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怡庆

个人简介

李怡庆,福建南平人,男1989年10月生,博士,讲师 教育经历: 2012/9-2018/12,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博士 2008/9-2012/6,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学士 工作经历: 2019.4-至今,南昌航空大学飞行器工程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系,讲师。 教学情况: 本科生课程:《航空动力工程导论》,《气体动力学》。 科研经历: 1、参与国防基础科研项目,×××飞行器非定常流动高精度数值计算; 2、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利用三维进气道出流的涡特征提升超燃燃烧室喷射和掺混特性研究; 3、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联系高超声速内外流的双乘波气动原理概念研究; 4、参与横向课题,进气道设计与性能仿真。 发明专利: 1、飞行器前体与内乘波式高超声速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方法,ZL201510219732.4; 2、高超声速飞行器与进气道内外乘波一体化设计方法,ZL201310673528.0; 3、横向压力梯度可控的鼓包设计方法,ZL201610065072.3; 4、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喷射系统的设计方法,ZL201310673530.8; 5、基于多孔介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减阻方法,ZL201410423856.X; 6、一种长航时多旋翼无人机农业植保方法,ZL201510219030.6; 7、一种带完全流向抽吸通道的三维内转进气道,ZL201620790066.X; 8、一种垂直起降水平飞行无人机,ZL201520160294.4.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李怡庆,韩伟强,尤延铖,等.压力分布可控的进气道/前体一体化乘波设计[J].航空学报,2016,32(2):151-158. 2、李怡庆,周驯黄,朱呈祥,等.曲锥前体/三维内转进气道一体化设计与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2018,33(1):87-96. 3、李怡庆,施崇广,朱呈祥,等.乘波前体三维内转进气道气动融合设计[J].推进技术,2017,38(5):1016-1022. 4、YiqingLi,XiaogangZhen,JianTeng,etal.DualWaveriderConceptforinlet-airframeIntegrationwithControllableWallPressureDistribution[C].AIAA2017-2225.2017. 5、YiqingLi,YanchengYou,WeiqiangHan,etal.AnInnovativeIntegrationConceptforForebodyandTwo-DimensionalHypersonicInletwithControllableWallPressureDistribution[C].AIAA2015-3592.2015. 6、YiqingLi,PingAn,ChengjianPan,etal.Integrationmethodologyforwaverider-derivedhypersonicinletandvehicleforebody[C].AIAA2014-3229.2014. 7、施崇广,李怡庆,韩伟强,等.超声速流场的流线-特征线坐标变换与应用[J].推进技术,8、2017,38(5):1016-1022. 8、郑晓刚,李怡庆,欧阳智贤,等.基于密切原理的Bump进气道外压缩鼓包逆向设计[J].航空动力学报,2018,33(9):2257-2267. 9、潘成剑,李怡庆,安平,等.逆向泄流槽在三维内乘波式进气道中的应用[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3(6):40-45. 10、周驯黄,陈荣钱,李怡庆,等.椭圆形超燃燃烧室内燃料喷射和掺混性能研究[J].推进技术,2017,38(3):637-645.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