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崔杨

个人简介

崔杨,男,1980年生,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人物履历: 2001年于东北电力学院获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2005年于广西大学获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2011年于华北电力大学获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2015年至2016年,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发明专利: 1.一种基于储能的光伏电站群外送输电容量静态优化方法;发明人:崔杨,李焕奇,严干贵,穆钢;专利号:ZL201410535946.8。(已授权);发明专利;中国 2.计及限风特性与经济性的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发明人:崔杨,朱加明,严干贵,李焕奇,杨海威,徐蒙福;专利号:ZL201510599537.9。(已授权);发明专利;中国 3.限风情况下双馈型风电场群有功出力优化分配策略;发明人:崔杨,冯鑫源,徐蒙福,严干贵;发明号:ZL201510777172.4。(已授权);发明专利;中国 讲授课程: 1.本科专业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主设备保护》、《继电及微机保护》、《线路继电保护》、《电气二次回路》 2.研究生必修课:《电力专业英语》 主要荣誉: 2012年被评为东北电力大学首批青年骨干教师、东北电力大学课堂(实验)教学质量评比优秀教师 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运行控制及联网消纳调度关键技术、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及教学工作

科研项目: 1.(主持)基于能量时移调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高渗透率风光发电消纳调度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51777027),2018.01-2021.12 2.(主持)基于运行状态耦合关系的大规模风电联网源网协调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51207018),2013.01-2015.12 3.(主持)传输能力受限电网中大规模风电联网的源网协调机理研究,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0522174JH),2013.01-2015.12 4.(主持)风电场并网运行对电网频率的影响分析,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青年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QN08-15),2008.06-2009.12 5.(主持)风电高渗透率电网的源网协调调度策略研究,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JJKH20170099KJ),2011.01-2018.12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CUIYang,YanGangui,JiangDawei,“DFIGBasedWindFarmEquivalentModelforPowerSystemShortCircuitCurrentCalculation”,TheFir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ustainablePowerGenerationandSupply,Nanjing,Apr,6-7,2009. [2]崔杨,严干贵,孟磊,等,“双馈感应风电机组异常脱网及其无功需求分析”,电网技术,35(1),2011:158-163. [3]崔杨,穆钢,刘玉,等,“风电功率波动的时空分布特性”,电网技术,35(2),2011:110-114. [4]崔杨,严干贵,李鸿博,“联网运行风力发电系统的动态建模方法综述”,东北电力大学学报,32(6),2012:1-9. [5]崔杨,姜姗,刘青山,“东北地区风电跨区消纳及其经济性分析”,东北电力大学学报,33(1/2),2013:89-94. [6]崔杨,刘嘉,赵冰,严干贵,“一种评估大规模风电功率脱落对电力系统频率影响的分析方法”,电工电能新技术,33(12),2014:24-29. [7]崔杨,王苏,“应用STATCOM提高DFIG的低电压穿越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6(7),2014:23-27. [8]崔杨,刘嘉,严干贵,徐广鑫,“联网风电功率波动对电力系统频率影响评估”,太阳能学报,35(4),2014:617-623. [9]崔杨,张超,穆钢,“基于能耗效益评估的电网最优风电接纳功率研究”,电网技术,38(8),2014:2174-2179. [10]崔杨,徐蒙福,唐耀华,彭龙,严干贵,“基于集电系统无功灵敏度的双馈风电场无功控制策略”,电网技术,39(9),2015:2418-2423. [11]崔杨,彭龙,仲悟之,严干贵,尹佳楠,蒲睿,“双馈型风电场群无功分层协调控制策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35(17),2015:4300-4307. [12]崔杨,李焕奇,严干贵,张节潭,穆钢,王茂春,“计及汇聚特性的光伏电站群集中外送输电容量优化配置方法”,电网技术,39(12),2015:3491-3496. [13]崔杨,杨海威,严干贵,孙勇,“面向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的风电数据时间尺度优选方法”,太阳能学报,37(1),2016:195-200. [14]崔杨,朱加明,葛延峰,严干贵,“计及限风特性与经济性的大规模集中充放电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研究”,电网技术,40(2),2016:484-490. [15]崔杨,杨海威,李鸿博,“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风电场群功率波动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研究”,电网技术,40(4),2016:1107-1112. [16]崔杨,陈志,严干贵,唐耀华,“基于含储热热电联产机组与电锅炉的弃风消纳协调调度模型”,中国电机工程学报,36(15),2016:4072-4080. [17]崔杨,许伯阳,张节潭,严干贵,王茂春,郑旭东,“基于光伏接纳可行域的储能控制策略及经济性评价”,太阳能学报,37(10),2016:2519-2525. [18]崔杨,冯鑫源,李鸿博,严干贵,“限风情况下风电场群有功分层协调控制策略”,太阳能学报,37(11),2016:2807-2813. [19]崔杨,冯鑫源,王铮,唐耀华,严干贵,“出力受限风电场群有功分配多目标优化策略”,可再生能源,34(11),2016:1610-1616. [20]崔杨,潘宇,王泽洋,孙兆键,“计及功率损耗的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出力优化及容量配置方法”,可再生能源,35(1),2017:245-251. [21]崔杨,李焕奇,张节潭,严干贵,穆钢,王茂春,“计及功率相关性的光伏电站群置信容量评估方法”,太阳能学报,38(4),2017:1039-1044. [22]崔杨,刘文,唐耀华,王铮,严干贵,“改善光伏高渗透率配电网电压水平的储能电池最优容量配置方法”,太阳能学报,38(5),2017:1157-1165. [23]崔杨,周海涛,严干贵,李鸿博,唐耀华,“考虑环境成本及网络约束的风-火联合发电调度”,电网技术,41(11),2017:3457-3462. [24]崔杨,杨志文,严干贵,张节潭,仲悟之,“降低火电机组调峰成本的光热电站储热容量配置方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38(6),2018:1605-1611. [25]崔杨,杨志文,仲悟之,叶小晖,“降低硫硝排放的含储热热电联产机组与风电联合调度策略”,电网技术,42(4),2018:1063-1070.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