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军徽

个人简介

李军徽,男,1976年生,民族,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人物履历: 1998年于西北工业大学获铸造专业学学士学位 2006年于东北电力大学获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2012年于华北电力大学获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2015年至2016年,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发明专利: 1.提高风能利用水平的风电场储能系统配置方法;发明人:李军徽,严干贵,穆钢,等;专利号:ZL201310010723.5(已授权)发明专利;中国,授权公告日:2014年8月13日 2.一种提高锂电池寿命的储能系统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发明人:李军徽,严干贵,穆钢,等;专利号:ZL201310227898.1(已授权)发明专利;中国,授权公告日:2015年8月26日 3.集群风光联合发电系统输出功率波动特性描述方法;发明人:李军徽,王泽辉,严干贵,等;专利号:ZL201410418497.9(已授权)发明专利;中国;授权公告日:2016年1月27日 4.一种面向系统调控需求的储能系统最优配置方法;发明人:李军徽,严干贵,葛延峰,等;专利号:ZL201510038095.0(已授权)发明专利;中国;授权公告日:2016年8月17日 5.电力系统需要风电场提供一次调频备用容量分析方法;发明人:李军徽,冯喜超,葛延峰,等;专利号:ZL201610115973.9(已授权)发明专利;中国;授权公告日:2017年11月28日 出版专著: 《大规模风电储能系统运行与控制》(参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年 讲授课程: 1.本科专业课:《电力电子技术》、《电路原理》、《风力发电技术》 2.研究生必修课:《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主要荣誉: 2016年东北电力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7年获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2018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2014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2012年获吉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多次荣获“东北电力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称号 2011-2013年度校“三育人”先进个人

研究领域

电力系统分析、新能源发电运行与控制、大规模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科研项目: 1.(主持)提升风电消纳的储热系统可视化规划平台开发,吉林省发改委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编号:2017C017-2),执行时间:2017.01-2019.12 2.(主持)面向高风电渗透系统调频需求的储能优化配置,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吉教科合字2016第88号),执行时间:2016.01-2018.12 3.(主持)蒙西电网储能技术及黑启动方案研究,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执行时间:2018.4-2018.12 4.(主持)超大容量电池储能电站并网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执行时间:2017.1-2019.12 5.(主持)多属性多目标储能系统工况适用性对比方法研究及软件平台开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执行时间:2017.05-2018.04 6.(主持)风电储能系统控制设计及系统开发,吉林市科技局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64038),执行时间:2014.08-2016.07 7.(主持)提高风电消纳的弃风储热式电采暖可行性评价,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执行时间:2014.08-2016.07 8.(主持)蓄热式电锅炉与储能容量的优化规划平台,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执行时间:2016.01-2017.12 9.(主要完成人)大规模新能源发电主动支撑与源网协同控制,国家自然基金重点支持项目,执行时间:2018.01-2021.12 10.(主要完成人)面向电力系统调峰调频需求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及运行方法研究,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执行时间:2015.1-2016.12 11.(主要完成人)国家“863计划”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发(一期)课题12:利用储能提高间歇式能源接入能力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编号:2011AA05A112),执行时间:2011.12-2014.12 12.(主要完成人)“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关键技术研究”课题7:电池储能大规模系统集成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1BAA07B07),执行时间:2011.04-2013.07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李军徽,张嘉辉,胡达珵,李建林,马会萌.多属性多目标储能系统工况适用性对比分析方法[J].电力建设,2018,39(04):2-8. [2]李军徽,冯喜超,严干贵,葛延峰,李大路,傅予.高风电渗透率下的电力系统调频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46(02):163-170. [3]李军徽,蒋莲,李翠萍,张天洋,李鸿博.用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变流器的控制策略设计[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7,37(04):32-38. [4]李军徽,孔明,穆钢,张佳星,齐军,魏哲明,郭琦.电力系统黑启动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南方电网技术,2017,11(05):68-77. [5]李军徽,杨嫄嫄,冯爽,葛延峰,金鹏.风储联合并网发电系统建模与运行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7,21(05):58-65. [6]李军徽,穆钢,崔新振,葛延峰,高凤杰,金鹏.双锂电池–电容器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设计[J].高电压技术,2015,41(10):3224-3232. [7]李军徽,冯爽,崔新振,严干贵,高凯,李鸿博.风储联合发电系统中锂电池寿命评估[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5,34(10):34-38. [8]李军徽,吉丽,崔新振,严干贵,穆钢,王芝茗.基于PSCAD/EMTDC的双电池储能系统协调运行特性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5,30(14):434-441. [9]李军徽,高天宇,赵冰,严干贵,焦健.抑制风电功率波动的电池储能系统自适应控制策略设计[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5,4(03):278-283. [10]李军徽,冯喜超,朱星旭,严干贵,穆钢,葛维春,罗卫华.10kW/20kWh锂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太阳能学报,2014,35(12):2490-2496. [11]李军徽,朱星旭,严干贵,葛维春,张晓东,苏晨阳.风-储联网运行分析平台的设计[J].太阳能学报,2014,35(07):1203-1209. [12]李军徽,朱星旭,严干贵,穆钢,葛维春.抑制风电并网影响的储能系统调峰控制策略设计[J].中国电力,2014,47(07):91-95+100. [13]李军徽,朱星旭,严干贵,穆钢,王芝茗,罗卫华.模块化VRB-EC混合储能系统配置与控制的优化[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34(05):67-71+78. [14]李军徽,严干贵,任先文,王建元,王汝田.突出电气工程专业特色的电力电子仿真系统[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3,33(Z1):172-175. [15]李军徽,焦健,严干贵,穆钢,高春雷,罗卫华.铅酸蓄电池三阶动态模型的仿真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3,33(Z1):103-108. [16]李军徽,严干贵,朱昱,冯晓东,段双明.基于DSP2812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状态监测系统设计[J].电测与仪表,2012,49(05):85-88. [17]李军徽,朱昱,严干贵,冯晓东,谢国强,王芝茗.储能系统控制策略及主电路参数设计的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40(07):7-12. [18]JunhuiLi,TianyangZhang,LeiQiandGanguiYan.AMethodfortheRealizationofanInterruptionGeneratorBasedonVoltageSourceConverters[J].ENERGIES,2017,1642(10):1-19. [19]JunhuiLI,JianglinBI,GanguiYAN,YanfengGE,PengJIN.Researchonimprovingpowerqualityofwindpowersystembasedontheflywheelenergystoragesystem,2016China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icityDistribution(CICED2016)Xi’an,10-13Aug,2016 [20]Jun-HuiLi,Feng-JieGao,Xi-ChaoFeng,Xing-XuZhu,Gan-GuiYan,GangMu,YangCui,Coordinatedcontrolandcapacityoptimizationofhybridenergystoragesystem,WeGAT2014,20-22,October,Jeju,Korea [21]JunhuiLI,XichaoFeng,GanguiYAN,GangMU,WeihuaLUO.OptimalMethodofEnergyStorageConfigurationConsideringOperationandPenaltyCost.2014REET,Aug.21-22,2014,Dalian,China [22]JunhuiLI,XingxuZHU,GanguiYAN,GangMU,WeihuaLUO.DesignofEnergyStorageStationGroupingEnergyManagementStrategiestoBalanceShort-termWindPowerFluctuations[C].AppliedMechanicsandMaterialsVols.448-453(2014)pp2866-2871 [23]LIJunhui,YanGangui,XieGuoqiang,etal.EnergyStorageSystemCapacityOptimizationAllocationMethodOfImprovingWindPowerIntegrationCapacity.2012TheIEEEPESInnovativeSmartGridTechnologies,May21-24,2012,Tianjin,China [24]LIJunhui,YanGangui,WANGJian,etal.ConstructionofEquivalentPowerSystemBasedonBack-to-BackFour-QuadrantConverter.2010IEEEPOWERCON,March28-31,2010,Hangzhou,China

学术兼职

IEEEmember,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