31(1)

学术兼职

韩国群山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编委 担任振动工程学报,高电压技术、工程力学,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振动与冲击,自然灾害学报等多个刊物的审稿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