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严干贵

个人简介

严干贵,男,1971年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国家973、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授权发明专利5件,发表SCI/EI期刊论文80余篇。 现任职务:东北电力大学科技产业处处长 人物履历: 1990.09-1994.07东北电力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4.09-1997.04东北电力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5.10-1996.09日本山形大学公派留学 1999.09-2003.06清华大学,电气工程,获工学博士学位 曾任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现任东北电力大学科技产业处处长 发明专利: 1.改善联网光伏逆变系统稳定裕量的参数优化调节方法;发明人:严干贵,穆钢,黄亚峰;专利号:ZL201410228023.8;发明专利;中国 2.利用储能系统松弛风电外送输电瓶颈的优化配置方法;发明人:严干贵,李军徽,穆钢;专利号:ZL201410542512.0;发明专利;中国 3.提高风电接纳能力的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发明人:严干贵,穆钢,谢国强;专利号:ZL201210046624.8;发明;中国 4.一种全系统低发电成本的大规模风电控制方法;发明人:严干贵,穆钢,刘红哲;专利号:ZL201110232121.5;发明;中国 5.风电场群风能时空分布差异性定量评价方法;发明人:严干贵,穆钢,郑旭东,李军徽;专利号:ZL201510112283.3;发明专利;中国 教学工作&讲授课程: 1.本科生课程:《电路原理》,《电力电子技术》,《风力发电原理》、《FACTS技术原理》 2.研究生课程:《风力发电技术》、《风力发电&FACTS技术》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4),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三等奖3项。 主要获奖: 1.大规模风电联网高效规划与脱网防御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编号:2017-J-21702-2-02-R02 2.大规模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定量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年,编号:2008-J-217-2-03-R06 3.大规模风电基地功率集中外送输电容量优化规划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编号:2014J1G014 4.含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频率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编号:2012J20061 5.利用同步相量测量技术构建电力系统在线安全评估系统的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编号:2008J20040 6.电力系统一次网损分析计算方法及程序的开发研究,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 主要荣誉: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016)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5)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5) 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2015) 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一层次)(2017) 吉林省第十一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010) 吉林省第十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09)

研究领域

1.风电/光伏联网规划、运行控制; 2.大规模储能应用; 3.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代表性科研项目: 1.主持:抑制挤出效应的风电场群发电控制策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0877009),2009.01-2011.12 2.主持:多光伏发电单元并联接入弱电网时的运行控制策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51277024),2013.01-2016.12 3.主持:新能源分布式联网柔性接口装置研发,吉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0130206082SF),2013.01-2015.12 4.承担:大数据的电力系统运行行为识别提取与表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51437003),2015.01-2019.12 5.承担:源-网-荷协同的智能电网能量管理和运行控制基础研究并网的大规模风(光)电特性及源-网协调自律控制机理,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项目编号:2013CB228201),2013.01-2017.12 6.承担:含风电场电网的协同建模与平稳控制,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60934005),2010.01-2013.12 7.承担:提升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纳能力的柔性输电网络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方)合作与交流项目)(项目编号:51261130471),2013.01-2015.12 8.承担:多能源电力系统互补协调调度与控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0ABB),2017.07-2021.06 9.承担:光伏电站秒级功率扰动的频率和电压主动控制技术研究,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项目编号:40043),2017.01-2019.12 10.承担:面向电力系统调峰调频需求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及运行方法研究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项目编号:SGLNSY00FZJS1500191),2015.01-2017.09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YanG,DuanS,ZhaoS,etal.ResearchontheMechanismofNeutral-pointVoltageFluctuationandCapacitorVoltageBalancingControlStrategyofThree-phaseThree-levelT-typeInverter[J].JournalofElectricalEngineering&Technology,2017,12(6):2227-2236. [2]YanG,ZhengX,GangMU,etal.Aquasi-automatedgenerationcontrolstrategyformultipleenergystoragesystemstooptimizelow-carbonbenefits[J].JournalofModernPowerSystems&CleanEnergy,2015,3(1):93-102. [3]严干贵,李军徽,蒋桂强,陈涛,黄亚峰,王健.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流器的非线性解耦矢量控制,电工技术学报,2010,25(5):129-135(EI收录:20103113110996) [4]严干贵,冯晓东,穆钢,李军徽等,用于松弛调峰瓶颈的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32(28):27-35(EI收录:20124615671460) [5]严干贵,刘嘉,崔杨,穆钢.等.利用储能提高风电调度入网规模的经济性评价.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22):45-53(EI收录:20133416650977) [6]严干贵,侯延鹏,王健,等.抑制超速脱网的双馈感应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5,30(23):146-154. [7]严干贵,孙兆键,穆钢,等.面向集电系统电压调节的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5,30(18):140-146. [8]严干贵,常青云,黄亚峰,等.弱电网接入下多光伏逆变器并联运行特性分析[J].电网技术,2014,38(4):933-940. [9]严干贵,李龙,黄亚峰,等.弱电网下联网光伏逆变系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参数整定[J].太阳能学报,2013,34(11):1853-1859. [10]YanG,CaiY,JiaQ,etal.Stabilityanalysisandoperationcontrolofphotovoltaicgenerationsystemconnectedtoweakgrid[C]//IEEEConferenceonEnergyInternetandEnergySystemIntegration.IEEE,2017:1-6. [11]YanG,ZhangJ,JiaQ,etal.ModelingandControlofNewWindPowerGridConnectedSystem[C]//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ergyInternet.IEEE,2017:95-100. [12]YanG,FengK,LiJ.OptimalControlofCombinedWindandHydrogenSystemBasedonGeneticAlgorithm[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martCityandSystemsEngineering.IEEE,2017:429-432. [13]YanG,RenJ,MuG,etal.DC-linkvoltagestabilityanalysisforsingle-stagephotovoltaicVSIsconnectedtoweakgrid[C]//PowerElectronicsandMotionControlConference.IEEE,2016:474-478.

学术兼职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论电工专委会委员 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电力自动化设备》、《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储能科学与技术》等期刊编委 中韩双边友好型风电研讨会咨询委员(WeGAT)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